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卢冰 《科技资讯》2012,(31):66-66
电捕焦油器后煤气中焦油含量高对后续生产危害很大。通过对电捕焦油器工作原理、条件的研究分析,可以提高电捕焦油器除焦油效率,从而降低煤气中焦油含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煤化工里煤焦油蒸馏生产加工过程中,煤焦油煤气加热管式炉的焦油出口温度受煤气压力波动影响,难于控制管式炉焦油出口恒定加热的效果,通过对煤气加热管式炉的煤气压力和出口温度的自动化串级调节,从而实现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吸式和下吸式气化炉特性,设计开发了喉口型双氧化层煤无焦油气化炉,并在煤无焦油气化炉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煤无焦油的气化实验研究,考察了气化炉操作参数对主要气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喉口型双氧化层气化炉内气化状态良好,出炉煤气中焦油含量大大降低,煤气热值明显提高,煤气中焦油含量最低仅为10 mg/m3,煤气热值高达6 466.9 kJ/m3,完全满足各种燃烧器和加热工艺要求,实现了煤无焦油气化;操作参数对气化指标的影响本质上是通过改变气化温度来实现的,气化温度的提高促进了焦油的裂解反应,从而提高了气化煤气中CO和H2的含量,降低了煤气中CO2和焦油的含量,使煤气热值升高.  相似文献   

4.
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煤气净化车间由于送往焦炉的氨水循环中焦油含量高,造成粘度大,达不到工艺参数指标要求,经常出现喷头堵塞现象,影响氨水喷洒效果,给生产工艺控制带来一定难度,大大降低了煤气净化率,导致煤气纯度低,给后道工序甲醇的生产带来不利因素,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满足焦化企业煤气净化车间生产实际的要求,对氨水循环系统生产工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在循环氨水泵进口增加计量泵,加入焦油氨水分离剂。改造后,确保了焦油氨水的彻底分离,提高了焦油在机槽的沉降,同时剩余氨水的COD也大为降低。改造后的生产工艺大大降低了剩余氨水的含油量,消除了因喷头堵塞给生产带来的影响,改善了后续生化污水处理站的生产稳定性,同时增加了焦油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2 kg实验焦炉,进行湿煤炼焦和干煤炼焦的对比实验,考察产物分布特性、焦炭质量特性、焦油和煤气组成特性等.研究表明,与炼焦煤水分为10%的湿煤炼焦相比,干煤炼焦具有如下特性:炼焦煤堆密度增大,所得焦炭、焦油和煤气的产量增加,焦化水的产量减少;焦炭、焦油和煤气的收到基产率增加,焦化水的收到基产率减少;焦炭和焦油的干基产率增加,煤气的干基产率减少;焦炭的孔体积减少,强度指标明显改善;焦油中芳香烃含量增加,烯烃含量减少;煤气中氢气含量增加,甲烷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采用干熄焦新工艺回收利用焦炭热量作为生产中的动力源;从煤气中提取煤焦油、粗苯;回收利用煤气中的硫化氢、氨,获得副产品硫磺、硫铵;再利用剩余煤气生产甲醇等——攀煤100万吨焦化项目副产品一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煤在分级转化中的高效洁净利用,建立了煤加压热解实验系统.以陕西黑龙沟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500~700℃)、压力(0.1~0.5 MPa)、气氛(N2与煤气)、粒径(0~3mm与0~6 mm)对低温热解焦油、煤气产率和品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焦油产率先增加后减小,在温度为600℃时达到最高,煤气产率逐渐增加.随着压力的增加,焦油产率在N2气氛下降低,煤气气氛下升高;而热解煤气产率在N2气氛下升高,煤气气氛下降低;大颗粒煤热解焦油产率高于小颗粒煤的热解产率,但当压力达到0.5 MPa时,热解焦油与煤气产率几乎不受粒径影响.升高压力虽降低了热解煤气中CO与H2的含量,但促进更多轻质碳氢化合物(如CO2,CH4,C2H4,C2H6)的析出,因此提高了热解煤气热值,同时煤焦油品质也因焦油中苯、甲苯、苯酚及萘的实际收率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电捕焦油器在焦化运行中起着净化煤气中焦油等杂质的作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电捕焦油器电晕极和沉淀极会附着沉淀焦油、萘等杂质,造成电捕阻力大、运行参数波动时,通常采用蒸汽进行清扫不但工作量大、清扫时间长、清扫效果差,而且还容易发生危险。该文阐述了针对蒸汽清扫电捕焦油器的缺点和产生的问题,采用一种节能减损、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安全环保的氨水代替蒸汽清扫方法。该方法具有工作量小、环保无污染、能耗低、耗时短、效果佳、安全稳定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Fluent6.3为计算平台,利用其自定义函数功能,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管束间的传热特性进行研究,探讨荒煤气的入口流速和初始温度对管束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荒煤气在管束内是以绕流的方式流动,在管道的后面会形成流速很小的尾流漩涡。在换热管束第1排管道的后壁以及其余管道的前壁和后壁焦油易发生冷凝附着。提高荒煤气的入口流速和初始温度有利于减轻焦油附着,但随着荒煤气入口流速的增大和初始温度的升高,显热回收管束的热回收效率降低,荒煤气离开管束中时的平均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赵伟越 《科技资讯》2011,(11):118-118
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的大国,在冶炼一吨生铁时就会产生3000m2左右的副产品-高炉煤气,这样年产高炉煤气就高达3000亿m2.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主要钢铁企业每年高炉煤气的放散损失在十多亿元人民币.在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成为社会主流意识的同时高炉煤气利用技术也突飞猛进,各钢铁企业对高炉煤气锅炉的利用也随之增多,下面就对高炉煤气锅炉的安装工艺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煤热解联产焦炭、焦油和煤气,是煤化工的重要分支。为了提高焦油和煤气的品质及产率,国内外研究了多种催化剂对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大量文献表明,含钙化合物可以催化焦油裂解、提高焦油品质和煤气中高附加值组分(如H2和CO)的产率。本文基于近30年来的文献数据,从钙化合物对煤热解产物的收率、组成以及性质的影响方面展开评述,分析了钙化合物对煤热解过程的作用机理、对S和N迁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焦化厂所用煤样及生产出的焦炭、焦油和氨水中铅(Pb)含量分析,研究铅在焦化产物中的浓度分布,结合煤焦化模拟实验,获得炼焦过程中Pb在固相(焦炭)、液相(焦油和氨水)和气相产物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65%(质量分数,下同)的Pb残存在焦炭中,7%的Pb转化到氨水里,焦油中的Pb含量占总量的4%,24%的Pb转化到煤气中.  相似文献   

13.
无线煤气微机监报警系统 钢铁工业在冶炼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因冶金煤气无色、无味、一氧化碳含量高的特点,在净化、回收、使用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一氧化碳泄漏,给现场人员造成生命威胁,历史上曾有惨痛的教训。我所为上钢一厂研制的无线煤气微机监测报警装置,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本装置是一个无线数传机与计算机联网的监测系统。由各分站计算机测量到的煤气  相似文献   

14.
按间歇法工作的流化床水煤气炉是一种新的汽化技术,它是我国自行发明的专利技术,已经历多年的工业运行- 本文详细阐述了该炉的工艺过程,指出其与固定床水煤气汽化炉相比的三个特点:①整个床层温度均匀,温度变化亦均匀- ②炉出口温度较高,利于煤气中的焦油、酚类裂解- ③自动连续的加煤方式- 该炉使用非粘性煤和粘结性煤长期连续工业运行的结果表明,可使用各种粉煤,特别是贫煤、烟煤、褐煤,生产中热值煤气- 煤气中CO 含量低于20 % ,不含焦油和酚类,可用作我国中小城市的民用煤气和中小化肥厂的原料气,是固定床水煤气汽化炉的合适的替代炉型  相似文献   

15.
用几种褐煤的细粒,在辐射炉中(为一种外热式管式炉)作快速热分解获得了收率较高的中热值煤气、焦油和焦渣。煤气中含乙烯,丙烯较多.焦油巾280℃前馏出量为42%左右.焦渣活性高、极易气化、吸附性能强、燃点低、用途广。油页岩的富矿,快速热分解所产生的煤气热值在8000千卡/标米~3以上。含乙烯、丙烯较多,焦油轻馏分多,是炼制液体燃料的较佳原料。辐射炉快速热分解工艺是提高低热值燃料产品价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范宗凯 《科技信息》2011,(16):I0337-I0337
东北特钢集团北满特钢2010年前使用的是单一富氧发生炉煤气,煤气经过竖管洗涤、电捕除尘两级净化,煤气中的焦油及杂质30毫克/标立米以下。完全满足专业设计的高速烧嘴、亚高速烧嘴、平焰烧嘴和蓄热烧嘴的燃烧使用要求,所以使用效果比较好。2010年2月份北钢生产的高炉煤气正式并入全厂燃气管网掺混使用,掺混比例大致为冷发生炉煤气20%,高炉煤气70%,天然气10%。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涟钢焦化厂循环水系统近年来出现的以及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生产难题。该控制系统如果能够顺利实施的话,煤气外送量以及焦油、粗苯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改进,同时工业冷却水摘要:管道和煤气冷却器的使用寿命也将会大大延长。  相似文献   

18.
江苏大学的“一种生物质与煤混合流化床气化方法及其装置”被授予发明专利.该发明涉及能源设备,是一种无焦油产生,且工艺简单,能生产高热值煤气的生物质和煤混合的气化方法及其装置.以生物质、煤两种物质为气化原料,流化床气化炉采用供风燃烧和供蒸汽气化的间歇工作;在供风燃烧阶段,煤和风供入炉内,使气化炉的煤料在流化状态下燃烧,放出热量;在气化阶段,向气化炉供入水蒸气和生物质,使高温碳料层在流化状态下发生水煤气反应、生物质在高温下干馏热解气化反应,所产生的高热值煤气经降温除尘处理后进入煤气净化系统;突出了生物质挥发分高,固定碳少,易于高温干馏热解,而煤固定碳高,灰熔点高,易于燃烧形成高温料层的优点,通过两者有机地融合可生产出不含焦油的高热值的燃料气.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混合废塑料与煤共热解过程中氯的迁移规律,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分布率研究了氯在焦炭、焦油、煤气三相中的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温热解(1000℃)条件下,氯在三相中的分布比例与废塑料(WP)的加入量、恒温时间、加热速率有关.随恒温时间、升温速率的增加,焦炭中氯的分布率逐渐减小,而焦油和煤气中氯的分布率逐渐增加.但当恒温时间、升温速率达到一定值时(如100min、16℃/min),三种产物中氯的分布率变化不再明显.控制WP加入量、恒温时间、升温速率,可以控制氯在焦炭中的残留量,实验数据分析证明,在废塑料加入量不大于4%时,只要提高恒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就可以使焦炭中的氯含量降到比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李云囡  尚亚瑞 《科技信息》2012,(35):394-394
煤沥青是由煤干馏的产品——煤焦油再加工而获得的.路用煤沥青主要是由炼焦或制造煤气得到的高温焦油加工而得。而高温焦油为原料可获得数量较多且较佳的煤沥青。而低温焦油则相反,获得的沥青数量较少,且质量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