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臭氧处理循环水的机理,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应用模型,结果表明:臭氧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适合我公司目前水质现状,并可降低循环水处理药剂成本。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静态杀菌实验方法,研究了复配杀菌剂W112对太原热网循环水中富集分离的粘液异样菌群、硫酸盐还原菌群及铁细菌群的杀灭结果,结果表明:(1)W112的杀菌浓度以80mg/L为宜;(2)pH,温度,作用时间的不同均会影响W112杀灭粘液异养菌群,硫酸盐还原菌群及铁细菌群的效果;(3)W112杀菌作用的最佳PH为7-8,最佳温度为35度,作用60min即可达到较佳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压气体(CO2、N2)“渗透破碎”杀灭液体中细菌的机理,采用正交方法,综合考虑杀菌时间、溶液浓度、作用压力和杀菌媒质等不同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2种不同杀菌媒质所得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验证高压气体的“破碎”杀菌机理;CO2的“酸化效应”对杀菌效果的影响不大;杀菌率会随时间、压力、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石化公司第四循环水系统由于含硫化物物料泄露引起水系统水质恶化的情况为例进行讨论,分析循环水系统中硫化物的来源、危害及腐蚀机理.指出循环水中的硫化物将严重影响水处理药剂对水质的缓蚀作用和杀菌处理效果,并提出从药剂优化、水系统运行条件调整以及循环水系统管理三方面来决循环水中硫化物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不同杀菌剂对太原热网循环水中有害菌群杀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太原热网循环水中富集分离的粘液异养菌群、硫酸盐还原菌及铁细菌群作为指示菌群,进行了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及复配杀菌剂的室内静态杀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复配杀菌剂的杀菌协同效应不同,各种单组分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也各不相同,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各杀菌剂的杀菌效果依次是:4号复配杀菌剂>戊二醛>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4号复配方案中三种杀菌剂的协同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6.
鲍立民 《科技信息》2008,(34):61-61
某公司在原有装置基础上新建一套主工艺装置,与其配套的循环水站同期投入使用,循环水站循环水量5000m^3/h,保有水量2500m3,进口水温37℃,出口水温27℃,换热器材质有碳钢、不锈钢。为了和老装置循环水进行处理效果对比,公司决定新建循环水站采用另外一家水处理药剂公司。公司技术人员与某化工公司技术人员对循环冷却水水质进行了研究,在大量试验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以CL型水处理剂做为循环冷却水的预膜、缓蚀、阻垢、杀菌和灭藻药剂。试验研究与现场运行表明,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清洗的基础上,CL型水处理剂能起到良好的预膜效果,在浓缩倍数K=3的条件下,CL型水处理剂能起到良好的缓蚀、阻垢、杀菌和灭藻效果。  相似文献   

7.
银的抗菌作用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银的抗菌机理的4种理论:静电吸附杀菌、金属溶出杀菌、光催化杀菌和复合作用杀菌。分析银的抗菌机理与抗菌材料载体种类、细菌结构与成分及银的价态的关系。要得到既长效又广谱、既高效又安全的银系抗菌材料,有必要对银的抗菌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选用目前常用的含氯、季胺盐消毒剂,针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及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含氯消毒剂(强力消毒灵)对3种细菌的杀菌效果最好;双链季胺盐消毒液(康唯消)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双季胺碘消毒液(百毒杀)对3种细菌的抑菌、杀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TiO2的光催化机理及在制冷设备中的消毒、杀菌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iO2利用光催化反应,能产生一些具有强氧化性的小尺寸离子,运用于制冷设备中可以消毒、杀菌。文中介绍了光催化机理,消毒、杀灭细菌的作用以及提高TiO2光催化效率的途径,提出TiO2作为光催化剂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分别使用Cl2和ClO2对滤后水消毒,比较其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投加量的ClO2杀菌效果优于Cl2,而且ClO2作为消毒剂基本不产生有毒副产物。ClO2杀菌具效率高,使用安全等优点,是取代当前存在安全隐患的Cl2消毒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