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1991-2007年沈阳市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沈阳市近17 a来粮食生产的变化特征,选取影响沈阳市粮食生产的11个主要因素,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的粮食产量呈波动式的上升趋势;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波动取决于玉米、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从灰色关联分析来看,单产与粮食总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居各因素之首,其次是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实有劳动力和化肥用量等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作物生长季的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关联系数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为今后沈阳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建模方法描述了我国粮食中长期的供求状况,用因果关系图研究和分析了粮食生产、需求、库存和价格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并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的参数估计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模型模拟了个人投入、国家投入、自然条件和国家政策对粮食供求状况的影响,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粮食预测和政策仿真提供了数量依据,以期能够对我国粮食供求预测、预警和政策分析等层面提供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国和中部地区主要水稻主产区农民收入和水稻生产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宏观上证实了中国水稻生产安全问题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严重性和“不相容”性。认证了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粮食总产量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非常小。微观上,通过调查,发现了兰坡村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普遍性。表3,参15。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并讨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弹性系数的分维含义与特征,运用新的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对固原县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弹性系数作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对毕节地区1980-1995年粮食总产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得出了农作物产量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玉米-水稻-大豆-小麦-薯类-其它作物,农业生产要素及单产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程度依次为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用量-粮作面积-技术水平-农业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分析陕西省1978~2000年粮食生产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陕西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实现陕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表1,参5。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人力资本和粮食产量的关系,有利于揭示粮食增产的规律、指导粮食生产,且有利于揭示教育对农民增产增收的影响,从而合理规划教育投入。通过对历年的粮食作物总产量及人力资本质量的建模,分析人力资本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及其变动的规律,以期为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表3,参7。  相似文献   

8.
寻求合理的农业基础是解决吉林省粮食大省、财政穷省这一矛盾的关键。通过对吉林省种植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对比分析,得出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有着日益增强的相关性,粮食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前提。吉林省应充分利用其充裕的粮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逐步改善农业结构,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定量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波动方程对粮食产量及气候和粮食生产物质资料投入要素波动性进行分离,对粮食生产投入产出和气候因子进行时间序列波动变化特征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探求粮食产量波动形成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河北省粮食产出波动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整体趋势与农业政策制度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物质资料投入因素年际间波动高于气候因素波动;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降水量波动以及政策制度变化是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资源环境评价与农业优势产业带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我国31个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辨识分析后,运用评价分析结果与31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15个粮食生产主产区和16个非粮食主产区,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恶化根本方法——以国际内农产品需求为调整方向,根据各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优势,确定农产品重点产区和优势产业带。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吉林省粮牧资源基础较好,高产量区域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南部地区。1998-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同比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研究发现,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是产值区位商〉1且就业区位商〉1的行业,集聚增长趋势较为显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加工类型总体上以粮牧加工为主,药品及特产品加工比重逐步提高,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粮牧高产量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比重较高,农产品加工业向大城市郊区及原料产区集聚进程明显。  相似文献   

12.
结合梅河口市商品粮基地1980—2007年的农业统计数据及气象站点近30a的气候数据,分析了梅河口市粮食生产的各类影响因子,结果发现粮食总产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平均单产的波动。1980—1995年,在粮食总产量构成中,水稻和玉米所占比例变化较大,玉米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995年以后玉米产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占了50%以上;单产的波动也较大,各种粮食作物单产基本呈逐步增长的趋势,玉米增幅最大,达到41.21%,其次为水稻,为39.78%,大豆为34.93%。同时通过对近30a的粮食单产量与当年4—9月的平均降雨、积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化肥的消耗量等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影响梅河口市粮食产量丰歉的主要因子是4—9月份的积温、化肥的消耗量及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图6,表3,参16。  相似文献   

13.
Most inventory researches assume that production level can fluctuate arbitrarily. However, large fluct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level in many firms may be much costly.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oordinating pricing and inventory control problem in a bounded production system with uncertain yield, in which the production level is constrained between a maximum and minimum level in each period and the price can be adjusted dynamically.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policy is the interval base-stock-list-price policy. Also, we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production bounds and uncertainty of the yield on the production system.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also perform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parameters on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1999-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公司股息率水平、股息率不稳定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股息率会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分红的公司、股息率较高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较低.我们还发现,股息率会影响机构投资者的偏好,进而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机构投资者在公司股息率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关系中同时具有正向中介效应和负向调节效应.另外,股息率不稳定会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机构持股是其影响渠道之一.本文的实证发现有助于上市公司管理层制定更加合理的股息政策,同时也为监管层制定上市公司分红引导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文章引入SD方法,以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例,构建了水资源制度的生态经济效应仿真模型.模型分为五大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水资源自然子系统、水生态环境子系统、水资源制度子系统,包括60多个变量和30多个系统方程.以浙江省2009年为启动年份,模拟了2009到2013的结果,进行了模型验证,然后设置了现状方案及水资源有偿使用三种方案,进行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仿真模拟研究;结果发现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工业万元GDP用水量、工业单方水产出等生态经济效应指标都随着方案的不同有所变化,农村和农业征收水资源费将会推进农村生活用水减少和农业节水,第三产业和工业增加水资源费将会提高水资源经济效应,同时在相同产值情况下会减少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初探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五常市为例对水妥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几个因子中,其贡献率依次为穗/穴>粒/穗>结实率>千粒重>穴/m^2,说明每穴穗数及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宜选择穗 大粒多及分蘖力强的品种作为当地的主栽品种。为五常市的水稻生再上新台阶了理论依据。表5,参1。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49~2006年商洛地区及所辖7个县的耕地压力指数、耕地压力变异系数进行测算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49~2006年,①商洛地区耕地压力指数在1949~2006年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期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大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近年来,耕地压力指数波动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期间个别年份自然灾害所致。且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严峻。②商洛地区的人口增长、耕地面积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尖锐,通过控制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可以有效缓解耕地压力状况。③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但距人均粮食消费400kg(小康水平)的差距还很大,耕地压力较大,各县耕地压力指数普遍都大于1。④各县间的同期耕地压力大小存在差异,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进一步探讨粮食产量与农业生产条件的相关性分析,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运用直接影响着该区域粮食的产量。图4,表1,参14。  相似文献   

18.
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根据1986~2002年福建省的粮食统计资料,运用GM(1,1)模型对未来几年的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并运用灰色方法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未来几年福建省的粮食总产量下降非常明显,8个主要影响因子与粮食总产量呈显著关联,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福建省粮食总产量的3个最重要的因子,这可为今后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表4,参7。  相似文献   

19.
收益还原法评估农用地价格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土地估价的理论和方法已经比较完善,而农用土地价格评估的方法则还不是很成熟。收益还原法是评估农用地价格的主要方法之一。作为该方法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客观纯收益的确定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客观纯收益的确定往往依赖于农业客观总收入扣除客观总费用。因此.结合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和从事的农用地估价实践活动,指出了我国在运用收益还原法进行农地估价时,农地纯收益测算不合理、用实际纯收益代替预期纯收益.以及还原利率的确定不规范等问题;详细分析了农业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费用,并尝试分析了各种费用的确定方法,以期对具体的估价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