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微扰理论的MP2方法及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两种最稳定构型色氨酸分子手性转变的反应机理及水溶剂化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构型的色氨酸分子均有3条手性转变通道a,b,c;构型1的主反应通道为通道a,决速步骤自由能垒为256.7kJ/mol,构型2的主反应通道为通道a和c,决速步骤自由能垒分别为258.8,256.7kJ/mol,决速步骤能垒均来自于质子从手性C向氨基N迁移的过渡态;水溶剂效应使构型1的主反应通道决速步骤能垒降至113.4kJ/mol;单体色氨酸分子具有稳定性,水溶剂环境下色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可以缓慢进行.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双支撑的Keggin型钼磷杂多金属氧酸盐[Zn(2,2′-bipy)_2]_2[PMo_(11)~ⅥMo~ⅤO_(40)],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1个杂多阴离子[PMo1Ⅵ1MoⅤO40]4-和2个[Zn(2,2′-bipy)2]2 片段组成的双支撑构型;不同的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链间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构成二维层;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87(3)nm,b=1.2073(2)nm,c=1.8932(4)nm,α=90.00°,β=93.15(3)°,γ=90.00°,V=3.100(9)nm3,Z=2,R1=0.0658,wR2=0.2023.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E(4,4′-bipy)4H5][BW12O40]·2H2O,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79 5(5)nm,b=1.393 9(5)nm,c=2.128 9(5)nm,α=90°,β=104....  相似文献   

4.
由 Ni( Cl O4) 2 · 6H2 O和 Co( Cl O4) 2 · 6H2 O分别与 4 ,4′-联吡啶、1 ,4 ,7-三氮杂环壬烷 ( tacn)反应 ,得到两种配合物 [Ni( 4,4′-bpy) 3( H2 O) 2 ]( 4,4′-bpy) ( OH) ( CH3OH) ( Cl O4) ( 1 )与 [Co( 4,4′-bpy) 3( H2 O) 2 ]( 4,4′-bpy) ( OH)( CH3OH) 2 ( Cl O4) ( 2 ) ( 4,4′-bpy:4 ,4′-联吡啶 )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 .单晶结构数据表明 ,晶体 ( 1 )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C2 /c,a=1 .7990 ( 9) nm,b=1 .1 4 2 ( 6) nm,c=2 .4 433( 1 2 ) nm,β=91 .936( 1 0 )°,V=5 .0 1 7nm3,Z=4 ,该配合物由 4 ,4′-联吡啶桥联过渡金属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单齿配位的吡啶环上的未配位氮原子与配位水形成了氢键 ,将链连接成二维铁轨型结构 .此结构再通过未配位 4 ,4′-联吡啶、配位水、氢氧根之间形成的氢键而连接成三维网状结构 .未配位的 4 ,4′-联吡啶、甲醇、氢氧根离子、高氯酸根离子被包合在这种网络中 ,展示出一定的包合现象 .此外 ,未配位的 4 ,4′-联吡啶的吡啶环与配位的 4 ,4′-联吡啶的吡啶环之间存在 π-π相互作用 .晶体 ( 2 )与晶体 ( 1 )有相同的结构特性 ,晶体也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 C2 /c,a=1 .790 1( 1 7) nm,b=1 .1 5 0 7( 1 1 ) nm,c=2 .4  相似文献   

5.
以丁炔二羧酸为配体与金属盐反应,得到金属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C20H18ErN2O9中,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a=0.9711(19)nm,b=0.9866(2)nm,c=2.2684(5)nm,β=94.55(3)。铒原子为八配位反四棱柱构型,并以丁炔二羧酸桥联构成了一维梯子链,且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乙酰丙酮和氧化铁直接反应合成了配合物乙酰丙酮铁,取得的CCDC(Cambridge Crystallographic Data Centre)编号是693046。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晶体相关参数分别为:a=1.549 4(5)nm,b=1.359 5(5)nm,c=1.658 9(5)nm,α=β=γ=90,°V=3.494(2)nm3。配合物中心Fe3+均与三个乙酰丙酮负离子发生双齿配位,形成轻微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7.
梯形(phen)Zn-O-MoO2晶体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利用水热方法合成梯形(phen)Zn—O—MoO2晶体,并用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en)Zn—O—MoO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m;a=0.881 64(17)nm,b=0.643 96(14)nm,c=1.065 9(6)nm,α=γ=90°,β=100.79(3)°,V=0.594 4(4)nm3,Z=2.Zn原子为三角双锥构型,Mo原子为四面体构型,(phen)Zn—O—MoO2为折叠梯形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以1,2-丙二胺为膜板剂应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亚磷酸镓化合物[Ga4(HPO3)6(H2O)2(OH)].C3H12N2.2H2O.晶体数据如下:空间构型,单斜P2(1)/n,a=1.13184(5)nm,b=1.10159(4)nm,c=1.87519(7)nm,β=92.569(3)°,V=2.33568(16)(nm)3,Z=4,R1=0.0353,wR2=0.0790.GaO6八面体和[HPO3]2-假四面体通过共顶点连接形成晶体的三维骨架.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二维扩展结构化合物{[Cu2(2,2-′bipy)2(4,4-′bipy)]2[Cu(4,4-′bipy)][PW10(Ⅵ)W2(Ⅴ)O40]}(bipy=联吡啶),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64 6(3)nm,b=1.402 2(3)nm,c=1.441 6(3)nm,α=63.78(3)°,β=87.06(3)°,γ=65.56(3)°,V=2.224(8)nm3,Z=1,R1=0.053 9,wR2=0.115 0.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热技术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二维扩展结构化合物{[Cu2(2,2′-bipy)2(4,4′-bipy)]2[Cu(4,4′-bipy)][PW10(Ⅵ)W2(Ⅴ)O40]}(bipy= 联吡啶),并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64 6 (3) nm,b=1.4022(3) nm,c=1.441 6 (3) nm,α=63.78(3)°,β=87.06 (3)°,γ=65.56(3)°,V=2.224 (8) nm3,Z=1,R1=0.053 9, wR2=0.115 0.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o(bpy)2(CH3COO)]·(CH3COO)·5(H2O),并制得了单晶,采用单色MoKα (λ=0.071 073 nm)射线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其晶胞参数为a=1.094 5(2) nm, b=1.605 6(3) nm,c=1.445 5(2) nm.β=101.974(3)°,V=2.485 0(7) nm3,Z=4,Dc=1.549 g/cm3,μ= 0.753 mm-1,F(000)=1 212.2个2,2′-联吡啶提供4个氮原子参与配位,醋酸根提供2个氧原子参与配位,该配合物是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2.
以三苄基氯化锡和吗啉荒酸钠为原料,合成了三苄吗啉荒酸基锡.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984 17(16)nm,b=1.081 63(19)nm,c=1.378 8(2)nm,a=72.850(3)°,β=88.895(3)°,γ=64.231(3)°,Z=2,V=1.252 8(4)nm3,Dx=1.469 g/cm3,μ=1.204 mm-1,F(000)=564,R=0.032 8,wR=0.099 5(I≥2σ(I)),对配位中心锡原子而言,属于五配位的扭曲三角双锥结构.  相似文献   

13.
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中,邻羟基苯乙酮缩氨基硫脲(L=C9H11N3OS)和乙酰丙酮氧钒VO(acac)2,在醋酸钠存在下反应,得到一种新颖的二维层状超分子配合物[ vO(acac)2(H2O)]·(C9H11 N3OS).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α=0.78...  相似文献   

14.
以2-己基噻吩为起始原料,经溴代、溴迁移、氯化铜氧化偶联、羰基化、成烯偶联制备了四(2’-己基)-Δ7,7′-双环戊[1,2-b:4,3-b’]并二噻吩(1),总产率为18.1%.产物通过了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该化合物分子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尺寸:a=0.8464(5)nm,b=0.9131(5)nm,c=1.3963(9)nm,α=89.873(11)°,β=84.604(10)°,γ=62.711(9)°.该化合物分子是平面型的大π键共轭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邻碘苯甲酸与(n-Bu)2SnO反应,合成了二[氧合-二(邻碘苯甲酸二正丁基锡)],经IR、1HNMR、13C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参数:a=1.31495(7)nm,b=1.14879(6),c=2.64119(13)nm,β=11.430(3)°,Z=4,V=3.6608(3)nm3,Dc=1.770mg·m^-3,μ(MoKa)=3.083mm^-1,F(000)=1880,R=0.0562,ωR=0.142.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利用量子化学G03W软件,在Lanl2dz基组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及能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配位聚合物[Cd(bipy)Cl2]n晶体结构。方法以CdCl2和2,2’-联吡啶(2,2’-bipyridine,简称bipy)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并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1.754 3(5)nm,b=0.930 1(5)nm,c=0.716 5(5)nm,β=110.929(5)°,V=1.092 0(10)nm3,Z=4,Dc=2.065 g/cm3,μ=2.453mm-1,F(000)=656,R1=0.022 6,wR2=0.044 7。结论该化合物呈一维Z型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以苯做溶剂,以2,5-二羧基-1,4-苯二甲酸二乙酯为配体,与三环己基氢氧化锡进行脱水反应,合成了新型三环己基锡羧酸酯配合物1.采用元素分析、1H NMR、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a=b=3.039 4(4) nm,c=1.5637(2) nm,α=β=90°,γ=120°,V=12.510(3) nm3,z=9,D(,)=1.248 g/cm3,μ=9.43 nm-1,F(000)=4 878,R1=0.045 2,ωR2=0.090 7.配合物1是Sn原子化学环境相同的对称结构,Sn原子与3个环己基碳原子和1个羧基氧原子成键,中心Sn原子为畸变四面体构型.分子间的O→ Sn(0.3172 nm)配位作用,形成三维网状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三苯基氢氧化锡为底物, 酰亚胺酸(HL)为配体, 制备新型配合物(Ph3Sn)(L)·C12H6O3(配合物1), 并用元素分析、 X 射线单晶衍射、 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用噻唑蓝(MTT)法测试该配合物的抗癌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2238 50(17) nm, b=1202 30(14) nm, c=1441 0(3) nm,  α=90000(0)°, β=101217(2)°, γ=90000(0)°, V=3804 1(9) nm3, Z=4, Dc=1509 g/cm3; 配合物1为单体结构, 中心金属Sn原子通过与配体羧基中O原子的配位, 形成配位数为4的 扭曲四面体几何配位构型, 在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中, 配合物上的配体与游离萘酐分子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 配合物1对癌细胞MCF-7和Hepg2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2-取代苯胺与巴豆醛反应合成了5种8-取代喹哪啶.讨论了反应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好的结果.8-取代喹哪啶的结构经1HNMR和MS分析确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Ⅰa和Ⅰb的晶体结构.化合物Ⅰa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a21,晶胞参数为:a=1.279 61(9)nm,b=0.506 60(4)nm,c=1.311 81(9)nm,Z=4,V=0.850 38(11)nm3,Dc=1.387 g/cm3,F(000)=368,R1=0.028 8,wR2=0.073 1,S=1.01;化合物Ⅰb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为:a=0.504 40(17)nm,b=1.346 7(4)nm,c=1.339 1(4)nm,β=97.678(4)°;Z=4,V=0.901 4(5)nm3,Dc=1.636 g/cm3,F(000)=440,R1=0.071 1,wR2=0.195 1,S=1.09.选择合适溶剂和添加剂,反应收率较文献值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乙醇溶剂中,用2-氧乙酸-3-甲氧基苯甲醛、乙二胺和氯化铜(Ⅱ)进行络合反应,制备出配合物Cu(Ⅱ)L1·2H2O· CH3CH2OH(L1 =N,N'-二(2-氧乙酸-3-甲氧基)苄叉乙二胺)(1),采用元素分析、1 H NMR、IR及晶体结构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8 1(3) nm,b=1.348 7(3) nm,c=1.689 4(4) nm,α=γ=90°,β=113. 701 (16)°,V=2.833 4(11) nm3,Z=4,Dc=1.383 g/cm3,μ=0.829 mm-1,F(000) =1236,R1 =0.0459,wR2 =0.1214.在独立晶胞中,含有1个配合物1分子、2个水分子和1个乙醇分子,Cu原子为六配位,构成以Cu原子为中心的扭曲八面体构型,并由大环组成二维平面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