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直接产物,也就是说,任何艺术产品都是人类的精神世界的感性展现。这种展现始终离不开形象,因而必然是某种意义上的"再现";然而,这种展现终究是对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形象呈现,因而本质上还是一种"表现"。更准确地说,任何艺术创作都是在再现中表现或在表现中再现而以表现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精神创造活动。正是再现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再现这一点,决定了任何艺术创作归根结底都是创造某种自成一体的象征物的活动,也就是说,任何艺术创造活动都是涵括了再现、表现和象征等因素在内的精神物态化活动。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认为,怪诞艺术的总体特征是,通过迷狂的想象将形象弄得歪曲、反常,以求感性形象尽量接近抽象的理念。怪诞艺术有两种主要表现形态:形象的漫无边际性和人格化。黑格尔对怪诞的描述是基本准确的,但他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贬斥怪诞,又是非常褊狭的。怪诞在古今东西方艺术中都有表现,人类对怪诞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大胆创造,既体现了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好奇心和求新求异的美好理想,也体现了人类勇于超越和乐于创造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3.
宗教美术作为人类宗教文化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群体的精神行为。宗教推动了人类美术文化的发展,美术又推动了宗教文化的兴盛。不仅宗教利用艺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借助于宗教,宗教不但为艺术提供了题材、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而且宗教思想对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建筑、雕塑、绘画所展现的辉煌成就,给整个世界的艺术带来了夺目的光彩,宗教艺术因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创作是作者由内(内心)而外(作品);鉴赏,则是读者由外而内,由双向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的两上方面,缺一不可,由作者的创造和读者的二度创造所共同构成的这一“艺术活动”,正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多次双向逆反运动中“发生”的。“二度创造”表现为一是在原创作品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二是对原创作品进行思想和艺术的评价,而意境即应该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三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本身,就某种意义上讲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存在的一种模式,人类的进步和创造都往往受制于三的范围之中,艺术的探索和和追求也往往在三的模式之中,人类无法超越这种模式,就像人类无法超越死亡一样,人类只有探索和品味它,而探索和品味的过程就蕴涵着艺术追求的价值和目的。  相似文献   

6.
艺术是人类文明之光,而艺术创作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从艺术本体的概念入手分析认定艺术作品的要素,从艺术创作的起源以及创造性进化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创作方法论与创作实例举证,探究艺术创作心理对艺术创作行为与结果的决定性作用。无数艺术家在创作中寻找到生命的真谛,究其原因是保持初心去观察世界,并真诚地在艺术作品中完成情感表达。真实表达成就优秀的艺术创作,艺术的真实性是一种多维度的艺术观念。通过对艺术创作结果的观察与辨析,发掘创作行为在人类活动中的本质意义,启发后继创作者在探索艺术创作思维的道路上回归初心。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造型艺术”之一,是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物质材料,在纸、木板、纺织物或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可视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是绘画艺术实践的两个方面。创作是艺术家个人精神思想的物质再现,欣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具有系统性、原理性的特点。“艺术生产”是马克思对人类文艺创造活动的一种命名,它具有人文命意、社会命意和工艺命意。艺术生产在生产目的、生产对象、加工方式、产品性状、生产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特殊性。“艺术生产”与“艺术创作”是两个不尽相同的范畴,二者不容混清。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设计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的原理、方法。设计艺术不是模仿和再现,而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关键是思维能力的创造。因此,任何一个设计师最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应是提高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对于启迪设计艺术的思维无疑将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艺术生产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具有系统性、原理性的特点。“艺术生产”是马克思对人类文艺创造活动的一种命名,它具有人文命意、社会命意和工艺命意。艺术生产在生产目的、生产对象、加工方式、产品性状、生产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特殊性。“艺术生产”与“艺术创作”是两个不尽相同的范畴,二者不容混清。  相似文献   

11.
《刘三姐》从再现民族反抗精神、再塑机智人物形象及定位歌圩偶像展现善歌民族三方面继承并创新了壮民族的传统文化形象;以赋、比、兴、夸张、重叠、对仗的巧用及塑造生动诗性形象等艺术手法,继承并升华了传统民歌的表现艺术;又荟萃多种喜剧手法及众家传统戏剧艺术实现了以喜剧抒情形式表现严酷阶级斗争的艺术创新。《刘三姐》的艺术与创作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与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尼采的向骆驼→狮子→孩子的精神境界变化、攀升的“精神三重境界”思想,无论是在个体自我教育还是在人类精神生长方面都富有深厚的教育学意蕴。就个体自我教育而言,其教育思想意蕴表现为实现个体生命向骆驼→狮子→孩子的精神境界不断攀升的自我教育过程;就人类精神生长而言,其教育思想意蕴表现为实现人类向骆驼→狮子→孩子的精神境界不断攀升的历史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宗世英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7):113-114,119
公共艺术是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动力和标志。公共艺术不仅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风尚的形成息息相关,更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休闲等紧密相连。公共艺术兼具历史、文化与美学等多重价值,它是艺术家们智慧与情感的结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改善公共环境、彰显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吕桂菊 《科技信息》2013,(19):163-163,219
意境是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感,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强调的是园林空间环境的精神属性,园林意境对内可以抒己,对外足以感人。本文着重从传统精神的延续这一方面探讨园林意境的的具体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之一。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既产生了负面效应,也产生了正面效应。但本雅明在对传统和现代艺术两种类型分析时并没有贯穿到底,在情感上始终有着对传统的留恋,缺乏应有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军事文化是关于主要反映战争和军事实践现实、过去和未来与塑造军事实践主体应有精神的以思想理论和文学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军事文化建设中的军事文化意蕴着先进军事文化。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可分为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军事设施、网络特色等类别;应把军事特殊性是否占主导地位作为重要依据和划分标准。军事文化的特殊性在于其军事实践的反映性、价值取向的奉献性、高尚情操的陶冶性、军人精神的满足性、公共文化的渗透性的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随物赋形,气韵自然,是自然之美在塑造艺术形象方面的重要特征。自然之美的文学艺术品,在艺术形象上表现为随物赋形并突出地体现为强调“神似”、“传神”。艺术形象的自然之美,追求的是传神之美,追求的是传神自然,亦即气韵自然。  相似文献   

18.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是认真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二是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党员提升党性素质的应有之义,是党员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员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体现。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重大变化,新时期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面临复杂而严峻的考验。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应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不渝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坚守精神追求,切实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