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音隐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隐喻这一术语是由国外学者Fónagy于1999年提出.根据对隐喻思维的有关论述,可知语音隐喻有着特定的认知机制,在英汉语言中的语音隐喻也有着多种分类.  相似文献   

2.
张磊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6):110-113
语音隐喻自提出以来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其提出者将语音隐喻的概念理解得过于狭隘,从而限制了其研究和应用的范围。尝试利用语音隐喻来解释英语习语中丰富的语音修辞手法这一现象,以此为习语语音特征的研究找到认知和心理方面的依据,并扩大语音隐喻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4.
丁红 《科技信息》2009,(25):I0190-I0190,I0294
生活中的语言处处有着隐喻的身影,它是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以一物传达另一物。本文重点阐述了隐喻的定义及它在生活中的运用。隐喻通常有着怎样的结构?它是如何发挥言语功能的?为此,本文展示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隐喻的例句。  相似文献   

5.
韩雪 《科技信息》2007,(34):207-207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育虽然发展蓬勃,但是隐喻思维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要认识世界,就离不开隐喻思维。隐喻观的建立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语音隐喻的角度,对汉文化中存在的一些民间风俗习惯进行分析,以给读者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风俗习惯,并加深读者对汉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网络词语根据它的构词方式可以分为六类:符号类、谐音类、词义变化类、外来词、缩略词以及新词缀构词。从人类认知角度来看,网络新词的生成离不开人类隐喻思维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语音隐喻和图像符号隐喻是网络新词生成的主要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8.
牟颖  王艳琴 《科技信息》2007,(3):132-132,135
世界的系统化是由概念完成的。空间隐喻作为隐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对世界的概念进行完整的系统的组织建构。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空间隐喻表达的相似性,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实例,通过例子的分析,揭示了英汉文化的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点对于理解英汉空间隐喻,建构概念系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与词汇有着密切联系。文章通过对隐喻理论的简要论述,结合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阐明隐喻理论对隐喻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并提出隐喻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教学启示,旨在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其记忆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隐喻的本质是指通过一种概念理解另一种概念。战争隐喻指利用与战争有关的概念来理解和表达其他概念,在汉英体育新闻中大量存在。概念隐喻对探究汉英新闻语篇中战争隐喻的共同之处有着很强的解释力;新闻语篇中战争隐喻的使用对读者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郭巧懿 《科技信息》2011,(22):I0187-I0187
According to the cognitive approach,metaphor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rhetoric language but a matter of thought,a point that is fully construed in Lakoff’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Based on the theo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al metaphors of ti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相似文献   

12.
概念隐喻理论对EFL(英语为外国语)教学的积极影响以及隐喻意识培养对EFL词汇教学的促进正日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基于陈海燕、汪立荣(2013)[1]的研究过程及结论,探讨应该如何培养隐喻意识。可从隐喻讲座、隐喻意识培养课程以及课外延伸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人类思维推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上,把隐喻和影视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文章先回顾历史,分析隐喻和影像强强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论述几乎所有的影像手段,都可以被用来进行隐喻;再论述几乎所有的属人内容,都可以被隐喻到影像中去。最后,文章指出:影像,既是一个隐喻的世界,又是对于世界的隐喻,从而为人类更好地创制影像、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语法隐喻不仅在英语语篇中大量出现,而且具有多种功能。合理运用语法隐喻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具体来说,概念隐喻能使语篇更加通顺,增强语篇的客观真实性,增加语篇的正式程度,使语篇更加简洁生动;人际隐喻能加强语言的礼貌性,有效体现篇章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16.
水流隐喻、临界点隐喻、滴定隐喻,是李约瑟最常用的隐喻.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可以对李约瑟的世界观、方法论等有一个深入了解,对于把握李约瑟的思想,甚至是解读、解决李约瑟问题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雷迪的管道隐喻理论对于意义的理解有漏洞。文章归纳其漏洞为三个方面,并认为只有从认知语义学视角出发才能有效地把握意义的内涵,实现成功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18.
汉藏语系若干语支的代表性语言——汉、景颇、藏和傣等语言都有“空间隐喻时间”的共性,在时间类型上都有以下五种:1.时间是空间;2.时间是动体;3.时间是容器;4.时间是距离;5.时间是特征。同时这些时间隐喻又具有个性,在词汇层面上各具特色:第一,所选的少数民族语时间词形态理据较为明显;第二,所选的少数民族语更倾向于将时间拟人化;第三,汉语和藏语的时间隐喻在纵向维度上比景颇、傣语的丰富;第四,所选的少数民族语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是自然特征的借代。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是人们在一定时间段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它能反映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人们对某种事物、某件事、某个现象的认识和感受。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更是一种认知工具。从认知的角度分析时下网络流行语中的隐喻现象,剖析汉语流行语中隐喻的认知功能,有助于探索隐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