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慧 《科学大观园》2006,(12):72-73
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寻永无止境,来自太阳系外的诱惑永远无法抗拒。近日,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跨越星际的航行,它将通过对人类已知空间的扭曲、压缩从而让飞船进入另一个“异度空间”,并最终以超光速到达太阳系外的星系。  相似文献   

2.
如今美国宇航局所属的"旅行者1号"飞船,已经抵达太阳系边缘一个未知崭新区域.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它在最终进入恒星际空间之前,所要穿越的最后一个屏障.科学家们将这个崭新的空间区域比作带电粒子的"磁场公路"——因为在这里的太阳磁力线和恒星际的磁力线相互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让源自太阳系内部的低能粒子可以向外逃逸,同时也让一部分源自外部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渗入到太阳系内部.  相似文献   

3.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19):32-34
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消息称,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旅行者1号已被确认飞出太阳系并正式进入星际空间。重815千克的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它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原计划是造访并考察太阳系的外行星,如木星及土星。  相似文献   

4.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20):65-66
太阳系穿越神秘“星际风暴”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太阳系所处的宇宙环境可能远比我们此前想象的更加狂暴,我们正处于一个星际风暴之中,事实上太阳系至少已经在其中运行了4.5万年之久。这是一项由持续数十年的星际风暴研究项目得出的,近期的研究发现星际风暴的“风向”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抵达太阳系边缘,这意味着"人类第一个星际使者"有望不久后首次脱离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那让我们天马行空地想象一下,假如"人类星际使者"遭遇外星人怎么办?或者,更糟糕的情况,如果将并不友善的外星人引到地球,向人类发起袭击又该怎么办?人类在抵御外星人入侵时,是否已掌握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5,(5):34-35
据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即将开始进入对冥王星开展观测的第一阶段工作,而到2015年7月14日,这艘飞船将会抵达距离冥王星最近的位置,在离地球约75亿千米的遥远太空深处,首次对这颗我们知之甚少的矮行星开展考察.美国宇航局华盛顿总部行星科学分部主管吉姆·格林表示:“美国宇航局执行的这次飞往冥王星的探测任务,将是实现人类首次对这颗太阳系内寒冷而遥远星球的首次近距离探测.  相似文献   

7.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发射几艘无人飞船和一艘有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及科学试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突破;第二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们借助于美国宇航局的星际边界探测器,发现了一个长久以来只能假设而从没有观测到的现象——太阳系长着一条类似彗星的"尾巴"。很久以前,科学家便预测太阳系拥有这样一条"尾巴",原因在于太阳系在宇宙中穿行时会形成一个粒子流,尾随在后面。如今,根据星际边界探测器的观测发现,太阳系的"尾巴"尾随在日光层后面。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种现象。科学家将这条"尾巴"称之为"日尾"。通过对星际边界探测器最初3年的观测发现结合在一起,科学家发现日尾中既有快速移动的粒子,也有缓慢移动的粒子。宇航局指出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星际旅行和星际移民的设想令人热血沸腾却望尘莫及。今天,《星际迷航》中的曲速飞行器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研究和重视,并成为了实现星际航行的关键。任何一个《星际迷航》的狂热粉丝都会告诉你,物理怪人季弗兰·寇克瑞恩在2063年发明了曲速引擎飞行器。制作这个飞行器着实不易,因为罪恶的时光旅行外星人想要阻止超光速推进系统的建  相似文献   

10.
正海王星和天王星对于大部分人都是比较陌生的,即便它们是太阳系内两个非常巨大的天体。这是因为从历史上只有一艘飞船从这两颗遥远行星附近飞过,我们对于它们的了解的确非常有限。但这种情况或许将在不久之后被改变:美国宇航局的一个小组正在评估探测计划的可行性,争取在将来发射新的探测器前往开展考察行动。如果能够成行将  相似文献   

11.
苏联放出的第一颗红色人造行星,开辟了星际航行的道路,人类即将达到离开大地的理想。全世界人民为这个伟大的胜利而欢呼。东风再一次决定性地压倒西风,人力再一次决定性地战胜自然。星际航行的即将实现,不只引起了一系列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同时也必然引起若干哲学问题。由于高速度火箭技术的发展,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关于时间和空间测量尺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现象将越来越显出重要性,不能存在与运动无关的时间和空间,不能存在与时间无关的空间或与空间无关的时间,时空四元体将更显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爱尔 《科学大观园》2012,(15):62-64
不需虫洞不需反物质引擎,利用最新科技,人类有生之年进行星际旅行不是梦——据美国最新一期《天文学》杂志报道,人类进行"星际旅行"迄今仍然只是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多年来,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利用虫洞、反物质动力引擎、"亚光速飞船"等未来科技进行星际旅行的可能性,但很少有人相信在未来50年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11,(17):32-33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旅行者1号"飞船在经过长达33年的长途跋涉后,目前已经接近太阳系边缘。33年来,肩负着人类探索更远宇宙使命的"旅行者1号"飞船为人类传回了大量的重要探测成果和无数美丽壮观的精彩太空图片。这些成果和图片见证了"旅行者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大学由学生组成的一个科研组公布了一项大胆的创新计划,准备成为有史以来把飞船送上月球的第四批人。宾州州立大学的这些学生表示,他们的项目会更加出色地将一艘能够随意起飞和着陆的飞船送上月球,从而使探测月球表面变得更容易。他们希望在2015年发射一艘商业飞船,但前提是他们必须能够筹  相似文献   

15.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火星竞赛,而且竞争的残酷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火星热。1965年首批火星近距离所摄的照片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水手4号”宇宙飞船在从火星身边飞过时拍摄的。由这个行星探测飞船所拍摄的22组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同年,苏联虽错过了向火星发射宇宙飞船的最佳时机,但最终还是将飞船送上了天。苏联的宇宙飞船好不容易飞越了月球,并进行了近距离拍照。1969年美国发射了人类首次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的“水手6号”和“水手7号”探测器。这两艘探测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视野号探测器夜以继日朝着太阳系的边缘飞行,冥王星在探测器的视野中正在变得越拉越大,越来越清晰.这艘美国宇航局的飞船目前距离这颗“前大行星”已经不足4000万千米,到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飞越冥王星的探测器.不过,新视野号探测器上搭载的“远距勘测成像仪”(LORRI)设备已经拍摄了最新的冥王星图像,可以看出冥王星地表存在的地区差异性,有些区域更加明亮,另外一些区域则显得暗淡.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空间部门官员们正寻求一项方案,以便能在小行星接近地球时改变其运行轨道。这一想法是寄予美国和欧洲正计划共同实施的一个名为"AIDA"的项目,即"小行星撞击和偏离评估"。其核心理念是发射两艘小型飞船去拦截一颗65803号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Didymos",该小行星自身还拥有一颗小卫星,两者相互绕转。这颗小行星预计将在2022年掠过地球附近。因而其中一艘重大约300公斤的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飞船将负责撞击这颗小行星的小卫星。这艘飞船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  相似文献   

18.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飞船经过漫长的旅行,已飞出了太阳系的激波边界,即将成为第一个进入太阳系外空间的人造航天器。在近28年的飞行后,“旅行者”1号目前距太阳近140亿千米。它所在的区域里,太阳的影响已急剧减弱,带电荷的太阳风急剧减速后已变成了稀薄的恒星间气体,这里被称为太阳风鞘。“旅行者”项目科学家爱德华·斯通形象地比喻说,这艘飞船如今已进入“长跑最后一圈”,它正在探测太阳系最外层的边界。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寒冷空间,“旅行者”依靠它装备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组驱动。  相似文献   

19.
科技快讯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国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飞行器,打算让它们进行为期4年的飞行。现在,这两艘飞船不仅迎来了第25个生日,而且已经飞到了已知的太阳系行星的外面,成为目前飞得最远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展一项名为"百年星舰"的宇宙探索计划,希望在百年内能够让人类冲出太阳系,抵达其他遥远的星球。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是火星,或是火星的两个卫星。不过,由于目标遥远和资金所限,这项计划存在致命缺点——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宇航员几乎不可能返回地球。建人类星际殖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