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了解东滩矿3煤开采顶板的突水水量大小,采用了先将非稳定流化为稳定流计算出稳定涌水量,再根据突水点最大突水量与稳定涌水量的倍数关系,将稳定涌水量通过比拟方法换算为最大突水量的近似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预测模型的检验结果,并对矿区3煤顶板预测突水点进行了水量预测。  相似文献   

2.
含煤地层中断层突水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煤地层中断层的突水是矿井的主要水害问题之一.对断层的地质、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断层的详细结构,断层落差与断层宽度的关系,断层的导水性能及最大突水量与稳定水量的关系,结合国内已有的断层带试验资料,探讨了断层的突水机理.含水层的高压水克服岩层结构面的阻力,以突然方式涌入井巷的现象是含水层水压、矿山压力、隔水层和断层诸因素相互作用,破坏其平衡的结果,研究断层的突水机理是为了预测和预防突水灾害.突水机理用突水系数来表述,文中对断层的突水系数作了研究,提出取正常岩体强度的1/2,并在本矿区进行了应用,也可以为其他相似水文地质条件的矿井作为参考.对断层突水机理的研究还可以扩展应用到防水煤柱的留设及最大可能突水量预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象山煤矿奥陶系石灰岩突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象山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奥陶系石灰岩引起的矿井突水主要集中在上马家沟组2段和3段,突水时水量由小变大,突水点分布于井田边浅部地层倾角由陡变缓的转折带上,突水与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引发突水的断层及裂隙走向多为NNE,倾向SEE.  相似文献   

4.
韩银行  袁会  肖新成 《科技信息》2009,(19):366-367,28
结合赵家寨煤矿建设期间的防治水实践,阐述了预测预报、超前物探、富水区底板超前预注浆、帷幕注浆、营造止浆(层)墙处理突水点等综合防治水技术在赵家寨煤矿建设中的应用,以期对类似矿井防治水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粒子反向示踪理论,根据安徽铜陵新桥硫铁矿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利用抽压水试验得出的渗流系数、给水度等岩性特征,针对突水水源识别问题,建立Modpath的矿井突水可视化模型,并以时步分段量化研究水源渗透规律,分析了矿井突水的水源来向、侵害范围、影响程度等特征元素。研究结果验证了突水点上层含水层的岩溶裂隙带和断裂带对突水点的重要补给关系,并且有较强的直观判别能力;模型可以清晰判别分析矿井突水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客观存在的污染程度、水质类别等模糊概念和模糊现象得以定量化的分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综合对焦作矿区矿井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判结果与焦作矿区的实际监测数据吻合,模型选用合理,结果准确科学,评价方法可行。为矿井水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并可据此进行超标污染水质针对性的专项治理。  相似文献   

7.
以焦作九里山矿为例,介绍了突出煤层炮采放顶煤的工艺,工作面的瓦斯治理技术,工作面的煤层底板注浆改造加固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此种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和煤层底板突水灾害问题,改善了生产环境。通过对焦作矿区高瓦斯多水害防治技术研究,找出适合该条件下的炮采放顶煤模式的采煤方法。为焦作矿区及华北型煤田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够准确并快速地判别煤矿突水水源位置,采用基于水化学特征的判别分析法,对矿井突水水源进行综合评判。即利用突水点的水化学分析指标离子的检测值与以往收集的各个主要含水层的水化学指标离子本底值,通过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各含水层的判别模型,再将突水点的水样离子浓度带入判别模型,判定突水水源。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判别突水水源,,判别精度较高、方法简单易操作、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南湖矿区七号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本区地层可划分为一个隔水层和三个含水层;首采区瞬变电磁勘探划分出顶板相对富水区,结合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使用"三图-双预测法"对矿井3煤顶板突水危险性分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矿井西北部顶板发生突水的危险性大;中部及北部大部分区域发生突水的危险性较大;东部和西南部为相对安全区,并根据此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怀福 《科技资讯》2009,(30):115-115
宁煤集团银北矿区的多数矿井都属于高瓦斯或双突矿井,煤层瓦斯治理成了矿井的重中之重,做好突出煤层的预测预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突出煤层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矿井涌水量的数学模型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增长曲线数学模型模拟矿井涌水量的变化规律,解决了矿井涌水量的模型描述及矿井最大涌水量的预测,为矿井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给出了各种模型的建立,转换关系,估计方法及实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巷道瓦斯涌出量的灰色模型,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预报。采用残差识别方法修正GM(1,1)模型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预测精度更高。利用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对某矿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煤矿瓦斯涌出量灰色预测模型,并对矿井瓦斯涌出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煤层底板突水预报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肥城煤矿区煤层底板突水预报中 ,并且开发研制成突水预报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过程体现在它的训练学习中 ,它具有知识的自动获取功能 ,对突水预报问题可适性强 ,效果良好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矿井水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矿井废水水量大,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运用GIS技术,建立水资源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以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采用系统工程、运筹学以及软件工程学的方法论,使得水质监测、评价、预测和管理决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发展,GI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并对化处矿1273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了实例预测。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矿井自然发火及其预测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传统的预测方法存在的缺陷。应用神经网络建立了时间序列的自然发火预测模型,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必须事先构建函数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自然发火预测的精度。实际应用表明该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城门山铜矿地下水数学模型和疏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门山铜矿是一个大型的铜矿,矿体埋藏在江西省九江市的赛湖的湖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该矿床从50年代发现以来直到现在尚未开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湖水能否倒灌,地下水能否疏干?没有查清.本文建立了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水流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各种充水来源所占的份额,分析了产生湖底圳陷和湖水倒灌的呵能性及其对露天采矿场疏干的影响.论证了城门山铜矿“水可治,矿可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现场调研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灰色系统理论对马鞍山矿巷道变形数据进行多种生成处理后建立了灰色微分方程预测模型(GM(1,1)模型)并据此对-170m水平以下的巷道进行变形预测。通过预测分析作出了170m水平以下巷遗支护形式、施工工艺改革势在必行的结论。为该矿的开拓延深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表4,参2。  相似文献   

19.
王海平 《科技资讯》2012,(12):113-114
团柏煤矿受到顶板K2含水层和底板O2奥灰岩溶水的影响,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威胁。论文分析了底板奥灰水赋存规律,建立了底板含水层突水涌水量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团柏煤矿底板奥灰水突水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对矿井开采设计与矿井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