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论流动人口的经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流动人口能有助于优化我国生产要素的地域和空间分布,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推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二是流动人口在城镇空间的集聚对城镇造成了震荡和冲击,诱发城镇经济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冲击和震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或正在演化为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三是流动人口的聚集有助于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曹志杰  蒋丽萍  周可心  吴静 《河南科学》2023,(10):1488-1497
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数理公式推演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省际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识别出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表明:((1)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增加,但空间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整体呈现“中间低、两端高”的分布;(2)流动人口对于流入地和流出地经济发展存在规模和结构效应,改变地区人口数量、影响地区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3)流入人口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而流出人口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影响,流出人口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负面影响大于发达地区.因此,发达地区应助推人口回流趋势,转移中低端产业和低技能劳动力,疏解人口过密压力,实现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的转型升级;欠发达地区应把握人口回流和产业转移的机会窗口,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人才进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将陕西省流动人口分为省内流动人口和省外流入人口,综合运用Lorenz曲线与基尼系数、模比系数、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比分析2种形式流动人口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外流入人口较省内流动人口的集聚性强,且县域集聚特征明显;在人口流动率-流动人口质量上,陕北、关中和陕南分别呈现高—高、中—高、低—低特征;省内流动人口较省外流入人口行为选择更理性,高质量人口的流动行为尚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上海流动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经济发展极为迅速,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吸引了周边及内地众多的人口源源不断流入上海,流动人口问题已成为上海经济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上海的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然而现行的管理措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对城市生态场势与现行户籍制度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对不同教育程度、从事不同行业的人员实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并尝试从观念、管理制度(留居证制度)、居住、劳务市场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对上海流动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万木 《科技信息》2011,(14):119-119,121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得到迅捷发展,从而导致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并对乌鲁木齐市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在分析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流动人口对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的影响并且提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我国流动人口的因素进行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用于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通过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全国31个省(市、区)流动人口与全省(市、区)GDP等11项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全省(市、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等3项指标因子无显著关系,同时提取两个主成分代表所有的变量,得到流动人口与各变量之间的回归方程。此外,结合制度、信息、宗教文化对流动人口的影响进行简要定性分析,认为政府不仅要发展经济也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信息可获得性等方面的政策,从而更好地管理流动人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人口流动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是中的产物。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时城市化的核心所在。流动人口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大量劳动力从农村流入沿海地区和城镇地区,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东了新的契机。但是这部分流动人口的现状很不稳定,大多游走在域市和农村的边缘,当前亟需加强对这部分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有效发挥流动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是目前各大城市管理者以及学者进行调查研究的重点与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中国女性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其在城市面临的生存发展问题也逐渐突出,尤其表现在住房和工作环境方面。本文主要从实证角度出发分析女性流动人口住房、人际交往环境和工作环境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得知女性流动人口住房、人际交往、工作环境现状这三大因素对其在城市生存和发展有着众多不利影响。笔者提出相应建议。希望能促进女性流动人口生存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在城市建设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农民工迫切地要求融入城市,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救助,改革和完善流动人口救助的管理体制,来保障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群体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浅析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斌 《科技资讯》2007,(13):171-171
本文从经济、社会、文化三方面分析阐述了城市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正负面影响,并且分析了对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的现状及其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区县单元流动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探究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与其城镇化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如下。1)全国各区县平均近程流动比重最大,中程次之,远程最小。各地区流动人口迁移距离特征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以近程流动为主,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内蒙古边境地区以中程流动为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西北地区以远程流动为主。2)近程、中程、远程人口流动对城镇化影响不同,且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近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高度负相关区域多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和省界地区;中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高度正相关地区主要位于中国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区以及东南丘陵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或省界地区,其他地区远程流动比重与城镇化水平正相关。3)近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吻合,中程流动比重高–低集聚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存在"中心–外围"结构,远程流动比重高值区与其城镇化影响高值区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徐州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点,概括了流动人口所具有的几个特征,指出流动人口既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发挥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太原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分析了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流动人口为社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将长期存在于中国社会。他们在流入地如何生活,如何与城市进行融合,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体育在帮助流动人口与城市相融,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着力于对厦门市流动人口体育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对厦门市流动人口的体育参与作出正确引导和激发,为解决厦门市流动人口在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意见,为流动人口的治理提出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流动人口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因此,如何调整人口流动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的作用,已成为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全面进行杭州市流动人口现状调查,对人口流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口迁移流动是一种引致性变化,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导致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五个民族自治区流动人口的规模、受教育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研究流动人口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结论显示,新疆、西藏的流动人口中自治区外迁入比重与自治区内迁入基本持平接近50%,而宁夏流动人口自治区内占比71%、内蒙古、广西流动人口自治区内占比则高达86%.就受教育程度而言,各自治区初中毕业流动人口的占比最高,均在30%以上,而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流动人口占比平均达64%.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民族自治区流动人口与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民族地区区域内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间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迁移流动人口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迁移流动人口在空间上表现出了不同特征,而山东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在人口的迁移流动上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方式,本文主要以“五普”数据为资料对山东省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分布、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山东省人口迁移特征作了进一步的社会背景剖析.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我国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搜集了2000年到2010年相关的文献并从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建议和对策研究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导致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并对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1990年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数量为156465人,1998年达251458人,1999年达到264850人,到2000年达到295301人。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为100:16。笔在分析乌鲁木齐市流动人口的现状和特点、在乌鲁木齐市范围内大量流动人口生产的原因、流动人口对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且提出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转型期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妥善解决与否,不但会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有效保障,而且还会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业失败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失学失业危及社会稳定;三是心理失衡滋生对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