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立众 《甘肃科技》2010,26(1):25-26
以太网应用于工业网络控制系统是控制网络的发展方向。由于它采用CSMA/CD媒体访问机理,对工业过程中的时间要求严格的控制过程会产生响应上的时间不确定性。在工业网络中采用交换式以太网和全双工以太网的方法来消除传统以太网中存在的网络操作的不确定性。就此对目前采用的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和全双工以太网技术做了合理的分析,并给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业以太网是将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控制和管理的局域网技术。本文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技术原理,并结合本笔者所在企业,从网络设计、传输架构、井上井下网络布置等方面阐述了工业以太网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存储区域网(SAN)采用光纤通道协议,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的网络存储技术方案.随着千兆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不断成熟,研究基于以太网的低成本网络存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基于以太网TCP/IP的网络存储协议中,iSCSI最有可能代替光纤通道协议工作,但它存在协议层次多、协议处理开销大、通信效率低的缺点.而HyperSCSI是一种直接建立在以太网协议基础上的网络存储协议,具有协议层次少、通信效率高的优点.文中首先介绍了该协议的实现机制和性能分析结果,然后在以PC机构建的网络存储系统中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协议适合于建立中小规模的基于廉价以太网技术的网络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平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传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时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平台.该仿真平台用两台计算机分别仿真实际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这两台计算机通过实际网络相连.其中控制器和被控对象通过Matlab仿真实现,两者的数据通信通过高级程序语言VB完成,VB与Matlab的数据交互通过ActiveX自动化技术解决.根据网络中央节点设备的不同,可以分别在真实的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环境下,仿真不同网络负载时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实验证明了该平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段涛 《科技信息》2013,(25):76-76,118
目前,千兆以太网已经发展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千兆以太网已经发展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大到成千上万人的大型企业,小到几十人的中小型企业,在建设企业局域网时都会把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首选的高速网络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甚至正在取代ATM技术,成为城域网建设的主力军。大型企业,小到几十人的中小型企业,在建设企业局域网时都会把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首选的高速网络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甚至正在取代ATM技术,成为城域网建设的主力军。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VITESSE公司VSC7390的千兆交换机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地铁通信网络传输速率较小,不能够适应视频监视和故障诊断等大容量信息的传输,而工业以太网在传输速率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建立工业以太网地铁通信网络的网络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不同链路速率下以太网延时、端到端丢包率和误码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工业以太网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以太网网络在工业企业自动化生产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及作者对此网络技术在使用中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高速以太网技术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以太网技术以其速度快、带宽高且兼容性好,比传统标准以太网更具有强大的功能,是目前计算机高速网络的一个新的领域.本文针对高速以太网技术的重要方面,着重讨论了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相互存在的技术特点,及10 GbE与弹性分组数据环(RPR)结合产生的10 G RPR技术,为高速以太网的组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技术自70年代初发展以来,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计算机及其应用正在向以网络为中心的时代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方面——以太网的发展。从技术上分析了快速以太网的原理、结构、协议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图书馆网络用户数爆炸性增长,对带宽的需求也在增加。文章简要阐述了传统以太网的局限性和新型以太网技术的特点,并结合福州大学图书馆多年的网络优化实践,对网络优化原则、策略、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将工业以太网和普通以太网进行了对比 ,分别说明了对目前工业控制中的几种工业控制网络的实现方式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工业控制的现场总线向工业以太网过渡的一种方式 ,介绍了这种方式的特点、适用情况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具有以太网接口的数据采集终端是以太网数据采集系统的前端设备。采用嵌入式网络单片机来设计以太网接入的数据采集终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易于实现的特点。主要介绍了以8bit嵌入式网络单片机SF0020为核心,配置512KBytes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通过与A/D转换芯片MAX1263和物理层收发器DM9161的连接,组成一款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终端。它具有250Ksps的最高转换速度,12bit的分辨率和4个输入通道,可以在该数据采集终端基础上,方便地进行网络仪器仪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数字电焊机网络控制系统.利用嵌入式网关结合单片机控制系统实现了数字电焊机的以太网接入,可以使作为现场生产单元的电焊机与目前基于以太网和TCP/IP协议的企业信息系统无缝集成.同时利用SQLSERVER构建了基于web数据库的网络电焊机管理系统.整个系统可以实现焊接规范参数数据库的维护、电焊机参数远程监控和焊接规范的远程设置与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李峻  司锡才 《应用科技》2001,28(7):17-19
首先提出了当今宽带接入网的各种接入技术、然后研究了在宽带公用网络的环境中应用以太网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了目前一些解决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公用网络环境的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  相似文献   

15.
NS2是目前学术界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仿真软件,也常被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在介绍NS2模拟网络运行的一般流程和一些常用的分析工具的基础上,描述了以太网MAC子层协议CSMA/CD的工作原理,实验模拟运行及对跟踪文件的分析说明了以太网的数据传送方式及性能影响因素,可以很好地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以太网协议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32位ARM处理器LPC2468和以太网控制器DM9000A的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设计方法.硬件方面主要涉及以太网网络接口电路的设计,软件方面主要涉及以太网控制芯片驱动程序和上层网路协议.该嵌入式系统网络接入方案具有硬件接口简单、外围器件少、价格低廉、开发周期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龚小琼 《科技信息》2008,(31):63-63
快速以太网是我们常说的百兆以太网,它在保持帧格式、MAC(介质存取控制)机制和MTU(最大传送单元)质量的前提下,其速率比10Base-T的以太网增加了10倍。千兆位以太网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它可以提供1Gbps的通信带宽,采用和传统10M、100M以太网同样的SMA/CD协议、帧格式和帧长,因此可以实现在原有低速以太网基础上平滑、连续性的网络升级。  相似文献   

18.
工业以太网中层次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现场总线中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层次拓扑结构的技术合理性,将现场总线复杂的网络参数抽象化,建立了一种层次拓扑网络模型.借助数学方法,从网络时延、传输速率、丢包率、突发情况处理等多种网络性能指标对层次拓扑结构和单总线结构的网络进行比较.论证了层次拓扑结构从本质上仍未解决的不确定性问题,对工业以太网网络性能进行了优化,并对层次拓扑网络和单总线网络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分析了它们各自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9.
张丽娟 《科技信息》2007,(13):80-10
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性能要求、网络结构和数据流状况,探讨了分层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方案选择和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给出了电压等级和复杂程度不同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具体方案,并在分析以太网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CSM A/CD)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通信本文在分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性能要求、网络结构和数据流的基础上,探讨了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方案选择和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给出了电压等级和复杂程度不同的变电站具体的通信网络方案,并在分析以太网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CSM A/CD)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嵌入式  相似文献   

20.
在工程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工业以太网逐渐显示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基本知识,进而讲解了工业以太网在工程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运用过程,包括设计工程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系统控制模式、设计PLC自动系统、设计工业以太网网络系统、设计系统组网方案,对工程流水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