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概述了人工嗅觉系统的研究历史与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人工嗅觉系统的基本原理,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嗅觉系统在卷烟内在质量评定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工嗅觉的呈香物质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人工嗅觉在物质识别中的应用,概述了使用模式识别辨别物质气味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人工嗅觉系统的硬件设计,算法和软件实现方法,最后使用本系统对不同香气物质进行了识别,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肉类快速检测的需求和人工嗅觉技术存在的检测范围窄、受环境温度影响大等缺陷,根据金属卟啉化合物与有机小分子气体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的原理,介绍了人工嗅觉可视化技术在肉类检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特性及气体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制作过程,然后对嗅觉可视化系统的组成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利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交叉敏特性,将气体传感器阵列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一个用于临场感机器人的人工嗅觉系统,用于气体的定性识别.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将被测气体的多维特征信息映射到一个二维平面上,从而实现了对被测气体的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半导体阵列人工嗅觉系统可以提高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用SOM神经网络构建人工嗅觉识别模型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人工嗅觉模拟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和模糊系统理论设计智能建筑火灾报警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人工嗅觉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研制了一种新型嗅觉可视化的检测系统.介绍了卟啉和疏水性pH指示剂这两种嗅觉可视化材料以及气体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制作.并详细阐述了嗅觉可视化系统的组成、检测步骤和数据处理.最后用所研制的嗅觉可视化系统对乙醇、甲醛、氨气、丙酮、乙酸5种常见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通过特征图像,人眼很容易就可以将5种化学物质区分开.用常规聚类分析表明,当取相似度为10时,可以将5种化学物质完全区分.  相似文献   

7.
嗅觉可视化技术及其对5种化学物质的区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人工嗅觉技术存在的一些缺陷,研制了一种新型嗅觉可视化的检测系统.介绍了卟啉和疏水性pH指示剂这两种嗅觉可视化材料以及气体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制作.并详细阐述了嗅觉可视化系统的组成、检测步骤和数据处理.最后用所研制的嗅觉可视化系统对乙醇、甲醛、氨气、丙酮、乙酸5种常见的化学物质进行了检测,通过特征图像,人眼很容易就可以将5种化学物质区分开.用常规聚类分析表明,当取相似度为10时,可以将5种化学物质完全区分.  相似文献   

8.
江苏大学承担的“农产品品质评判的智能嗅觉传感技术及其识别模型研究”日前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将智能嗅觉系统用于食品内在质量评定,这种技术应用在国内还很少.这是一种全新的分析、识别和检测食品质量的方法.它可以提升企业的质量检测体系,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有利于拓展和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人工智能嗅觉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用人工智能嗅觉系统对食品品质进行评判,不仅能够保证评判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电子鼻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鼻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模拟人工嗅觉的设备,由于其费用经济,检测速度快,可以客观、自动、无损的鉴定食品的风味物质,因此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综述了:①电子鼻的结构,重点介绍了电子鼻的样品处理系统和检测系统,分析了样品处理方法、原理及其需要优化的参数,同时对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类型、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②电子鼻在食品科学的几个方面如过程监控、真伪鉴别、货架期以及新鲜度等方面的应用.由此可以看出电子鼻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3块基石是大数据、高性能计算、深度学习算法,大数据被称为"算料",高性能计算被称为"算力",深度学习算法被称为"算法".人工智能主要的研究领域就是算料、算力和算法.算力基础设施作为处理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石,一直被各个国家给予高度重视.由于人工智能应用的飞速发展,适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不断诞生.对比了传统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算力系统,论述了人工智能算力系统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算力评估方法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技术和可视化编程技术的引进使得传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S)发展成为智能可视4ECRMS(IVCRMS),然而人工智能技术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处理,可视化编程技术却难以胜任这一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Matlab组件编程技术的实现方法,先将人工智能算法封装为COM组件,再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调用该组件。进而形成IVCRMS.通过一个客户价值细分的实例分析说明了IVCRMS设计和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工和自然光合成中的科学问题,概述了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以及CO2固定过程,并综述了光合膜蛋白、酶催化和全细胞耦合的自然-人工杂化光合体系的研究进展。提出通过自然与人工光合体系之耦合,认识和学习自然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的基础科学,从结构仿生与功能仿生工方面道法自然,发展高效的人工光合成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工和自然光合成中的科学问题,概述了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以及CO2固定过程,并综述了光合膜蛋白、酶催化和全细胞耦合的自然-人工杂化光合体系的研究进展。提出通过自然与人工光合体系之耦合,认识和学习自然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的基础科学,从结构仿生与功能仿生工方面道法自然,发展高效的人工光合成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已经为人类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经济效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涉及人类的经济利益、社会作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本文对人工智能及其在SEO技术中的应用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6.
Qian L  Winfree E  Bruck J 《Nature》2011,475(7356):368-372
The impressive capabilities of the mammalian brain--ranging from percep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emory formation to decision making and motor activity control--have inspired their re-creation in a wide ran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face recognition, anomaly detection, medical diagnosis and robotic vehicle control. Yet before neuron-based brains evolved, complex biomolecular circuits provided individual cells with the 'intelligent' behaviour required for survival. However, the study of how molecules can 'think' has not produced an equal variety of computational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chemical systems. Although biomolecular systems have been hypothesized to carry out neural-network-like computations in vivo and the synthesis of artificial chemical analogues has been proposed theoretically, experimental work has so far fallen short of fully implementing even a single neuron. Here, building on the richness of DNA computing and strand displacement circuitry, we show how molecular systems can exhibit autonomous brain-like behaviours. Using a simple DNA gate architecture that allows experimental scale-up of multilayer digital circuits, we systematically transform arbitrary linear threshold circuits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into DNA strand displacement cascades that function as small neural networks. Our approach even allows us to implement a Hopfield associative memory with four fully connected artificial neurons that, after training in silico, remembers four single-stranded DNA patterns and recalls the most similar one when presented with an incomplete patter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DNA strand displacement cascades could be used to endow autonomous chemical systems with the capability of recognizing patterns of molecular events, making decisions and responding to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赵斌 《河南科学》2008,26(4):451-453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型桥梁结构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作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核心,结构损伤识别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遗传优化和神经网络混合算法(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实现桥梁结构损伤的位置和程度的识别.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相比,该方法克服了其易于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对工程实例梁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构损伤状况识别,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以应用于类似结构损伤的识别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给出前人人工神经网络逼近性理论,得到用人工神经网络可逼近任意给定的连续函数,并通过计算机对一些非线性函数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给出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罗春晔 《广西科学》1995,2(3):12-15
以专家超文本为例介绍了与超文本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技术问题,并从面向用户的角度侧重讨论了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用户与计算机系统间的智能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非线性的时滞系统 ,采用一种将PID控制规律融进神经元网络的控制器 ,并应用基于最小二乘递推算法的最小方差预测值来克服时滞误差 .运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 ,确定了系统稳定时控制器权系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