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翟雯 《科技资讯》2009,(4):149-149
供水管网漏损是影响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指标,从几个方面论述供水企业如何运用合理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控制管网漏损,提高供水效率。  相似文献   

2.
赵明宪  饶碧玉  王静 《山东科学》2018,31(2):120-126
为了降低管网漏损水平,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云南省某城市典型供水片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集对分析漏损预测模型(SPA LF),从供水管网漏点数和漏点率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管材漏损的实际情况,预测未来不同管材的漏损趋势。该研究能够提高供水企业主动检漏水平与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管网漏损率与供水成本。  相似文献   

3.
研究首先通过对近十年中国城市供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十年中国城市供水管网长度、供水普及率和供水量在逐年上升,漏损率稍有降低,但仍居高不下。随后对漏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漏损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最后结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应用进展,采用DMA(district metering area)分区计量方法,在检漏控漏方面成效较好。可将DMA方法与供水管网模型相结合,并安装多个阀门调控管道压力的思路进行优化完善来提高控漏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供水管网,其运行状况的好坏与城市能否正常运转息息相关,但是受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响,管网漏损不可避免。因此,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与管理是供水部门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不仅是对水资源的保护,更是对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所以,为了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保障供水安全,应该从技术和管理两  相似文献   

5.
张丽 《科技资讯》2011,(28):114-11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供水漏失分析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减少城市供水漏失的技术手段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的成因,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二个方面探讨了减少城市供水漏失的技术对策,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影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主要因素以及减少供水管网出现漏损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有效的减少城市供水管网出现漏损事故。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管网不便监管、自控能力弱、漏损严重等问题,设计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为架构体系,OneNet设备云平台为数据处理平台,分析供水系统感知层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网络层的传输技术,研究应用层中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方法,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压力管理漏损控制技术.实例结果表明:将该系统运用于小型管网中,可有效地优选控制阀门,给出优化的阀门开启度,使管网压力分布趋于合理,从而降低管网漏损率.  相似文献   

8.
小议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诒秀 《科技资讯》2010,(23):42-43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在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供水管网是整个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管道、管件及其一些附属设施都有发生漏水的可能,引起管网漏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管材及配件质量;管道施工安装质量;管道老化腐蚀;外力破坏等几个方面。文章结合本人多年工程施工经验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分析了哈尔滨市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及原因,提出了合理的现代检漏技术和管网漏损防控措施,为我国供水管理部门改变以往被动、低效的漏损管理现状提供了切实可行,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吴勇 《安徽科技》1999,(10):41-42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很多方面。 城市供水管网在其运行过程中,由于一些无法预测和无法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会不可避免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造成部分自来水漏失。目前城市供水中的漏水现象十分严重,全国供水行业的漏水率平均已达10%以上(允许范围8%),有的城市甚至高达20%~30%,每年因给水管网漏损和爆管造成损失高达5亿元。  相似文献   

11.
用平板培养法及多管发酵法对延安市部分市售纯净水及泉水中的细菌及大肠菌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9个品牌中,桶装纯净水全部合格,瓶装纯净水全部合格,泉水中有一种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提供可靠工艺参数,以白石水库水源水为研究对象,在水质监测基础上,对白石水库水质进行分析,并针对水源水质特点,进行了高锰酸钾与沸石联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白石水库各监测点位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指标不同程度超标,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PAC+PAM混凝和沸石吸附联用能有效去除水中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使处理后三种水质指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3.
Titus TN 《Nature》2004,428(6983):610-611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纯硬件电路实现了水塔水位的自动控制,设计出一种低成本、高实用价值的水塔水位控制器.该系统具有水源检测、电机故障检测、报警等功能.采用独立的电路实现超高、低警戒水位报警,超高警戒水位处理,并配有手动控制电机电路.  相似文献   

15.
磁化水在煤层注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冲击矿压等灾害,预防自然发火等,探讨了磁化水的性质、磁场作用机理及磁技术在煤层注水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在合适的磁场作用下水的表面张力才能降低到最小;磁处理后,可以明显减少水中某些元素,这对于减少矿井水对管道的腐蚀具有重要意义:磁化水能够增加煤岩体的饱和吸水量,增加水在煤岩介质中的渗透性。磁场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可以使水分子缔合体分解成为单分子水或较小的缔合水分子,使水分子键长、键角加大,使水的活性增加、黏性降低。磁化水在煤层注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焦化废水制备的煤泥水煤浆的成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焦化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难以处理的现状,利用蒸氨废水和煤泥制备水煤浆,并与自来水、不同处理阶段的焦化废水制备的煤泥浆进行对比,分析煤泥水煤浆的成浆性。结果表明:蒸氨废水与煤泥制备的水煤浆的稳定性、流变性、发热量均优于自来水,且前者添加剂用量比后者减少0.4个百分点;焦化废水中酚类物质和氨氮对煤泥的成浆性有一定的分散稳定作用;添加剂用量一定时,厌氧池出口水样与煤泥制备的浆体的流变性最优。该研究为焦化废水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特高含水期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试验和矿场实践表明,现有水驱特征曲线在特高含水期适用性差,出现偏离直线段上翘的现象,影响水驱开发动态的准确预测。为此,提出适用于特高含水期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首先提出适用性较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关系表征方程,得到可以充分考虑开发后期上翘现象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指出原有水驱特征曲线是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在含水率较低时的一个特例,并提出通过公式转化和线性试差的方法求解新型水驱特征曲线方程中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在特高含水期预测开发动态比传统的水驱特征曲线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影响输配水系统水质脆弱性的因素,并分别对余氯、水龄计算模型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区域给水管网的水质脆弱性评估模型,以华北某高新区输配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际管网的脆弱性评估,为帮助供水企业决策系统中的水质高风险区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标准冷却塔在停机时,冷却水从溢流孔流走;启动时发生亏水现象。采用增加补水箱或者加高接水盘的方法,可以解决冷却塔溢水和启动亏水现象。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水仓水位的灰色动态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煤矿井下可靠、节能自动排水的需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时段井下涌水量的差异引起水位不同变化,基于灰色理论的分析和几种灰色预测模型的比较,提出了煤矿井底水仓水位的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采用新信息模型作为煤矿井底水仓水位动态预测的渐进模型,并采用实测的实验数据加以验证,证明具有良好的符合度。为科学、合理的确定排水时段及水泵启停控制策略、数字化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