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悬钩子属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4种江西新记录的悬钩子属植物:曲萼悬钩子(Rubus refractus Levl.)、长序莓(R.chiliadenus Focke)、饶平悬钩子(R.raopingensis Yu et Li)、蒲桃叶悬钩子(R.jambosoides Hance)。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探讨了云南省悬钩子属(Rubus L.)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本属植物物种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偏峰分布格局,峰值出现在海拔2 000m左右;在纬度梯度上,从南到北,悬钩子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单调递增趋势;在经度梯度上,由西到东,悬钩子属植物的多样性呈递减趋势。总体上,研究区域内悬钩子属植物的分布集中在高纬度、中海拔的滇西北地区,滇西北地区可能是悬钩子属植物在云南的分布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粤东地区野生悬钩子植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 ,对粤东地区悬钩子植物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粤东地区野生分布的悬钩子属植物计有 1 9种 ,1变种 ,其中饶平悬钩子 (RubusraopingensisYuetLu)为粤东特有种 .文中编制了粤东悬钩子植物检索表 ,并就本地区悬钩子植物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区悬钩子属种质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悬钩子属物种在大别山区分布较为广泛,极有开发价值,本文旨在查清大别山区悬钩子属资源种类、分布规律、生态习性及蕴藏量等,并分析了其果实和植株的营养、化学成分、提出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较全面的掌握贵州悬钩子属的资源现状,我们于2012-2013年在全省范围内对贵州悬钩子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成功引种了15种悬钩子。  相似文献   

6.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悬钩子属植物有抗癌抗肿瘤、保护神经、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对悬钩子属中不同植物的药理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为其开发利用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悬钩子木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Fenton反应测定了悬钩子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悬钩子木中黄酮类化合物平均含量为23.66mg/g,样品回收率为90%~94%.悬钩子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液对羟基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作用随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增高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悬钩子木药效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作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起源中心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类型.通过介绍我国秦岭地 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特点,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甘肃东南部植物分布新纪录4种,即五叶鸡爪茶(Rubus playfairianus Hemsl.ex Focke)、三裂飞蛾槭(Acer oblongum var.trilobum Henry)、西南假毛蕨(Pseudocyclosorus esquirolii(Christ)Ching)和华中铁角蕨(Asplenium sarelii Hook.),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蒙药材悬钩子木的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悬钩子木生药鉴定体系.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一般理化鉴别法及紫外光谱线组法.结果:积累了悬钩子木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一般理化反应及紫外光谱线组的特征和数据.结论:本实验的方法可作为悬钩子木的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叶悬钩子乙醇提取物对大鼠酒精性肝炎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天上午8:00灌胃1次,正常组大鼠灌胃给蒸馏水,其余5组大鼠灌胃给白酒,连续灌胃28 d,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炎模型;第15天开始,每天上午9:00各组大鼠均以相应药物灌胃1次,连续灌胃14 d;第28天末次灌胃后,取血、取肝脏,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PT)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肝脏指数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三叶悬钩子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肝炎大鼠GPT、GOT活性和MDA含量,能显著提高肝炎大鼠SOD活性;能显著降低肝炎大鼠肝脏指数;能显著减轻肝炎大鼠肝组织水肿和脂肪变性。结论:三叶悬钩子对大鼠酒精性肝炎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报道广西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7种3变种,分别为短蕊青藤Illigera brevistaminata、狭叶缝线海桐Pittosporum perryanum var.linearifolium、光果悬钩子Rubus glabricarpus、显脉红花荷Rhodoleia henryi、细梗勾儿茶Berchemia longipedicellata、三花越橘Vaccinium triflorum、大桥蛇根草Ophiorrhiza filibracteolata、狭叶球核荚蒾Viburnum propinquum var.mairei、楔叶红茎黄芩Scutellaria yunnanensis var.cuneata、双点毛兰Eria bipunctata。本文列出了各个种的标本引证及其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3.
正说起刺果,吃过的人忍不住流口水,这是大众化的野生水果。刺果,顾名思义,就是茎或叶柄上有刺的植物所结的果实。这些带刺的植物分布广泛,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悬钩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我国约有150种,下文介绍的5种都生长在西南地区。常见的红泡刺藤红泡刺藤为灌木,高1~2.5米。其叶很"善变",不同枝条上的小叶数目、形状、叶缘等均有差异。如,小叶通常是7~9枚,可花枝上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鞘蛾科线鞘蛾组(Coleophoraamellivoragroup)分布于中国的4个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1个中国新记录种:齿线鞘蛾(新种)Coleophoraapicidentatasp.nov.分布新疆(乌鲁木齐);长刺线鞘蛾(新种)Coleophoralongispinasp.nov.分布内蒙古(锡林浩特);弯茎线鞘蛾ColeophorapandionellaBaldizzone新记录于内蒙古(锡林浩特、赤峰)和黑龙江(黑河),国外分布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云南线鞘蛾ColeophorayunnanicaBaldizzone分布于云南(丽江).文中提供了线鞘蛾组中国已知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东北部两栖爬行动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了云南东北部两栖爬行动物组成,垂直分布,与邻近地区的相似性.提出我国两栖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华中区与西南区在该地的界线应以乌蒙山分水岭为界.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形态学研究和标本考证,对入侵杂草牛膝菊属(Galinsoga Ruiz & Pavón)进行了分类和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牛膝菊属植物包括牛膝菊(G. parviflora Cav.)和粗毛牛膝菊(G. quadriradiata Ruiz & Pavón)2种,入侵性均较强.2)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具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前者茎几无毛或仅在上部被少量短毛;边花的舌瓣小,全缘或2裂或3裂,冠毛无或明显短于花冠管.而后者茎被柔毛或密被长柔毛;边花舌瓣大,3裂,冠毛与花冠管近等长.3)牛膝菊和粗毛牛膝菊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入侵,且二者分布区大部分重叠:牛膝菊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西南、东北和华北东部地区;粗毛牛膝菊在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南部和东北南部地区均有分布,分布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载云南产鳞毛蕨属边果鳞毛蕨组6种植物。文中列有检索表及每种的文献引证、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8.
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的分布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国内各相关标本馆 (室 )标本的查阅及实地调查 ,确定独叶草呈岛屿状分布于云南的德钦、川西北—甘南及秦岭中部的太白山周围 3个地区 ;独叶草的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于旅游开发 ;在调查中未发现独叶草的实生苗。因此 ,认为独叶草可能是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植物  相似文献   

19.
云南玉溪产迷迭香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玉溪产迷迭香茎、叶中的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采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共鉴定25个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0.
华中五味子根、茎次生木质部的比较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华中五味子根、茎次生木质部的观察表明,其根、茎次生木质部的解剖特征基本相同:散孔材;导管分子相对较长,其末端略倾斜,单穿孔;侧壁纹孔类型为梯状具缘纹孔和单纹孔,梯状、对列或互列;仅具纤维管胞,无韧型纤维;木薄壁组织离管型和傍管型;木射线均存在异形Ⅱ型.华中五味子次生木质部既表现出明显的原始特征,如散孔材,导管分子相对较长,单孔率高,梯状具缘纹孔,仅具纤维管胞,无韧型纤维,木射线为异形Ⅱ型;同时又表现出一些较为进化的特征,如导管分子以单穿孔为主,端壁倾斜度较小,单纹孔,木薄壁组织傍管型,说明五味子科是最原始类群中进化程度较高的类群.与根相比,华中五味子茎的次生木质部导管短宽,导管分布频率大,单孔率高,纤维短而窄,射线短而窄.茎次生木质部的这种“小型化”与其特定的功能和生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