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早结束给后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遗留问题。如何认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关系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问题引入深思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把不变与变很好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社会总是在变与不变的统一中前进的。既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又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的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过程中,之所以要把变与不变统一起来,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相比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状态。资产阶级自由化改革观的错误,从认识论上讲,就是看不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历史与理论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19世纪80年代初马克思提出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列宁进一步指出,一切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把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真正解决了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设想。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反对"失败论",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又要防止"速胜论"对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述 ,既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基本原则即公有制观点 ,又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和发展。第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 ,反映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 19世纪中期 ,通过他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揭示 ,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他在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 ,对未来社会——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和发展方向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反对“失败论”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又要防止“速胜论”对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失,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诸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明确地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必然被与社会化的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即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所代替,在这基础上,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必然被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相适应所代替,资本家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必然被个人消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现实客观基础。尤其是目前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和制约、资本主义弊端的全球扩张及其对人类发展构成的危害,正在使社会主义的价值凸显出来。人类社会的现实表明,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同全球化是不相容的,作为资本主义矛盾产物和资本主义替代物的社会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实践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可以从多维度、多层面来考察 ,总体上看是双向互动关系。研究这一互动过程及其历史实证会给人以理性的思索及有益的启示。本文主要从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实证中探讨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双向互动关系及其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必须深入廓清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历史起点、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时代方位是三个最重要的维度。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继续深入,我们对这条道路的理论认识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前提和关键。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现实、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先进的社会主义与落实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出符合实际的评判。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吗?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吗?对于这些基本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年代里,人们是明确无疑的。然而,十年大动乱,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搞乱了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现  相似文献   

14.
生态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导致生态危机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必然联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重新建构未来社会,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启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上,他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唯物史观理论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规律的揭示,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宣告了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已。剩余价值这一伟大的发现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奥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两大发现正式宣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则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道路以及人类所要实现的社会目标。科学社会主义依然处于不断的"发展"中,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人在理论上并不怎么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你讲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他找不出论据进行反驳.但联系到实际问题时,他们又常常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提出这样那样的怀疑.这些问题常见的主要是: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民主,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当前有些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怀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来说去主要是在这三个问题上没有走出误区.因此,为了提高社会主义教育的效果,有必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科学比较中,着重澄清在这几个具体问题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因素的积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代并存的最主要的两种价值观,社会主义理论在引领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一直深深影响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随着国际社会动荡,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资本主义价值观对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也在不断自我扬弃,社会主义因素正在世界范围内积累,我们必须借此对青少年加强思想教育,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9.
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尤其是探索诸如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一直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关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列宁后期思想的发展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建设这条主线。早在1918年春天,列宁就意识到他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论述的巴黎公社分配原则在俄国这样“最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行不通的,多次提出“我们应该研究走向社会主义这极端困难的新道路的特点”,以便帮助工人阶级找到通往社会主义的最可靠的途径。重温列宁论述,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实践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已经成为现实。那么,经济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它和社会主义制度应当建立在生产力相当发展基础上的原理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众所周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正是从这个原理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在一些早期著作中曾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英、法这些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这是他们根据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的历史阶段,只有英、法这些国家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基本条件所作的设想。然而,就在当时,他们也并不否认在那些工业不发达、经济落后、小农占优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