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O_2在钒催化剂上的氧化反应机理,至今仍未有定论。为了应用,各作者提出适应不同钒催化剂的动力学模型。数年来,我们用云南硅藻土作载体研制钒催化剂,为对其催化反应特征有所了解,采用Yang—Hougen方法,推导出四个机理模型的13个反应动力学方程,作为与实验数据拟合的竞争模型,以建立所研制的钒催化剂的动力学方程,供工艺条件选择和反应器设计参考,本文仅报道模型方程的推导,后文再报道识别结果,以求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道采用负载铜硅藻土作为精制四氯化钛除钒材料的研究结果。负载铜硅藻土除钒材料与工业现行的铜丝球除钒材料比较,前者具有较好的除钒性能。此方法可以较大地减少铜耗。负载铜硅藻土在除钒处理后,可以再生,或作为有机催化氧化反应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氧化铝、硅藻土为载体,以氧化镍或甲酸镍为活性组分前体,采用沉淀法,以不同工艺制备了负载型镍催化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前体、抗皂化助剂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抗皂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氧化镍为活性组分前体要优于甲酸镍。加入一定量的抗皂化组分。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抗皂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载体、分散剂、沉淀剂及其添加方式、活性组分前体和预还原等因素对油脂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比较了进口催化剂和各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筛选出高活性非选择性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硅藻土和Al2O3为载体,氧化镍为前体,Na2CO3和Na2SiO3为沉淀剂,采用把镍盐加入到沉淀剂中的中和方法,经预还原后用硬化油保护,制得的催化剂活性好于进口催化剂,加入一定量的碱性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皂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硫酸和盐酸处理杭锦2#土制备活性白土,以其为载体制备SO42-/杭锦2#土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不同酸处理载体对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BET、XRDI、R和TG-DTA表征.结果表明,硫酸处理载体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高于盐酸处理所得的催化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酸处理对杭锦2#土的结构影响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6.
以工业V2O5晶体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得V2O5溶胶和凝胶,并以此胶体为活性组分,经过酸洗法精制硅藻土、优化催化剂配方和制备工艺,采用混碾法制得一种新型V2O5催化剂.分析硅藻土物化性能,用SEM表征硅藻土及催化剂的显微结构,测试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氧化SO2时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经过酸洗法处理所制得的精制硅藻土其物化性质和结构能满足催化剂载体要求,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V2O5颗粒尺寸大小约100 nm左右,而且均匀分布于载体上,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活性分别达到61 N.cm-1和87.3%.  相似文献   

7.
以三种不同的TiO_2载体负载钒氧物种制得钒基催化剂,用于甲醇氧化制二甲氧基甲烷(DMM),所得催化剂经XRD、UV-vis、H_2-TPR、NH_3-TPD、XPS等分析手段表征.结果表明,TiO_2载体影响催化剂表面酸性质、钒氧物种的分散状态和氧化还原性能.数据显示:以自制的纳米锐钛矿TiO_2为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适宜的氧化性和酸性,在反应温度190℃时,甲醇的转化率为67.0%,DMM的选择性高达73.0%.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云南寻甸硅藻土的物化特性进行初步考察。云南寻甸硅藻土(原土)含二氧化硅(SiO_2)在60%以下,且含有大量有机质。但经煅烧、精制后,SiO_2含量可提高到89%以上,其比表面,热稳定性、磁学性质等与山东土相比,接近或优于山东土,有希望作为催化剂载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醇溶液浸渍法制备了介孔SBA-15、介孔MCM-41及无定形SiO2三种不同氧化硅载体担载的系列钒氧化物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SBA-15为载体的钒氧化物催化剂具有优良的丙烷氧化脱氢反应性能.BET、SEM/TEM、UV-Vis DRS,TPR,UV Raman和程序升温吡啶-FTIR结果表明:介孔SBA-15载体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对钒氧物种较高的分散能力以及催化剂表面仅存在少量的弱酸性位等特点有利于丙烷的活化及产物丙烯的脱附,使得催化剂在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显示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制备固体磷酸催化剂,以汽油氧化脱硫反应为催化模型,研究了焙烧温度、浸渍时间及载体对所制备的固体磷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磷酸催化剂在汽油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与焙烧温度有关;活性炭磷酸催化剂在汽油氧化脱硫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酸量为5.613 mmol/g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