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降低饮用水中残余铝浓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混凝实验及过滤实验研究,分析了混凝条件如快速搅拌强度、慢速搅拌强度,pH,温度等对饮用水中残余铝含量的影响;研究了滤柱滤层厚度对饮用水中残余铝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剂投加量一定时,通过控制混凝条件及合适的滤层厚度能够降低饮用水中残余铝含量。  相似文献   

2.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去除低浊水源水中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无机铝盐絮凝剂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时残余铝过高的问题,采用中试装置,应用复合型生物絮凝荆(CBF)处理北方地区冬季低温低浊水源水,考察了在不同混凝条件下处理后水中残余铝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对水中残余铝有很好的效果,在与聚合氯化铝铁复配进行强化混凝的试验当中,混凝效果提高36.1%,总投药量降低了15%,并且消除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导致的残余铝升高的现象,出水残余铝浓度仅为0.016 mg/L.综合考虑处理效果与投药量,建议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铁的最佳复配比为2 mg/L:15 mg/L.  相似文献   

3.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厂点源残余铝的环境生态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是一种重要的元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生态毒素。铝系絮凝剂在太湖地区工业废水处理中广泛使用,但铝的残余比(残余铝/加入铝)在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厂的排放水中是最高的,其平均值9.28%。排放水中铝的浓度变化在0.43~268.75mg/L之间,权值为12.26mg/L。本文主要探讨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厂点源排放铝及其伴随物表面活性剂对受纳水体的环境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强化混凝技术,研究了水力条件、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技术能有效地去除NOM,而且控制残余铝量不超标。TOC随Al2(SO4)3投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投加量大于0.2 mmol/L后,去除率基本保持稳定。在pH值为8.0时残余铝含量最低。调节pH在8.0,投加量为0.3 mmol/L,可控制水中有机物的TOC在1.4 mg/L左右,残余铝量在0.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佳木斯地区饮用水中铝的含量,讨论降低水中铝的途径以保证人体的健康.方法采用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来源的地下水、地表水及四种品牌市售水中铝的浓度,并做了相关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结果不同水质中铝含量差别很大.结论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的出厂水严重超标.我国饮用水中铝含量严重超标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铝盐净水剂的使用、环境污染和水体条件.  相似文献   

6.
高温铝液在水中沸腾蒸发瞬变运动会引发蒸汽爆炸. 为研究高温熔融铝液在水中的传热规律,对不同工况下铝液进入冷却水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的入口速度及铝液温度时各观测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研究结果表明,入口速度越快以及铝液温度越高,传热则越快.  相似文献   

7.
聚合硫酸铝铁处理水后残留铝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聚合硫酸铝铁(PAFS)处理模拟废水后水中残留铝含量.结果表明,水中残留铝量受水的pH值与温度、絮凝剂投加量与沉降时间的影响.在pH为7.0-8.5,温度15~35℃,PAFS投加剂量15-20mg/L范围内,水中残留的最低铝量为1.88-2.25mg/L.  相似文献   

8.
微量铝的富集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富集分离测定水中微量铝的方法,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测限为2.0×10-9g/L.用于天然水中微量铝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与铝相比铜膜具有电导率高,抗电迁移能力大而代替铝膜作为集成电路的内连线和地线,其残余应力和电导率是两个重要的参数.本文对硅片上铜膜的残余应力和电导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中的残余应力随膜厚的增加而增加;硅含量越多,残余应力越小;电导率随膜厚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趋于最大值;硅含量越大,其导电率越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淬火工艺对7075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075铝合金厚板进行固溶处理后,分别采用浸没淬火和喷淋淬火再进行预拉伸处理。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2种淬火板和相应的预拉伸板内部的残余应力,研究不同淬火工艺对铝厚板残余应力产生和预拉伸后重新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淬火速率越大,铝厚板内产生的残余应力也越大,浸没淬火试样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分别比喷淋淬火试样的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大60%和73.6%;经过预拉伸处理后,淬火应力得到极大消减,残余应力被控制在±20 MPa以内,满足后续加工的要求;当拉伸量为1.8%,2.2%和2.5%时,残余应力的消减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选择聚合氯化铝铁和硫酸铝在哈尔滨市自来水公司进行了生产规模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在控制出水浊度、pH值以及剩余铝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铝.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饮用水中铝离子含量并提高浊度去除率,研制了一种新型自来水絮凝剂(简称PCMS).该絮凝剂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壳聚糖(CTS)和改性淀粉(MS)为主要组分,其配比为V(0.1wt%PAFC)∶V(0.001wt%CTS)∶V(3wt%MS)=25∶5∶7.在室温、中性条件下、絮凝剂投加量达到5 mg.L-1时,原水的浊度去除率可达98%以上,铝离子去除率可达67.3%.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搅拌时间、速度、温度、酸碱度等因素对其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剂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影响最大,其他因素则影响较小.相对于传统单一的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等,PCMS投加量更小,处理效果更好,性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饮用水中铝离子含量并提高浊度去除率,研制了一种新型自来水絮凝剂(简称PCMS).该絮凝剂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壳聚糖(CTS)和改性淀粉(MS)为主要组分,其配比为V(0.1wt%PAFC)∶V(0.001wt%CTS)∶V(3wt%MS)=25∶5∶7.在室温、中性条件下、絮凝剂投加量达到5 mg.L-1...  相似文献   

14.
聚合硫酸铁铝硅混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硫铁矿烧渣、铝酸钙粉、水玻璃、硫酸为原料,通过酸溶、中和、聚合过程,制备新型复合混凝剂——聚合硫酸铁铝硅(PFASS)的方法.考察了制备工艺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其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Fe^3 Al^3 的摩尔浓度为2.4mol/L、Fe^3 Al^3 /SiO2摩尔比为10时,产品会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即产品保持良好的流动性,无胶凝现象).聚合硫酸铁铝硅与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对比结果表明,PFASS具有更优的混凝除浊性能,具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用阳离子聚电解质处理废弃钻井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阳离子聚电解质为絮凝剂和硫酸铝为凝聚剂组成的复合絮凝剂,可以彻底破坏废弃钻井液的胶体体系,并使其固液分离。研究了阳离子聚电解质对废弃钻井液中悬浮颗粒表面电荷的中和作用以及对固相颗粒的絮凝方式。结果表明,大分子量的阳离子聚电解质的絮凝效果好于小分子量的絮凝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加量的同步增加,可以加速固液分离,但不可过量,否则影响絮凝效率。  相似文献   

16.
电极材料是制约电渗法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室内试验中开展导电塑料排水板(EVD)与铁、铜、铝金属电极的电渗对比试验,通过对土体中电流、电势及排水量、加固后土体含水率等数据的分析,研究了EVD电极与金属电极的电渗加固效果差异。试验结果表明EVD可以作为电渗电极使用,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其导电性能要优于金属电极,由于设计试验排水方案为水平侧向排水,不能凸显EVD的竖向排水优势。铝作为阴极时,由于其金属的活泼性较强,发生溶解、销蚀形成凝结剂物质,从而以电化学加固的形式降低了阴极附近土体的含水率,因而电渗法可以通过在阴极处制造局部的电化学反应来降低阴极附近土体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17.
PSA絮凝剂和粉煤灰基混凝剂处理制革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粉煤灰制备混凝剂并与聚硅酸铝(PSA)絮凝剂配合处理制革废水. 结果表明,用酸浸粉煤灰混凝剂(HBFAC)处理的废水,COD、悬浮物(SS)、硫、铬值分别为153,47,6,4 mg/L,达到了二级水质的标准,说明HBFAC是性能优良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它具有混凝沉降速度快,污泥体积小,处理废水费用低的优点.还探讨了粉煤灰基混凝剂和PSA对制革废水的混凝沉降机理.  相似文献   

18.
聚铝和聚铁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采用聚铝和聚铁作絮凝剂,并加入有机助凝剂,联合作用处理麦草爆破制浆废水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聚铝和聚铁联合投加的混凝效果优于它们单独投加,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絮凝剂投加比例、pH值、水温、投加顺序等因素对交互作用的影响,得出了实验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9.
工业废水混凝沉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杨树浦废水站工业废水的混凝沉淀实验研究,确定了废水混凝沉淀最适宜的混凝剂种类、最佳的混凝反应条件及最优的药剂投加量,这不仅能节省药剂、降低工程运行费用,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