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首先讨论了开关电源产生纹波和噪声的原目,论述了开关电源的纹波和噪声的测量方法。然后对S--10-5小功率直流开关电源的纹波和噪声进行了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小开关电源的纹波和噪声电压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计宏 《科技信息》2010,(31):I0056-I0056,I0151
论述了FTP和Serv-U的优点、功能和工作模式。阐述了使用Serv-U建立FTP服务和访问FTP站点的方法和步骤,给出了解决FTP服务安全问题的措施。结合实际案例,实现了使用Serv-U搭建FTP站点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高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以PLC为中心的软硬件平台的搭建和设计。介绍了现场设备、总线设备和总线网络的连接方式,介绍了Con-cept V2.5XL组态编程软件和SyCon网络配置软件的应用和连接模式。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高了高炉的生产效率,有效的保证了高炉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光纤流量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的涡街流量计和光纤传感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光纤流量计。阐述了光纤流量计的测量原理,给出了涡街原理和在微弯损耗作用下的光纤损耗系数公式。介绍了经过改进的传感器结构和光纤流量计的硬、软件部分,给出了相应的放大、滤波、整形电路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给出了实验数据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方平筛和其上固结的柔性吊杆组成的动力学系统,进行了刚柔耦合的动力学建模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高方平筛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根据稳态条件得到了系统近似轨迹圆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MSC.Patran,/Nastran建立了高方平筛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瞬态响应分析。实验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该文的动力学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方法为高方平筛的强度校核和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和WIFI网络实现车载媒体的传输方案。本方案基于WIFI的无线网络传输,方便了车载系统的网络连接。使用TCP/IP的传输协议,提高了媒体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树形结构,有助于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方案对媒体文件及配置文件和基站服务器运用了加密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媒体播放及下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类具有Allee效应和时滞的离散单种群模型。通过分析正平衡点的特征方程,研究了正平衡点的稳定性和Neimark-Sacker分支的存在性。并基于中心流形定理和分支理论,讨论了Neimark-Sacker分支方向和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结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引信出厂检测的质量和效率,该文设计了一种引信自动检测系统。针对机械手与检测装置的自主对准和对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引信与检测装置自主对准控制算法。以引信和检测装置的相对位置和偏差角作为控制变量,设计了二维模糊控制器。通过对控制器的动态调整,可以输出最优运动参数。与传统的引信检测方法相比,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引信检测的效率和定位精度。开发了引信全流程自动检测系统的物理样机,并进行了机器人现场操作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视觉定位算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讲述了湿地、城市湿地和湿地恢复的含义及城市湿地效益形成和类型,介绍了湿地恢复和重建的条件和模式,论述了国内外对湿地和城市湿地研究的状况及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和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揭示了城市湿地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刘立群 《科技信息》2011,(1):I0091-I0091,I0121
本文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体系结构,分析了传统DSS系统的局限性。从而提出了基于现代数据仓库(DW)和数据分析工具(OLAP)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SDSS)构想,并给出了它的体系结构。同时,总结了这种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它的模型表示和知识获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一种新型舟桥器材-复合材料网架实心舟的强度性能,对由复合材料网架实心舟拼组的门桥在水中受撞击的情况进行了动力分析。首先计算了门桥刚体运动模态的水动力纱数,根据流固耦合关系,建立了水中门桥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固有模态并计算了各种工况下门桥的吃水及结构应力。结果表明网架实心舟的强度有足够保证,稳定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带式舟桥在泛水展开过程中因结构不稳定导致的扭力杆复杂受力问题,根据力的平衡原理,采取隔离扭力杆和分阶段求解的方法,通过推导尖舟结构在不同阶段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受力计算公式,建立扭力杆泛水展开全过程的受力计算模型.通过与装备设计的数据对比发现,建立的扭力杆受力计算模型准确有效,可用于计算尖舟结构自动展开的角度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滑坡涌浪对趸船撞击力的影响规律,通过水槽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三峡库区滑坡涌浪对趸船撞击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按1:70几何比尺,对三峡库区某河段、滑坡体、斜坡式码头、趸船及船舶进行模拟。探究趸船撞击力随不同方量滑坡体、同方量不同截面形态滑坡体、不同河道水深、初始波高或周期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趸船撞击力随滑坡体方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同方量不同截面形态的滑坡体影响趸船撞击力的历时变化。而河道水深变化对于趸船撞击力的影响程度并不大,且正常蓄水位对力有一部分削减作用,相比较汛期防洪限制水位与枯水期消落水位对趸船的撞击力的影响更大。趸船撞击力随初始波高及周期的变化呈现跌宕起伏的波动变化,不同时间段变化趋势有所不同。除此之外,试验发现靠泊船舶与趸船两者撞击力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同步,船舶撞击力也是影响趸船撞击力的一大因素。最终可根据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靠泊船舶撞击力和趸船撞击力的计算公式。为今后预估滑坡体发生坍塌时,斜坡式码头稳定性受趸船撞击力的影响程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舟桥连接件疲劳强度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大型通用计算机程序对我军舟桥装备中的一种重要连接件--丙丁接头的疲劳抗力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其S-N曲线,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取得满意结果,为军用桥梁钢构件抗疲劳设计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付旭辉  田鹏  余葵  唐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4205-4210
淇澳大桥主桥为双塔独柱式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判断桥墩结构是否满足防撞要求,采用MIDAS计算了桥墩抵抗船舶撞击力值,运用有限元建立了桥墩模型计算5000 t船舶撞击大桥2#主塔桥墩,及500 t船舶撞击引桥1#、0#桥墩的撞击力,撞击力计算与经验公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法与美国ASSHTO规范计算较为接近,桥梁抗撞能力满足防船撞要求.考虑船桥双重保护的理念,船桥撞击时最大程度上保护船舶和降低桥梁损伤,主塔桥墩设计采用自浮式钢浮箱防撞装置,两引桥桥墩防撞采用橡胶护舷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6.
舟桥结构用铝合金的焊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舟桥承重结构备选铝合金,进行实验室焊接试验,获得了氩气和氦一氩混合气保护下相应的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的强度、硬度等性能进行了试验检测和分析;进行大型多腔铝合金型材的焊接工艺试验,确定了铝合金舟桥甲板的合理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7.
传递矩阵法在浮桥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作用在浮桥上的移动荷载对浮桥连接接头动态响应的影响,选取带式浮桥和分置式浮桥2种桥型,将桥节和桥脚舟简化为刚体,连接接头用弹性铰来模拟。应用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桥节、桥脚舟和连接接头的传递矩阵并组装成传递方程进行编程计算。分别对带式浮桥和分置式浮桥在不同荷载移动速度和不同连接接头刚度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计算,得到了2种浮桥跨中接头处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和受力时间历程曲线。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移动速度的增加和连接接头刚度的减小,浮桥的变形和连接接头处的受力都在增加。为了保障浮桥通载的安全性,应控制浮桥的通载速度和提高连接接头的刚度,以减小浮桥的变形和接头受力。  相似文献   

18.
采穴河上修建桥梁必然会对河道水位和流态产生影响,为了分析南河大桥对采穴河的防洪影响情况,建立了正交曲线坐标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采穴河修建南河大桥前后的水流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桥梁修建后对工程附近河段水位和流速影响均较小,基本上不会对采穴河防洪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分段成形桥梁任意施工过程的力学平衡方程,由力学平衡方程推演出分阶段施工桥梁过程控制的核心是构件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通过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的控制和调整解决了分阶段施工桥梁的安装计算问题;利用无应力状态量一定的前提下,内力和位移与施工过程无关的原理,实现了施工中多工序并行作业,解决了施工中临时荷载和温度影响的自动过滤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深入考察接触行为的特点,并以舟桥纵向连接件丙丁接头为例,建立了两种接触计算模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分析,模拟丙丁接头受力时的应力应变。与经验合成计算结果和常规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接触分析方法对连接件塑性变形、疲劳分析和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