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其产生与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内生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所谓内生性是指它的形成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深厚土壤,有着独特的历史逻辑和文化渊源;所谓开放性是指它的形成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吸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参考了发展中国家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纪念戊戌变法94周年而作。文章在概括地论述了变法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大致经过以后,着重分析了它的伟大历史功绩。从打击封建势力、鼓舞后来者、提供重要教训三个方面论述了这场改革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提出了有悖于传统观点的看法:认为戊戌变法的水平要高出义和团,对它的历史功绩必须充分加以肯定。同时,还指出:如果没有戊戌变法,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3.
熊国炳并没有起到他作为川陕苏区重要领导人所应起的作用,许多著述把熊国炳由农民而一夜之间成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原因仅仅归结于"左"的影响.事实上,把它放到更广泛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它和中国政史上20世纪前半叶的地方自治运动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有关,是与中国宪政运动的发展相关联的一个历史事件."联省自治"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与作用,不但在当时是正负互见的,而且对于日后中国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的.从文本上看,"贿选宪法"中关于地方制度的规定有其进步意义,对此应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4.
苏联正在千方百计地破坏各国对莫斯科夏季奥运会的抵制。手法之一是口口声声叫嚷,“体育运动和政治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应当分开。让我们看看苏联究竟是怎样把体育和政治“分开”的吧。早在抵制运动发轫之初,苏联就慌忙派人四出活动,或游说,或威胁,或拉拢,或挑拨,明的暗的,白脸红脸,作了充分表演。二月初,正当美国拳王阿里打算赴非洲劝说非洲国家抵制的当口,勃列日涅夫通过苏联驻印度大使向正在印度逗留的阿里传递口信,要他放弃非洲之行。最近,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诺  相似文献   

5.
韦拔群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他出生在富商家庭,但幼年对广大贫苦农民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愤世嫉俗,有强烈的革命叛逆精神;他毁家也要革命,很早就知道暴力对革命成功的重要性;他痛恨腐朽的政治,很早对革命就有主见性。这四种品质决定了他在农民运动中独特的历史贡献:他是我国农民运动第一人,通过"同志会"为农民主持正义;他创建农民自卫军,并三打东兰县城,揭开了右江农民武装斗争的序幕;他举办广西最早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被中共中央称为广西的"彭湃";他与邓小平一起领导百色起义,并为起义军提供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他面对重兵"围剿",灵活地将队伍化整为零,继续开展游击战。  相似文献   

6.
谈起苏联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调整,人们势必要提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他在海参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讲话。戈尔巴乔夫在这两次讲话中重新估价了亚太地区在苏联全球战略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人们看到苏联的亚太政策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苏联领导人认为亚太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世界政治中心”;这一地区的一切复杂问题都与苏联息息相关,苏联理应参与解决。由于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长期保持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较深,苏联要挤进来,首先就会遇到美国的强烈抵制。所以,苏联在调整亚太政策中不得不把协调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关系作为主轴。一、推行全方位外交:苏联经过外交反思,深刻认识到由于过去长期推行重欧轻亚政策。致使苏联在  相似文献   

7.
栗月静 《世界博览》2012,(14):33-35
正三届伦敦奥运会:越来越政治尽管奥运会一直试图和政治保持距离,但实际上,奥运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史。奥运会从诞生之初就注定了要和政治搀和在一起:1936年柏林奥运会纯粹是为纳粹作宣传;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沾满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的鲜血。冷战时代,奥运会变成了美苏对抗的工具,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美国联合抵制,因为之前一年苏联出兵阿富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苏联人有了复仇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一当日历翻到六月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起当代历史中两个值得注意的日子:六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五日。十四年前,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纳粹德国背信弃义地突然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转折点。它加强了这个战争的反法西斯的和解放的性质,也改变了它的发展的进程。曾经长期受到美英法帝国主义的扶植和纵容,在它实行侵略扩张中一直所向无敌的德国法西斯强盗,第一次遭遇到了坚强的抵抗和猛烈的反击。苏维埃国家差不多独力挑起了这个反侵略战争的全部重担,它经住了一切艰苦卓绝的考验,终于把横暴不可一世的法西斯侵略者彻底加以击溃。事实证明,希特勒发动进犯苏联,就是他的末日的开始。社会主义的苏联在四年血战打垮希特勒的整个过程中,显出它比之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有着无限  相似文献   

9.
世界现代史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历史学科,它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实际运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过去曾编撰出版过不少世界现代史的著作,但多是沿袭苏联教科书的观点,即以苏联为中心阐述世界现代史。这使人们很难有一个多侧面的整体认识。近几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关系由紧张趋于缓和,从对抗转向对话。有关世界现代史的档案材料也在不断公布和充定,这就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  相似文献   

10.
苏联的突然解体,其原因历来令人深思.戈尔巴乔夫作为最后一届领导人,笔者认为:他与苏联的解体脱不了干系,正是由于他和他的改革是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为此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以图揭示他是如何加速和促进苏联解体这一过程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苏联各阶层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在全国各地进行的人民代表的民主选举。他们认真地行使了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一次“尝试了差额选举的滋味”。3月26日那天,苏联全国有1亿多选民参加了投票。从各地区和民族选区推荐的2895名候选人中正式选出1500名人民代表。从整个选举过程来看,这次大选范围之广、参加、者之多、民主竞争之激烈均属苏联历史上所仅见。这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其影响是深远的。史无前例的民主选举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决议指出,政治改革要实  相似文献   

12.
牛国鹏 《科技信息》2007,(16):541-542
要弄清楚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必须沿着科学探究的途径,即从逻辑线索和历史线索两个方面来分析,进而通晓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最能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概念和范畴即是它的逻辑起点。本文即是从资源的角度论证了之所以其成为管理逻辑起点的原因,另外本文还就管理学的科学体系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代史上第一位与军方没有渊源关系的领导人由于历史的原因,军队和军人在苏联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政治角逐的“游戏”中,军队常常成为不可或缺的“筹码”,或主动或被动地发挥着远超出军事领域之外的作用。在苏联历史上,列宁之后的领导人都与军方有很深渊源,一些人还曾直接在军中服务并担任过要职。戈尔巴乔夫也许是唯一的例外,他本人没服过役,到中央工作后,他分管农业。与军队几乎没有关系。更换老人,在五个方面铺开改革之路,特别是开展公开性,修改战略思想和学说  相似文献   

14.
过去多年,人们认为苏联官方公布的军费并不是它的实际军费开支,后者一直是保密的。西方国家总是千方百计地要获取这一情报,世界各大研究机构和有关人士也纷纷加以推算与估计。1989年苏联首次公布了实际军费开支,却又引起人们对其可信性的猜测和怀疑。 1988年以前,苏联官方公布的军费从1970年到1984年每年为170亿卢布,1985年和1986年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本性与解读--谈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通过对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解读,揭示出世界历史的本性就在于逻辑与历史矛盾的对立统一,它不只是我们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可靠、有效的依据和线索,同时也是历史借以表达自己、实观自己的途径和内在动力;由此对历史的合理性解释,便演绎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观念与热情之间矛盾对立的纵横经纬,而人类对自身自由的追求也正是在逻辑与历史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得以展示和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不是将(历史)哲学家对历史的解读仅仅看作是一种自觉理性形式的历史,而是更进一步强调,世界历史(理性)本身,也正是通过这种自觉理性的形式不断地显明自己、实现自身的自由,从而达到了自觉理性与存在(于世界历史中)理性之和解。这就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本性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性视界。  相似文献   

16.
个人崇拜之风曾于苏联长期盛行,几乎弥漫了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勃列日涅夫执政的近半个世纪时间。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俄国历来崇尚皇权;其次,领导人长期实行集权统治;第三,干部任用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第四,政治高压运动不断;最后,领导人的虚荣心使然。个人崇拜现象的消除,既要不断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也要积极地从政治体制的改革入手,使得领袖个人权力受到应有的监督与制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探讨了1978年思想解放运动在形式上。方法上和性质上所独有的特征,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真实统一、实事求是与思想解放的完美结合正是邓小平理论无穷总力之内在根源。今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把邓小平理论的这种精神实质内化为我们自己的自觉意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的10月30日是俄罗斯"悼念政治镇压牺牲者日"。2015年9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两项总统令,决定在莫斯科建立国家级"政治镇压"牺牲者纪念碑,设立国家奖金以奖励"护权运动"及慈善活动中的杰出成就。这意味着俄罗斯重新审视"大清洗"或"政治镇压"历史的新开端。苏联"大清洗"运动又称"肃反运动",从1934年底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一场针对隐藏在内部"人民的敌人"的运动。自斯大  相似文献   

19.
苏联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扩张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使阿富汗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霸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阿富汗成了当前国际局势中一个突出的“热点”。三个月来,阿富汗人民反抗苏联侵略的斗争形势如何?它的前景怎样?苏联会从阿富汗撤军吗?阿富汗问题目前有可能实现政治解决吗?这些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命。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67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意义。然而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的辉煌里程碑却在一开始就遭到了来自社会主义运动内外的机会主义理论家的双重责难和攻击。在他们看来,十月革命缺乏经济前提,是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它就象“一个怀孕妇女,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而苏维埃政权“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考茨基《无产阶级专政》第54页)。今天,在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而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需要依据历史经验和新的现实加以丰富和发展的时候,怀疑和否定十月革命的思潮重新抬头,甚至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在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鲜经验对十月革命的价值和意义“老调重谈”,无论对于历史还是现实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