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肝细胞株LO-2脂肪变性模型,初步探究细胞珠蛋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脂质沉积、炎性因子表达及NF-κB通路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含有浓度200μmol/L油酸、100μmol/L棕榈酸的高脂培养基诱导人正常肝细胞株LO-2脂肪沉积,以LO-2-GFP-CYGB为实验组,LO-2-GFP为对照组探究CYGB对LO-2脂质沉积的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沉积情况,GPO-PAP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水平,COD-PAP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通过RT-qPCR检测脂质生成相关基因ACACA、ACACB、FASN、ACSS1、ACSS2、ACSS3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 p65),磷酸化P65(NF-κB PP65)表达水平,用含浓度60,90μmol/L NF-κB抑制剂PDTC与高脂成分的培养基处理LO-2细胞48 h后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结果:LO-2经过高脂处理48 h后,两组细胞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均上升,而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90μmol/L NF-κB抑制剂PDTC处理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与未加入PDTC相比表现下调(P0.05);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6和TNF-α在实验组中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经高脂处理24 h后NF-κB信号通路受到抑制(P0.05).结论:CYGB下调LO-2细胞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水平,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缓解LO-2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2.
以2.5%氨水喷咽部建立大鼠慢性咽炎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咽部病理形态学改变,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用RT-qPCR测定咽部组织NF-κBp65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咽部组织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探讨山香圆总黄酮对慢性咽炎模型大鼠 NF-κB、IκBα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山香圆总黄酮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咽部病理形态学; 与模型组比较,山香圆总黄酮各组能不同程度地下调TNF-α、IL-1β、IL-6和NF-κBp65的表达并上调IκBα的表达,其中高剂量组最显著.这表明山香圆总黄酮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和IκBα的解离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发挥抗慢性咽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察金花茶叶醇提物对内毒素(LPS)刺激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后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金花茶叶醇提物作用下细胞的存活率;通过Griess法检测金花茶叶醇提物对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NO释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 p65的表达量.MTT结果显示,LPS及不同浓度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均未对细胞存活率产生明显影响(P0.05).3、10、30、100μmol/L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均可以明显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P0.05).100μmol/L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可以明显减少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释放(P0.001).10、30、100μmol/L的金花茶叶醇提物均可以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F-κB p65蛋白表达(P0.05).金花茶叶提取物对内毒素导致的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机体异常炎症反应与各种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实验室通过前期工作,筛选出抗炎效果较好的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143.通过LPS诱导RAW264.7细胞和BV2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143处理细胞,观察其抗炎效应.用MTS检测不同浓度14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NO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NO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p65、iNOS、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43在浓度小于10μmol/L时对两种细胞活力没有影响;143在浓度为10μmol/L时能显著抑制细胞上清中NO的含量,并显著抑制细胞中炎症相关蛋白因子NF-κB p-p65、iNOS、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元宝枫叶黄酮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枫叶黄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用LPS刺激BV-2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和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枫叶黄酮(5,10,15μmol/L)对细胞炎性蛋白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COX-2)、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炎性信号蛋白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枫叶黄酮在翻译水平和转录水平上明显抑制了LPS诱导的细胞炎性蛋白酶iNOS和COX-2,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与炎性信号蛋白NF-κB的上调.上述结果表明枫叶黄酮可通过调控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发挥抗神经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岗松总黄酮(GSH)的抗炎活性机制,通过NF-κB信号通路,研究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保护作用。实验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GSH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GSH对白介素(IL-1β、IL-8)及转换生长因子β (TGF-β)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细胞中IκBα蛋白相对表达,采用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法(QPCR)检测细胞中NF-κB p65的mRNA基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GSH处理细胞后,可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P<0.05),抑制IL-1β、IL-8、TGF-β含量(P<0.01),上调IκBα蛋白的相对表达(P<0.05或P<0.01),抑制NF-κB p65的mRNA基因表达(P<0.01)。推测岗松总黄酮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抗炎活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8.
 探讨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High Homocystine,HHcy)诱导的破骨前体细胞株Raw 264.7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刺激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17β-E2对Raw 264.7细胞的活力影响,免疫荧光双标和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17β-E2(1,10 nmol/L和1μmol/L)对环氧合酶-2(COX-2)和细胞炎性蛋白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炎性信号蛋白核因子-κB(NF-κB)蛋白与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17β-E2在翻译水平和转录水平上明显抑制了Hcy诱导的细胞炎性蛋白酶COX-2和iNOS,细胞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与炎性信号蛋白NF-κB的上调,并且COX-2和IL-1β蛋白和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述结果表明17β-E2可通过调控Hcy诱导的破骨前体细胞株Raw264.7细胞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抑制破骨激活,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杨梅素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骨性关节炎(OA)发展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CCK-8法筛选出IL-1β诱导损伤的最适质量浓度;采用诱导损伤最适质量浓度的IL-1β构建体外骨性关节炎损伤模型,通过CCK-8测定不同浓度的杨梅素对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杨梅素的最适作用浓度.细胞实验使用分离提取的软骨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模型组、杨梅素组;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能力;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质量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种细胞中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动物实验使用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OA模型组、杨梅素组,并通过灌胃进行给药;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软骨组织的组织结构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关节液中TNF-α、IL-6和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与质量浓度为0、1、5、50、100 ng/mL的IL-1β相比,当IL-1β的质量浓度为10 ng/mL时,细胞抑制率为48.36%(P0.01),接近半数致死量,因此IL-1β诱导损伤的最适质量浓度确定为10 ng/mL.与浓度为5、20μmol/L的杨梅素相比,当杨梅素浓度为10μmol/L时,能明显提高损伤后的软骨细胞的活性(P0.01),因此杨梅素的最适作用浓度选择为10μmol/L;杨梅素能提高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降低软骨细胞的凋亡能力;同时使TNF-α、IL-6的质量浓度均减少(P0.05),IL-10的质量浓度增加(P0.05);杨梅素也能使软骨细胞中PI3K、AKT、NF-κB P65、IKKαβ、IKBα蛋白的磷酸化程度均下调(P0.05),IKBα蛋白表达上调;Masson结果显示:杨梅素使受损的软骨细胞形态变规则,软骨组织的胶原纤维排列变紧密,同时使大鼠关节液中TNF-α、IL-6的质量浓度均减少(P0.05),IL-10质量浓度增加(P0.05).结论:杨梅素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抑制骨性关节炎炎症反应,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明显缓解关节软骨的退变,降低骨性关节炎的进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局部动脉注射对大鼠后肢断肢再植术后NF-κB、Bcl-2mRNA表达的影响。选用健康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VEGF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模型组、空白组,造后肢断肢再植模型,取腓肠肌标本,ELISA法检测的IL-6、IL-17含量变化;RT-PCR检测NF-κB、Bcl-2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6、IL-17含量及NF-κB活性明显升高,Bcl-2活性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VEGF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IL-6、IL-17含量及NF-κB活性明显降低,Bcl-2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比较,VEGF组干预后血清IL-6、IL-17含量及NF-κB、Bcl-2mRNA无差异(P0.05)。VEGF局部动脉注射能促进断肢再植成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升高BCL-2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如何保护TNF-α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损伤。方法体外培养HBMECs,然后用TNF-α分别诱导经TSG以及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处理过的细胞,并检测细胞活力以及NF-κB p65和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 TNF-α能诱导HBMECs中NF-κB p65、caspase-3蛋白表达,而TSG则能抑制NF-κB p65、caspase-3的表达。相对于TNF-α单独处理组,用TSG或PDTC处理经TNF-α诱导的HBMECs细胞,能显著提高细胞活力,其机制是通过抑制NF-κB p65、caspase-3的蛋白表达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结论 TSG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TNF-α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对细菌脂多糖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0.1、1、10、50μmol/L)和细菌脂多糖(10μmol/L)作用后,细胞因子的mRNA(IL-6、TNF-α、Ptgs2、IL-1β、IL-10、MMP13与CXCL1)及蛋白(IL-6、TNF-α、IL-1β与IL-10)表达水平的改变.实验同时设立4个对照组,包括DMSO组、脂多糖组、DMSO+脂多糖组及阳性药Bay 11-7082+脂多糖组.结果:浓度分别为10和50μmol/L小白菊内酯稳定有效地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在mRNA水平上,IL-6、TNF-α、Ptgs2、IL-1β、IL-10与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CXCL1 mRNA表达水平改变无统计学差异;在蛋白水平上,IL-6、TNF-α、IL-1β与IL-10的表达亦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小白菊内酯有效抑制了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中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为检测游离脂肪酸对巨噬细胞解耦连蛋白2的影响,探讨肥胖与巨噬细胞解耦连的关系。采用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基础培养液)、FFA组(基础培养液中加入FFA,终浓度为100μmol/L)和京尼平组(基础培养液中加入京尼平,终浓度为10μmol/L)。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药物干预后UCP2与NF-κB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FA作用于巨噬细胞24h后细胞内UCP2与NF-κB磷酸化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京尼平作用于巨噬细胞24h后细胞内UCP2与NF-κB磷酸化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FFA能诱导巨噬细胞的线粒体发生解耦连,NF-κB磷酸化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亚砷酸钠(NaAsO2)对胰岛β细胞NIT-1增殖及胰岛素(Insulin)基因表达的影响,本实验使用不同浓度的NaAsO2(1,2,4,8,16和32μmol/L)分别不同时间(24h和48h)作用于NIT-1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RT-PCR方法检测Insulin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NaAsO2对NIT-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当NaAsO2浓度小于2μmol/L的时候轻度促进NIT-1细胞增殖(P0.05)。当NaAsO2浓度大于4μmol/L时抑制细胞增殖(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随NaAsO2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1)。2)NaAsO2(1,4和8μmol/L)对NIT-1细胞Insulin mRNA的表达的影响:作用24h,各剂量组InsulinmRNA表达降低,其中8μmol/L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用48h,各剂量组Insulin mRNA表达降低,其中4μmol/L组和8μmol/L组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得出砷对NIT-1细胞增殖及Insulin基因表达的影响与作用时间、剂量有关,Insulin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砷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进而引发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马钱子苷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分离培养了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马钱子苷(50、100、200 μmol/L)预处理后,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haride,LPS)诱导其活化。观察马钱子苷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释放以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胶质细胞胞体膨大,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因子,且NF-κB核转移程度增加(P<0.05),小胶质细胞呈明显的M1型活化状态;低、中、高浓度的马钱子苷干预后,小胶质细胞的细胞总面积和细胞核面积显著减少(P<0.05);中、高浓度的马钱子苷能使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浓度的马钱子苷下调TNF-α和IL-1β的蛋白质水平(P<0.05);此外低、中、高浓度的马钱子苷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内iNOS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上述结果表明,马钱子苷可明显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这为马钱子苷应用于神经炎症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高糖诱导受损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改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采用高糖培养液建立高糖细胞损伤模型,检测了EGCG给药处理后对细胞活力、抗氧化酶活性SOD和GSH-Px、促炎因子TNF-α和IL-6水平、相关mRNA转录水平(NF-κB、IκBα和IL-1β).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活力显著下降、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TNF-α和IL-6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增加,NF-κB、IκBα和IL-1β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高糖组相比,EGCG预处理后可显著增加细胞活力水平,显著增加细胞SOD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TNF-α和IL-6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下调NF-κB、IκBα和IL-1βmRNA转录水平降(P<0.01).EGCG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降低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NF-κB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7β-雌二醇(E2)对培养的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内SBD-1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不同剂量的17β-雌二醇加入传2代的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内,分为实验组(10-6 mol/L组、10-7 mol/L组、10-8 mol/L组、10-9 mol/L组和10-10 mol/L组)和相应的对照组,分别处理2,6,12,24,48h,然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17β-雌二醇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内SBD-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对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1mRNA的表达存在着时间效应和剂量上的依赖关系;17β-雌二醇可以上调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1mRNA表达,上调表达的最佳时间为6h,最佳浓度为10-8 mol/L(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缺血再灌注(I/R)时核转录因子-kB(NF-κB)的活性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肝I/R模型,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I/R后不同时期NF-kB亚单位及其抑制因子κPα(I-κBα)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大鼠肝I/R后1 hp65蛋白质活性增高,4 h达到高峰,32 h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而NF-κBp65mRNA的表达各组间均无明显改变(P>0.05);I-κBα蛋白量于再灌注1 h即下降,2 h达到最低(P<0.05),以后逐渐恢复正常,I-xBαmRNA的表达与其蛋白质的表达相一致(P<0.05).结论大鼠肝I/R早期肝组织细胞中存在NF-kBp65的激活及其I-κBα的减少,NF-кB的激活可能参与了肝I/R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9.
研究心肌肽素对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氧应激模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以2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2 h诱导心肌细胞造成氧化应激模型,细胞损伤前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心肌肽素进行干预。使用RT-PCR检测Caspase-3表达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的活力,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组心肌细胞活力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P<0.05),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心肌肽素组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过氧化氢组,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较过氧化氢组降低(P<0.05),不同浓度心肌肽素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心肌肽素对过氧化氢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有抵抗作用且这种抵抗作用与其抑制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苦丁茶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体外抗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售的苦丁茶进行MCF-7人乳腺癌细胞体外抗癌效果和体内抗转移效果评价.通过MTT实验、DAPI荧光染色分析和RT-PCR分析说明其体外抗癌效果.200μg/mL苦丁茶(81%抑制率)水提物表现出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较强的生长抑制效果.200μg/mL比100和50μg/mL苦丁茶水提物具有更强的细胞诱导凋亡效果,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mRNA表达得到增强,Bcl-2表达减弱.苦丁茶水提物处理后炎症相关因子NF-κB,iNOS和COX-2表达减弱,展示了苦丁茶的抗炎特性.由此得出,一定质量浓度的苦丁茶具有良好的抗癌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