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花蓟马在贵阳地区发生危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2008年通过对贵阳地区西花蓟马的调查,发现西花蓟马在贵阳危害严重,并已建立了稳定的种群,分布广泛,具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被危害蔬菜的种类达26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露地蔬菜.被危害的花卉有17种,并首次发现在贵阳白云区玫瑰园中西花蓟马对切花月季(俗称玫瑰)的危害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型堆肥反应器,以蔬菜和花卉先秸秆为堆肥生料,研究了蔬菜-花卉秸秆混合堆肥体系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质量比为2:3的蔬菜和花卉秸秆在容积为100L的反应器中,通气量为0.3m^3h^-1的条件下能达到较理想的发酵状态。在秸秆堆肥体系中,以纤维素为惟一碳源筛选到一批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初步统计有32种表现型,其中7种为真菌,25种为细菌。通过微生物正交实验,得到4组高效组合菌剂(共15种表现型),能在3d内快速启动滤纸条降解。该研究为下一步花卉秸秆高效复合降解菌剂的研制,以及解决混合发酵过程中蔬菜和花卉秸秆发酵不同步问题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
日本最近发明了一种用天然沸石和高锰酸钾合制而成的保鲜剂,对防止水果、花卉及蔬菜在贮运过程中的枯萎腐败颇有效果。水果、花卉、蔬菜中的乙烯气,对其生长成熟,直至腐败均有直接影响。而天然沸石吸附一些高锰酸钾就能分解乙烯气,可以控制水果、花卉、蔬菜的成熟。这种保鲜剂原料易得、制法简便,适合于水果、花卉、蔬菜生产和经营者使用。  相似文献   

4.
斯密二鬃蓟马寄主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启荣  王波 《贵州科学》2012,30(3):38-41
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室内饲养,研究了斯密二鬃蓟马的发生规律、寄主范围。结果表明,斯密二鬃蓟马在金花石蒜上1年发生约22代,10~17代为主害代。以成虫、若虫、卵在金花石蒜叶片近地面5~10cm处越冬。翌年4~5月为越冬代成虫取食、交配、产卵繁殖时期;8~9月为发生高峰期,发生量大,花卉受害重。在贵阳乌当百宜,共发现斯密二鬃蓟马的寄主植物为23种,分属于10个科,其中石蒜科、豆科、葫芦科、茄科为其适宜寄主。  相似文献   

5.
<正>我校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利红博士于2017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简管蓟马族分类修订及系统发育关系重建(项目编号:31702042)。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统称为蓟马thrips,世界已知831属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DNA条形码技术在蓟马类昆虫物种鉴定方面的可行性,以采自陕西汉中地区的管蓟马种类为研究材料,借助DNA条形码技术,对该地区多种植物上的管蓟马进行分类研究,通过对蓟马标本的无损伤提取、扩增、测定序列,共成功获得18条序列,其中以蓟马科Thripidae的2属2种为外群,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管蓟马亚科Phlaeothripinae的3属5种作为内群,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鉴定出5属7种,其中简管蓟马属包括3种,滑管蓟马属1种,器管蓟马属1种以及蓟马科蓟马属1种和带蓟马属1种。DNA条形码数据可辅助形态学进一步确定物种,区分形态上难以区分的物种。  相似文献   

7.
邢杰 《科技园地》2006,(3):12-13
(一)种植情况 截止6月14日统计,全市蔬菜已种植546794.1亩.其中露地蔬菜537538.4亩,设施蔬菜9255.7亩。设施蔬菜中温室5696座3044.1亩,大棚14913座6211.6亩,其中当年新建温室1054座569,6亩,新建大棚1684座1181亩。露地蔬菜品种同2005年的一样;保护地品种为黄瓜、油菜、尖椒、彩椒、硬质番茄、少量礼品西瓜和部分花卉等。  相似文献   

8.
郭剑峰 《科技潮》2010,(9):54-55
世界花卉大观园 世界花卉大观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中路235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园41.8公顷,是北京市四环内最大的植物园,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北京市科委命名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世界花卉大观园主要有花卉科研试验室、蔬菜瓜果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充分发挥蔬菜花卉国家队在脱贫攻坚方面的"头雁"作用,整合全所在蔬菜花卉领域技术、人才、成果等方面的科技优势,聚焦精准发力,举全所之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研究所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工作成效、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掖地区湿地蓟马种类组成及数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张掖湿地蓟马群落组成及发生规律,为防治蓟马对湿地植物的危害提供参考。对张掖湿地蓟马种类、主要寄主植物、优势种群及种群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张掖湿地蓟马共有11种,分别属于3科6属,即蓟马科Thripidae 4属7种,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 1属2种,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 1属2种。其中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为优势种,优势度分别为23.32,20.59,15.67。蓟马种群动态调查结果显示,3月下旬蓟马开始出现,5月中下旬虫口数量开始显著增加,7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发生高峰期,11月中旬蓟马进入越冬期。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提灯藓科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采自河北省的100余号提灯藓科植物标本的研究鉴定,整理出河北省提灯藓科植物4属16种。其中有中国新记录1种:纤细毛灯藓(Rhizomnium gracile T.Kop.);河北省新记录属1属:毛灯藓属Rhizomnium(Broth.)T.Kop.;记录种2种:疣灯藓Trachycystis microphylla(Doz.etMolk.)Lindb。和长齿匍灯藓Plagiomnium dru  相似文献   

12.
苔藓植物是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对校园微环境苔藓植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2010年通过样方布设法对内蒙古大学校园内的苔藓植物进行采集,并通过镜下观察,将2010年所采集的标本与内蒙古大学馆藏1964年同样地的标本进行鉴定与比较.整理出1964年有苔藓植物9科、19属、31种,以耐旱藓类和生态幅度宽的藓类植物为主,2010年有12科、20属、42种,除了适应性强的藓类植物外,还增加了一些喜阴湿环境的苔藓植物,物种组成较早年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均以北温带及世界广布种为主,这是研究地大环境地理气候决定的;两个年代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系数为0.4384,物种相似性较高;1964年校园内生境类型单一,分布物种较少,随着校园的建设,2010年生境类型多样,新增物种及校园内大多数物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人工林、楼群背阴及开阔地湿润土生生境,另外,校园硬化、裸土面积减少、原水湿环境丧失导致了早年分布的部分物种退出校园环境,突显了生境多样性及环境变化对物种丰富度及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蝶类新记录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甘肃省蝶类新记录25种,隶属于8个科。  相似文献   

14.
河南部分苔藓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河南省部分苔藓植物155种,隶属于36科84属.其中苔类植物12种,藓类植物143种.凭证标本存于河南师范大学标本馆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次报道了刻鳞苔草和美丽苔草为中国地理分布新记录;裂瓜属,竹叶子属,沼兰属为安徽省新分布属;红果类叶升麻,直穗小蘖等34种(包括变种)为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了刻鳞苔草和美丽苔草为中国地理分布新记录;裂瓜属,竹叶子属,沼兰属为安徽省新分布属;红果类叶升麻,直穗小蘖等34种(包括变种)为安徽省地理分布新记录植物。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兰科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兰科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地点涉及兰科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30个县以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对丰富的15个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在不同季节进行;分别对陕西省兰科植物进行了资源调查、标本采集和图片拍摄.对采集的标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与相关植物标本馆(室)兰科植物标本进行对比研究,共发现陕西省野生兰科植物41属82种,属、种数比以往的记录有大幅度增加.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兰科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蝶类新记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1979年到1990年,采集到甘肃省小陇山林区的蝶类标本5000余件,分别隶属于10个科、71个属和109个种及亚种。其中有2个秒(环蝶科、蚬蝶科)、5个属和41个种及亚种为甘肃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位于中国鄂西的神农架地区苔藓植物初步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16 种,隶属于 114 属51 科. 藓类有181 种,93 属,33 科,苔类 35 种,21 属,18 科;其中125种是湖北新分布,9 种为中国特有种  相似文献   

20.
宋斌  李泰辉等 《贵州科学》2002,20(3):77-80,74
本文简要列出海南省吊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已知小煤炱目名录。其中包括附丝壳属1个种,小光壳炱属9个种,针壳炱属4个种,小煤炱属31个种。研究标本存放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HIMGD)内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