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王二七 《中国科技成果》2012,(17):F0003-F0003
5.12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引发了国内外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和时间的讨论。许多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地形形成于地壳的增厚,源于中央高原的下地壳受重力驱动向高原边缘的流动,始于1000~1500万年前,即著名的通道流模式。尽管一些地球物理资料证实高原下地壳很弱,足以流动,但是至今不清楚高原东部新生代的变形时间和变形量是否支持上述解释。汶川地震发生后,  相似文献   

2.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以来岩浆活动的空间展布形式包括三种与雅鲁藏布缝合带、沿深大断裂展布的岩浆带和藏北离散性岩浆分布区.这三种分布形式分别受控于大陆碰撞、大规模走滑和岩石圈拆沉构造体制.印度-亚洲深部软流圈的汇聚过程不仅控制了青藏高原的块体相对运动,软流圈的挤出效应也对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伸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学、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有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和难得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对解决岩石圈地球动力学和全球环境变化有重要意义,对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选择青藏高原的典型地区为重点,特别注意从高原与毗邻地区的联系,以至从全球尺度探讨高原的各种过程,目标集中在大陆碰撞过程和高原隆升过程,以过程为主线贯通碰撞机制、环境变化和资源分布规律的研究;时间上着重新生代以来,在不同精细时间尺度上定量地描述碰撞和隆升的动态过程及环境变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大陆岩石圈碰撞过程及其成矿效应;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气候环境变化;青藏高原现代表生过程及相互作用机理;青藏高原区域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项目的实施紧密围绕预期目标,深入分析,加强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青藏高原南北缘山盆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新生代高原北部重大的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高分辨率气候动态过程及变化趋势;高原隆升对亚洲季风发展变化的影响;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温室气体吸收与排放.同时,本文也论述了项目的实施在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前沿及区域发展的国家需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展望了青藏高原研究重要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4.
正这里既是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又是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自然又是这两种地貌的过渡带;这里既是汉民族文化向西延伸的边缘,又是藏彝文化向东拓展的边缘,自然又是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区域。雅安是什么?很多进入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人都曾从它的世界路过。雅安历来有"三雅"的说法,雅雨的美、雅女的媚、雅鱼的味曾经是雅安最为显著的识别码,雅安人也乐此不疲地宣传"三雅文化",且引以为豪。但这三张"名片"真的能代表真实的雅安吗?  相似文献   

5.
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国基础科学》4家杂志承办的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于2011年1月18日揭晓。"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发现首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揭示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分子机制"、"中国发现10万年前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易感基因"、"揭示水稻理想株型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大地电磁测量揭示青藏高原东部有两条地壳物质流"、"揭示蛋白质赖氨酸乙酰化在细胞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基于超材料实现微波段三维隐身和电磁黑洞"和"实验实现最远距离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等10项由我国科学家完成或为主完成的重要研究进展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础科学》2012,(3):21-21
除极地地区之外,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拥有最多的冰川。这些冰川是许多亚洲主要河流的源头,但是它们大部分却在萎缩,进而影响了一些比较大的河流如印度河的流量。由此产生的潜在的地质灾害使得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冰川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十分必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研究组与合作者对在过去30年里该地区的82个冰川的长度退缩、7090个冰川的面积减小以及15个冰川的物质平衡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的冰川状况存在系统的明显差异。其中,喜马拉雅地区(不包含喀喇昆仑山脉)的退缩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7.
继美国“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新航程”研讨会召开之后,中国地学界纷纷应之。笔者也提出一点建议:中国的大陆构遣应该是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大陆构造问题,可以把中国大陆构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北部跨中、俄、蒙、哈等四国的中亚推土式构造区,主要包括中亚造山带;第二部分是南部青藏推土式构造区,以青藏高原为主;第三部分为中国中东部活动区,主要包括了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准地台等,而这些地区大部分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的活化地区。  相似文献   

8.
伊斯坦布尔有26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660年,希腊人在此建部,史称拜占庭.公元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重建该城,并迁都至此将城市名称改为君十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和两罗马,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此后数百年里,这里一直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9.
世界小见闻     
西班牙东部发现奇特双头蛇在西班牙东部皮诺索地区,一名农夫发现了一条两头蛇。这条蛇有20厘米,大约三四个月大,它的两个头都有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中国基础科学》、《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科学基金》和《科学通报》等5家编辑部协办的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结果于2015年2月10揭晓。阐明独脚金内酯调控水稻分蘖和株型的信号途径、发现新生期心脏具有重新生成冠状动脉的能力、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环境成本的种植模式、利用溶液法制备出高性能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合成出具有空前硬度和热稳定性的纳米孪晶金刚石、提出并证实极体移植可有效阻断线粒体遗传病的传递、利用极体高通量测序结果精确推演出母源基因组信息、证实青藏高原通过下部地壳物质流动和上部地壳沿断层块体滑移两种方式向东扩张、利用纳米限域的单铁催化剂实现天然气直接制乙烯、发现炎症性半胱天冬酶是胞内细菌脂多糖的先天免疫受体等10项由我国科研机构独立完成或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国际合作完成的重要科学进展当选为"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边程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国家973计划项目“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2007CB411300)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目标。对项目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目前,项目组已在以下4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中亚造山带增生、体制转换与改造大陆动力学过程;(2)中亚造山带壳幔相互作用与巨量金属堆积机理;(3)中亚造山带典型矿集区壳幔结构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4)大陆增生成矿理论框架的构建和矿集区预测与隐伏矿床识别。  相似文献   

12.
邓涛  王晓鸣  李强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3):17-21,F0002
冰期动物群长期以来已被认识到与更新世的全球变冷事件密切相关,其中的动物也表现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如体型巨大、身披长毛,并具有能刮雪的身体构造,以猛犸象和披毛犀最具代表性。这些令人非常感兴趣的绝灭动物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们的上述特点曾经被假定是随着第四纪冰盖扩张进化而来,即这些动物被推断可能起源于高纬度的北极圈地区,但一直没有可信的证据。本研究根据来自西藏的新化石材料证明,冰期动物群的一些成员在第四纪之前已经在青藏高原上演化发展。冬季严寒的高海拔青藏高原成为冰期动物群的"训练基地",使它们形成对冰期气候的预适应,此后成功地扩展到欧亚大陆北部的干冷草原地带。这一新的发现推翻了冰期动物群起源于北极圈的假说,证明青藏高原才是它们最初的演化中心。  相似文献   

13.
龚勇  曹鹏  于洪军  江涛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2):27-28,F0002
神经营养因子(NTs)是一类对神经元发育、存活以及凋亡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神经营养因子可结合两类不同的糖基化膜受体——p75神经营养受体(p75NTR)和酪氨酸激酶受体(Trk),其中p75NTR可与所有NTs结合,而Trk则通过不同亚型与不同NTs特异性结合。神经营养因子能否通过诱导p75NTR形成同源二聚体来激活受体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利用X-射线晶体学方法获得了NT-3与p75NTR胞外区复合物的2.6分辨率的三维精细结构。结果发现,与以往报道的NGF与p75NTR形成非对称结构不同,NT-3以2:2的比例同两个糖基化p75NTR分子发生对称结合形成同源二聚体。对称性和不对称结构的对比分析显示,二者在配体-受体作用和p75NTR构象上有显著不同。生化实验研究显示,溶液中NT-3和NGF都是以2:2的比例与p75NTR结合,而2:1的结合是人为去糖基化的非天然结果。这显示,2:2对称结合是神经营养因子在细胞表面激活p75NTR的本来状态。这些研究结果为神经营养因子与p75NTR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更加深入与全面的认识。同时,为治疗人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药物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精确可靠的三维结构数据。  相似文献   

14.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属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它利用原有的兰州重离子回旋加速器系统(HIRFL)作注入器,采取主环CSRm与实验环CSRe耦合的双环结构,可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1—100MeV/u的低中能区提高到500—1000MeV/u高能区。同时利用空心电子束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一个数量级,并提供包括放射性束RIBs在内的更多种类的重离子束,用以开展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物理实验,是一个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大科学平台。2000年4月HIRFL.CSR工程由原国家计委批准开工建设,总投资2.935亿元;2005年9月建成并开始试运行;2008年7月30日通过国家验收且正式投入运行。验收意见指出,HIRFL-CSR工程全面优质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验收指标,其中主环加速碳、氩束流的能量和流强超过了设计指标,总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民航协同决策(CDM)概念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民航协同决策(CDM)的概念和产生背景,通过对美国等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发达国家使用CDM的情况说明,对CDM在中国的应用进行了展望。随着民航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组成部门对CDM应用的深入,飞行效率将得到提高,航班延误情况也将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公共场所双语标志规范地方标准及相关文件的对比研究,指出在街道路牌的通名部分使用拼音还是意译、通名意译面临的尴尬处境、地名罗马字母大小写、街道路牌的规范工作中民政部门和质监部门的权属以及协调、采用国际化策略还是本地化策略等五个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不统一、标准不严谨,甚至违背国家法规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等问题,对此进行了厘清与论述,希望能对道路交通双语标志规范的标准制定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方法。该工作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管并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完成。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1)确定领域的收词范围,(2)确定术语定义,(3)确定术语的英文名称。介绍了在每一阶段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发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目的是向从事术语审定工作的专家汇报工作,总结工作经验,并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政府吸引海外优秀研究人员的政策措施,并重点介绍了这3个国家具体资助科学研究的机构如日本学术振兴会、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吸引海外研究人员的项目类别和具体做法,其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制定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措施和计划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科技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方法。该工作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管并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完成。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1)确定领域的收词范围,(2)确定术语定义,(3)确定术语的英文名称。介绍了在每一阶段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发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目的是向从事术语审定工作的专家汇报工作,总结工作经验,并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0.
湍流是制约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卡脖子问题。在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 )日益成为飞行器设计的主要手段时,如何构建湍流的数学物理模型是最突出的基础科学难题。我们以复杂系统的新认识为基础,从理论、实验、计算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突破湍流世纪难题的新思路。理论上,我们构建了结构系综理论新框架,在物理思想上将经典的朗道平均场理论推广到非平衡系统,形成基于广义李群变换的多层结构模型;在方法上创新发展了序函数分析方法,从精确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的经验数据中提炼湍流场的物理结构参数。这一工作在探索飞行器相关的壁湍流的物理对称性原理方面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首次获得规范壁湍流的解析解,确认了新的普适卡门常数0.45。同时,我们以钱学森系统工程的思想为指导,组织了湍流实验和计算平台的建设,针对飞行器典型流场实现了实验、计算和理论的联合攻关,并组织实施了工程计算平台的建设。这些努力为新一代工程湍流模型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