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迁安市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16.6%,慢性病患病率为21.6%,15岁及以上人口身心健康不佳的比例为29.2%,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民两周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居民两周患病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制度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定西市临洮县当地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及医疗机构提供有效的理论数据,以便促进当地空巢老人慢性病的防控及治疗.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临洮县300名≥65岁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定西市临洮县300名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5.67%;患病率占前五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胃肠炎、糖尿病,患病率依次为47.67%、45%、32.67%、21.67%、14.33%.慢性病患病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吸烟、饮酒、锻炼、睡眠状况及吃早餐与空巢老人患慢性病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53.33%的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孤独,且有无孤独感与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是否有孤独感、睡眠状况、高盐高脂饮食、锻炼、高血压家族史等密切相关.结论:定西市临洮县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空巢老人心理状况不佳,政府及社会对此的关注及投入仍存在极大的空缺,对此相关措施的出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哈萨克族和汉族居民高血压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石河子24小区及沙湾西戈壁镇、牛圈子牧场2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4797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哈萨克族与汉族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8.8%和31.5%,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9.68%和24.8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口味偏咸、食用腌肉和每日饮奶茶≥10碗是哈萨克族区别于汉族的与高血压发生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哈萨克族和汉族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1.4%、31.2%、12.7%和62.5%、46.2%、21.3%。因此,新疆哈萨克族高血压的高患病率和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现状严重,亟待需要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云南五地区部分人群的血压进行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了解不同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昆明、红河、玉溪、楚雄、丽江5个地区部分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居民1 579人(男737人,女842人),高血压患者394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4.95%.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26.05%,女性23.99%,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睡眠质量、高盐饮食、体重指数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32,1.245,1.496,1.994.结论:被调查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年龄、睡眠质量、高盐饮食、体重指数.因此,高血压防治重点应以改变饮食习惯、提高睡眠质量、维持理想体重为主要内容,同时加强对人群血压的监测与健康教育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疆城市与农村卫生服务需要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家庭入户调查资料,通过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来反映新疆居民的健康水平、卫生服务需要量。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8474人进行家庭入户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表明:居民的两周患病率按患病例数计为133.4%,其中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59.9%,农村居民为111.3%,比较城乡两周患病率,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按患病例数计算为219.0%,其中城市居民为277.6%,农村居民为170.0%。比较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新疆居民的慢性疾病较突出,流行病学疾病模式的转变明显,这对新疆的预防保健战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湖南省花垣县矿区肾结石发病率,以花垣县非矿区、矿区为调查地点,自拟调查问卷,走访过户,进行深度调查.发放问卷2500份,回收1978份,有效问卷1479份,总调查人数8049人.调查了该地区肾结石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和患者生活环境.结果表明:湖南省花垣县肾结石总患病率为14.46%,矿区为16.01%,非矿区为9.46%.调研发现湖南省花垣县肾结石总患病率较国内其他有调查数据的地区患病率高,当地各级政府及医疗机构针对矿区肾结石防治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西普通成年人群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点,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9 000名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检及血液、尿液检查,重点为空腹血尿酸(SUA)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尿酸的测定采用氧化酶法,高尿酸血症定义为血尿酸≥420μmol/L.结果:数据完整的7 924调查对象中,平均年龄为(46.27±17.28)岁,男女比例为1∶1.14.HUA粗患病率13.1%,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2.6%,4.9%.城市患病率8.5%,农村患病率16.5%.按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性别及年龄构成计算,广西普通人群高尿酸血症标化患病率为14.6%,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肾功能下降、饮酒、工作强度、体质量指数(BMI)、高甘油三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广西成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6%,(经标化后,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男性、年龄、肾功能下降、饮酒、工作强度、BMI、高甘油三脂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为本地区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省3个县的乡村小学的547名四至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做调查研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为:(1)留守儿童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的社会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的抑郁程度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通辽地区30岁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通辽市30岁以上的居民共2577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压、血脂、血糖检测,分析和比较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脑卒中患病率,并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史,吸烟史、超重或肥胖、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其男、女性分别为,男性48.9%、28.8%、14.1%、46.85、58.3%、38.3%,女性42.9%、27.8%、11.4%、14.3%、45.9%、44.3%,男性脑卒中患病率15.95%,女性为9.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 P<0.001).结论:本次调查提示,通辽地区常住居民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患病率高,应积极从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入手,进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处在“城中村”的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极具脆弱性.通过对合肥市z村留守老人进行深度访谈,分析该村留守老人生活脆弱性的表现,尝试构建包含家庭、社区政府、民间组织四大主体的“城中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抚养人的育儿方式及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要抚养人态度调查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049名初中生(30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父亲外出组在心理健康多项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组;初三年级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虎、适应不良因子上的得分比非留守儿童高;留守女生抑郁因子得分高于男生。留守儿童临时抚养人在严厉、干涉程度上均低于父亲或母亲。结论:与母亲一起留守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三“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留守女生比男生更加抑郁,这些与抚养人的教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养生项目健身气功锻炼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焦虑、抑郁和自尊水平的影响,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系统抽样法,选择重庆农村留守女初中生1286名为研究对象,借助Spielberger的焦虑量表(SAI), 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Rosenberg的自尊测试量表(SEI)对学生进行健身气功锻炼前后心理状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对自己生活不满意的达79.5%,从不满意的14.7%.处于焦虑水平的留守女中学生比例达66.6%,实验组焦虑、对照组焦虑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的学生比例达61.3%,实验组、对照组抑郁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62.2%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较低的自尊,实验组、对照组自尊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健身气功锻炼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显示出更低的焦虑水平,t为-7.892,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更低的抑郁水平,t值为-8.814,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自尊,t值为9.649,p0.01.结论:健身气功对农村留守女中学生具有良好的焦虑、抑郁和自尊预测作用,具有积极的身心健康促进价值,全面深化落实农村学校体育教育,进一步改善和促进留守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陕西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复原力和安全感特点,及心理复原力对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市新华中学初一、初二学生857人,使用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HKRA)和安全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的心理复原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以及留守儿童(P=0.003)。且流动儿童的安全感总分低于对照组儿童(P<0.001)和留守儿童(P=0.032)。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复原力的自我、家庭和社会维度对留守儿童(自我:β=0.26,p=0.014;家庭:β=0.49,p=0.008;社会:β=0.45,p=0.012)和流动儿童(自我:β=0.23,p=0.012;家庭:β=0.34,p=0.055;社会:β=0.39,p=0.007)的安全感回归效应显著。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改善农民工子女心理复原力的外部保护因子,能够提升其安全感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360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探讨了亲子分离内部各因素对中学留守儿童应对方式的影响,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差异显著,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更趋于消极。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在年级、性别、分离时间、沟通频率、代养人类型上差异显著。结论:亲子分离后,亲子分离的时间、沟通频率和替代养育方式的不同都会显著的影响中学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回顾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梳理了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研究成果。证据显示,以往学者围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积累了大量理论及实证工作,但仍留有不少空白。未来研究应尽可能统一对留守儿童的定义、纳入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开展追踪研究、开发与中国农村文化及实际相匹配的干预方案等,并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父母外出就业会给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带来显著的消极影响;父亲在县内就业,或者母亲在市内就业的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要好于非留守儿童。与母亲每隔2~6个月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不如非留守儿童;母亲外出就业比父亲外出就业给儿童带来的影响更大,也更复杂。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化的有关理论,利用对广西阳朔县436名儿童的抽样问卷调查资料,以同龄的非留守儿童为比较对象,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留守"经历在个别社会化指标上给留守儿童带来了较大影响: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欠缺与同辈群体和亲戚间的交往;家庭结构观念松散,亲子关系淡化;孤独感较强;缺乏合群性,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探讨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支持。[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留守经历问卷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均高于留守经历学生,且在所调查的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中,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要重视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升,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s suspected to be at least part of the cause of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and allergy. This study is part of the China, Children, Homes, Health (CCHH) project, which was design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indoor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prevalence of asthma and allergy among children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Wuhan in 2011. The questionnaire was a modified (to Chinese building characteristics) version of a questionnaire used first in Sweden. The parents of 2193 children, aged 1–8 years, replied, a response rate of 91.4% (2193/2400). Prevalences of asthma and allergic symptoms were calculated, and a Chi-square test and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Prevalences of health outcomes are “wheezing last 12 months” 18.5%, “cough at night last 12 months” 15.4%, “doctor-diagnosed asthma” 6.0%, “rhinitis last 12 months” 48.7%, “doctor-diagnosed allergic rhinitis” 17.5%.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asthma, allergy and related symptoms include living in an urban area, dampness (significant), use of gas for cooking, new dwelling decoration (paint and furniture obtained during pregnancy), keeping pets and breast feeding less than 3 month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risk as installing an exhaust fan in the bathroom. H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and rhinitis in Wuhan. Urbanization and dampness problems at home a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doctor diagnosed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among children in Wuh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