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治光 《科技潮》2007,(3):16-17
随着《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发布,“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并已启动的部分重大科技项目浮出水面。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对北京的水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绿化、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7,(2):2-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5日发布了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到20l0年初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4.
陈治光 《科技潮》2007,(3):8-15
目前,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从后台推动发展为前台引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注意并分析了这种趋势,从推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高度来界定“十一五”时期的科技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北京初步建成以“高端创新、强劲辐射、产业提升、环境优越”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发布,为北京这5年的科技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为北京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治光 《科技潮》2007,(1):32-32
本刊讯2006年12月2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10年,北京初步建成以“高端创新、强劲辐射、产业提升、环境优越”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城市”。为此,北京将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一条主线、两个支点、三大行动、四个突破”首都创新战略。2010年北京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规划》为“十一五”末初步建成的创新型城市设定了“五大具体目标”:一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  相似文献   

6.
陈治光 《科技潮》2009,(11):19-21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部署,“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7.
《太原科技》2010,(2):106-106
为了推进“科技北京”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目的是加快推进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龙头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8大科技振兴产业工程和12项科技支撑工程,  相似文献   

8.
杨冬梅 《天津科技》2006,33(3):21-2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当今现代城市发展趋势看,城市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科学技术竞争和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紧紧抓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力争把我市率先建成为创新型城市,需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但关键要靠科技创新。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苏州科技城地处苏州高新区西部,位于太湖与太阳山之间、东邻苏州绕城高速,西接230省道,南北至高新区地界。作为全国首家部、省、市共建大型科技创新基地,苏州市创建“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之一.江苏省、苏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同时也是苏州高新区“聚焦科技、推进创新”战略的主体.苏州科技城遵循着“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建设理念,将实现“城区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并独具苏州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城、山水生态城和科技文化城。  相似文献   

10.
郑吉春 《科技潮》2006,(11):1-1
近年来,中央多次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北京具有丰厚的科技资源,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国家知识创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底,《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科技规划》)正式向社会发布。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北京科技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华东科技》2008,(2):8-10
“十一五”期间将组织实施16大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我国发布代表企业管理最高水平的149项创新成果;人均科普活动经费1.18元资源分布不均衡;2007年全国关停小火电1438万千瓦;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三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童庆禧 《科技潮》2009,(6):28-30
2008奥运会成功召开后,北京秉承奥运理念,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总要求。其中,科技北京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科技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提升首都生产、生活、城市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的科技含量,率先将北京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8,(6):28-28
本刊讯 5月18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开工典礼暨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揭牌仪式在合肥科学岛举行。至此,在安徽省建造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已升至5项,其密集度仅次于北京。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十一五,是北京深入实施科技奥运和科技北京战略的五年。五年来,北京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科技北京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6.
梁红岩  张波 《太原科技》2010,(10):38-44
“十一五”时期太原市科技政策法规建设状况 “十一五”时期.太原市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着力点,不断完善符合太原市实际需要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五年间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并发[200711号)《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并发[2007]25号),对太原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绿色转型战略以及全面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41(12):1435-1435
近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电力电子关键器件及重大装备研制”已启动,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项目采取组建总体专家组的方式实施管理,现正式成立“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电力电子关键器件及重大装备研制”总体专家组,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刘进军教授当选为总体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8.
《厦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科技规划)近日正式颁布实施。“十二五”是厦门市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二五”科技规划》通过总结“十一五”科技发展经验.分析“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提出厦门市“十二五”科技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凝练出支撑发展目标实现的重大专项,以及为确保《“十二五”科技规划》实现所需采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1921年8月,中国现代史上一批杰出的政治家从上海来到南湖,在一艘普普通通的木船上为中国的前途发出了一份开天辟地的宣言。如今,当自主创新的巨钟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手里敲响,南湖这块经历了近90年辉煌岁月的磁铁,更是以她高瞻远瞩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怀,将中国最优秀的科技资源不断吸引到这块既“红胜火”又“绿如蓝”的长三角热土,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春风里,展现出一幅幅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瑰丽画卷。《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形成和发展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和嘉兴为副中心的网络化、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这是省委、省政府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嘉兴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副中心建设工作,在《嘉兴市南湖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主线,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使南湖区成为嘉兴创新型城市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核心区。为此本刊记者专程来到南湖,采访了在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的10位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06,(9):6-6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本者深化浅海、拓展深远海的原则,“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大幅增加海洋科技投入.将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科技支撑和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落实。 首先将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科研能力;其次是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深海油气开发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再次是要加大对海洋事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科技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