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国家助学贷款在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部分贷款学生的信用缺失,使得助学贷款的还贷率不高,导致了银行对助学贷款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涉及和受益的四个方面(即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入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对于帮助贫困学生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其完成学业,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存在贷款管理混乱、违约率高、政策法规不健全、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因此针对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提出了发行助学贷款特别国债和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构想。  相似文献   

3.
2000年起江西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但实施效果不佳,凸现了许多问题,如申请贷款面大与放贷面小的矛盾、高校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银行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从国家、银行、学生、高校四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江西国家助学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助学贷款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承担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大、助学贷款工作积极性不高;大学生违约率高、还贷率低;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难,大学贷款工作进展缓慢等。造成助学贷款工作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还贷诚信缺失,还贷率低。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诚信缺失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诚信、提高还贷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后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为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解了燃眉之急,但助学贷款还贷率低:银行追债困难;高校协助银行追债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银行和高校。文章认为,当前可以从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加大高校对学校拖欠贷款的责任;强化对学生的信用教育;建立沟通机制并完善服务;建立追债系统和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等方面强化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中,银行委托各县级资助中心负责本地区贷款管理并基于贷款业绩对员工实施激励。员工业绩由努力水平、银行评价及不同地区环境差异等因素决定。银行对员工业绩评价的主观性以及不兑现奖励承诺的道德风险弱化了对员工的激励,从而影响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将锦标机制应用于银行道德风险防范和基于业绩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业绩排序法排除了共同不确定因素对员工业绩的影响;规定业绩指标合约中,银行的占优选择是兑现承诺并将较高报酬按照合理的员工比例支付给业绩较高的员工。研究建议:激励机制设计应依据员工努力水平而非绝对业绩,银行只需为具有公务人身份的员工支付固定工资之外的奖励,银行和政府联手实施惩罚同样会对员工产生激励。  相似文献   

7.
王黎炜 《中国西部科技》2006,(35):F0002-F0002,F0003
本文论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了新疆生源地贷款的利弊,明确指出在新疆实施生源地贷款,既落实了助学贷款政策,又规避了银行风险,是改变目前贷款现状不佳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于1989年施行,因还款率过低各地银行纷纷停贷,助学贷款以失败告终。2004年底政府又推出新的贷款政策。如何使助学贷款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使国家助学贷款真正成为高校学生完成学业主要的经济来源,需要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入手,对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政府、高校、银行和学生的积极性,完善各项制度,使各方形成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衔接协调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不断完善高校助学贷款及其偿还体系,建立健全助学贷款及其偿还机制,促使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助学贷款偿还率不高的现实,也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河北省高校的助学贷款及其偿还工作还存在着贷款规模和范围有待扩大、管理不够严密规范等问题,今后应加强领导,从制度上推动河北省高校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大力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建立健全"助学+育人"的助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泉州地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进行调研,了解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贷前审查有漏洞、贷款信息不通畅、贷后管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解决生源地贷款问题必须采取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网络贷款平台、明确政府、银行、高校、个人职责、完善贷后管理等对策,才能实现生源地信用助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穷尽式检索国内外狂犬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鼠在传播人狂犬病中的疫源作用,综述了国内外鼠狂犬病测毒研究,介绍了有关国家与世卫组织对鼠传狂犬病的防治建议,探讨了我国应采取的防治意见,调查了国内对鼠传狂犬病的某些夸张宣传及认识偏差,并试图究其根源,加以拨正。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属性文法的本体形式化描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本体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简单属性文法的本体形式化描述方法,其中文法产生式描述本体内的各种逻辑关系,为逻辑层推理奠定了基础,通过属性求值规则实现本体的语义;设计一种属性求值器的构造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模型;将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本体元数据模型作为属性求值器处理的对象,提供相应的文档类型定义(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以指导XML文档的创建;结合应用实例说明基于此方法的信息检索结果具有令人满意的精确度;通过改变产生式、属性及属性求值规则可扩充此方法.  相似文献   

13.
TD-SCDMA系统空中接口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鹏  李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30(4):330-332,339
TD-SCDMA系统无线资源管理中一个重要内容是接纳控制,而它依托于对各小区容量的测量,因此小区容量的计算方法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由接纳控制和小区容量等概念入手,提出小区上、下行容量估计算法,上行容量的计算基于对噪声恶化量的控制,因该值能很好地衡量系统的干扰状况;下行容量算法主要参考基站发射的总功率,有着直观的物理意义。进一步分析了相邻小区干扰与小区容量之间的关系,为网络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重要变量关系做了仿真,算法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互参《厦门志》与《金门志》两书“风俗记”之岁时礼俗,发现厦金两地除二、三、六、八、九与十一月之俗尚大致相同外,还存有十一处差异。一为元旦,两地粪土出户之日三五有别;二为人日,食七宝羹已不在金门盛行;三为正月初九,厦因华侈而多见富家演剧之俗;四为立春,厦书“春”或“福寿”字,金无;五为上元,厦地“跳火”去病除疾,金地“烧旧灯篝”承祭告礼;六为四月八日,厦有浴佛之会,金则未记;七为端午,厦五色龙船竞渡,金画八卦、书对联、燃磺烟等;八为七月三十,金“关地狱门”,厦承七月“普渡”礼;九为十二月初二,厦做“头牙”,金则以二月初二日为“头牙”;十为十二月二十,厦“扫尘”,金不记;十一为除夕,厦重春帖之祥寿,并依灯檠卜晴雨。这些差异均有各自的承袭、分布或流变之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心理咨询师认证和培训体系存在着入门标准过低,侧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缺乏发展性的胜任特征培训,督导侧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咨询师的考评缺乏相应的标准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引入胜任特征标准,构建基于胜任特征的心理咨询师认证和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步行动作的生物力学原理及其步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步行是人类运动基本的方式,加强对步行动作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人体运动规律的了解,有利于对人体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步行动作的一般生物力学原理和步态分析的一般方法,为进一步的步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机载细水雾灭火技术研发及其在民航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支持,对近年来国内外细水雾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包括细水雾喷雾特性对细水雾灭火有效性的影响、添加剂的影响、环境情况对于细水雾灭火的影响,以及利用细水雾进行的相关实验研究等。提出今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机载灭火技术、细水雾对遮挡火灾的抑制机理、高高原环境下细水雾特性与雾场诊断、细水雾灭火应用设施的设计、高效货舱机载灭火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低压细水雾生成与控制机理的研究。最后,结合民机哈龙替代灭火技术需求,设计了新一代机载细水雾灭火技术研究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靠性设计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必不可少的设计内容。本文从现代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出发,详细论述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特点,提出了芯片选择、电源设计、PCB制作、噪声失敏控制、程序失控回复等集合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和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技术的解决方法,可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人员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师舞蹈专业艺术实践课有别于舞蹈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课,它更侧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笔者运用课程论和舞蹈心理学的知识,分析了高师舞蹈专业艺术实践课的课程含义、目标和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得出舞蹈专业艺术实践课有利于学生左右半脑的平衡发展、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由于前兆不充分,在网络E事件的影响力极易被无限放大,将严重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是把握突发事件发展方向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已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基于灰色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模型,并以2009年杭州飙车案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表明,灰色层次评价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