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热漏对内可逆卡诺热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可逆卡诺热泵性能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热漏对热泵性能的影响,导出考虑热漏情况下,内可逆卡诺热泵最佳性能系数与泵热率间的优化关系,揭示了热漏系数k对热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制冷机除传导不可逆外,还存在热漏等其它不可逆因素。进一步考虑热漏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导出了反热阻、热漏影响的制冷机生态学优化准则,为制冷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受热阻、热漏影响的不可逆费米量子卡诺制冷机的最优性能,得到了量子制冷机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基本优化关系,揭示了热漏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存在热阻和热漏损失的定态流不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导出了热阻损失服从牛顿定律和热漏损失服从一般传热规律时制冷系数与制冷率间的优化关系,研究了不同传热规律下的热漏损失对制冷机优化性能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混合热阻条件下和卡诺热机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热漏对循环的影响,导出了有热漏时,混合热阻条件下的卡诺热机的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存在热阻、热漏及气缸吸放热等损耗下不可逆卡诺循环Yong经济优化准则,结果表明:热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受高、低热源热漏的影响,但与其热阻成反比;Yong损耗率与热阻、热漏成正比。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存在热阻、热漏及气缸吸放热等损耗下的不可逆卡诺循环火用经济优化准则.结果表明:热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受高、低温热源热漏的影响,但与其热阻成反比;火用损耗率与热阻、热漏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在内可逆卡诺制冷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热漏对卡诺制冷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热漏的影响,可使制冷机的最佳制冷系数与制冷率间的关系与实际制冷机的观测性能相符。  相似文献   

9.
以在高温热源服从牛顿传热规律而在低温热源服从线性唯象传热规律并考虑了热阻和热漏的布雷逊热机为模型,导出了该热机的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密度和效率的表达式。讨论了高温换热器的效率、低温热导和热漏对热机各种性能参数的影响。所得结果可对实际热机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义传热规律Q∝(ΔT)m,建立不可逆斯特林热机模型,并考虑热阻、热漏和回热损失对热机的影响.以Z函数为目标实现功率与效率之间的协调优化,对比研究Z函数与效率、功率与效率,功率与效率的关系曲线,讨论漏热率、回热器效率、回热时间等参数对斯特林热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漏热率越小,回热时间越短;回热器效率越大,斯特林机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湿度、温度以及养护时间三项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HPC)养护影响的特点,提出将HPC的养护分为初期养护和湿养护两个不同的阶段,而且介绍了两个阶段各自的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e curing sensitivity of concrete with cement Types 1, 3, and 5 as well as multiple powders consisting of cement, fly ash, and limestone powder was studied. Bottom ash was also used in the study as an internal curing agent and a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fine aggregate. The curing sensitivity index was calculated by considering the performance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arbonation depth. Specimens were subjected to two curing conditions: continuously water-cured and continuously air-c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ment Type 3 has a lower curing sensitivity, while cement Type 5 increas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For the mixes without bottom ash, the use of fly ash increas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while limestone powder reduc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of concrete. The use of bottom ash in concrete reduces the curing sensitivity, especially at a lower mass ratio of water to binder. Concrete with limestone powder, together with bottom ash, is least sensitive to curing. The curing sensitivity calculated from carbonation depth also has a similar tendency as that derived by considering compressive strength. From the test results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uring sensitivity, bottom ash has been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internal curing agent.  相似文献   

13.
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烯丙基酚醛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行为,用Kissinger法和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对获得的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与纯酚醛树脂相比,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温度较高,反应级数更接近于1,固化反应所需的平均表观活化能较低,为111.45kJ/mol;在整个固化过程中,烯丙基酚醛树脂的活化能较为恒定,随温度变化不大;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为研究该体系固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分析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电磁学、传热学及固化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一个含有2项内热源的电磁场 温度场 固化度场耦合模型,基于该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OL环的微波固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将仿真结果与传统热固化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 得到结论为:微波固化方式较传统热固化方式缩短了复合材料达到既定固化温度的时间,降低了复合材料NOL环内部的固化度分布梯度,有效改善了固化均匀性。复合材料微波固化过程数值模拟的实现,为微波固化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乙烯基酯树脂拉挤复合材料基体固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不同固化剂配方体系的乙烯基酯树脂固化反应特征,研究了固化放热量、固化程度及其浇铸体力学性能的关系,并对模压和拉挤成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联用固化剂可使固化温度范围变窄,提高固化放热量.放热量能基本反映树脂的固化程度,直接影响浇铸体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颜料对紫外光固化涂料固化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红、黄、蓝3种颜料对紫外光固化涂料固化速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颜料对固化速率的影响极大,加入少量的颜料即可使固化速率大大降低,不同颜料对固化速率的影响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不同水泥剂量、不同养生龄期,以及不同养生温度条件组合下的抗弯拉强度,分析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随水泥剂量、养生龄期以及养生温度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试验龄期的增长,水泥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呈增长趋势;较高的养生温度有利于抗弯拉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烟叶烘烤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烟叶烘烤过程中供热和通风排湿不易控制、劳动强度大、对温度的调节存在滞后性、控制精度难以达到工艺要求的状况,对烤房进行了改造设计,设计了以智能控制器为核心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 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根据烘烤曲线工艺要求对实时监测结果进行智能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养护制度下混合水泥反应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试各混合水泥试样结合水量和掺合料反应程度.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混合水泥水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较高的养护温度可加快混合水泥的反应速率,提高其反应程度.但对后期标养条件下混合水泥反应程度的增长有影响;早期低温养护情况下混合水泥的水化受到抑制。其反应程度相当低,但后期标养条件下有一定增长。养护温度升高有利于混合水泥中掺合料反应程度的提高.但在后期长时间标养条件下,奇试样中掺合料反应程度趋于接近。  相似文献   

20.
环氧树脂/反应性聚碳酸酯体系的固化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动态DSC研究了环氧树脂/反应性聚碳酸酯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及其固化过程,对固化动力学参数,包括活化能,指前因子和速率常数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体系为自催化反应机理;随着胺化聚碳酯酯(a-PC)的加入,活化能降低,而表观速率常数和指前因子增加;a-PC改变了整个体系的固化过程,加快了固化反应;对于a-PC增韧改性体系,随着a-PC和固化温度的增加,固化体系的玻璃化温度(Tg)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