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模糊CMAC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中非线性对象的建模和逆建模的精确性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Fuzzy 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FCMAC)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逆控制方案.将模糊逻辑思想嵌入到CMAC中构成FCMAC来对非线性对象进行较精确的逆建模,从而构建逆控制系统.在对象特性未知的情况下,选用BP网络来对象进行正建模,并由BP网络的辩识结果来对FCMAC的参数进行调整.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且验证了其控制效果较单纯的CMAC网络逆控制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用模糊BP神经网估算小卫星成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用BP神经网对卫星成本进行二维估算 ,即先求出样本点集扩散到控制点集中的模糊数 ,然后将对应同一控制输出变量的控制输入变量的模糊数作为学习样本 ,让BP神经网进行学习。学习后的BP神经网就能在给定输入变量的情况下 ,估算出输出变量。最后 ,给出了小卫星成本的质量和定点精度模糊BP神经网估算的实例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建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苗青  曹广益  朱新坚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2):284-285,289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系统过于复杂,难以数学建模。应用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对DMFC系统进行辨识建模。模型以甲醇的浓度和流速为神经网络辨识模型的输入量,电池电压/电流密度为输出量,利用1000组实验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建立了不同甲醇浓度和流速下电池电压/电流密度动态响应模型。应用仿真对建模的有效性和精度进行了检验,并与BP神经网络辨识的效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证明RBF神经网络比BP神经网络收敛得快,建模精度高,从而为设计DMFC实时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类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研究非线性对象输入/输出数据的基础上,将对象输出的Taylor级数展开式取线性项作为预测模型,提出一种非线性系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为了保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以神经网络做辩识器估计系统建模误差,对非线性对象进行单频预测控制,理论上已证明三层BP网能任意逼近L2上的非线性函数,本文通过仿真研究也表明了当神经网络逼近系统建模误差时,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算法对复杂非线性对象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In this paper, optimal cloeed-loop test design for control is studied. The identified model is used for controller design. The control scheme used is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and the design constraint is the power of the process output or that of the reference signal. The measure of performance is the variance of the error between the output of the ideal closed-loop system (with the ideal controller) and that of the actual closed-loop system (with the controller computed from the identified model). Optimal spectrum formulae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BS signal in industrious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6.
沈承  曹广益  朱新坚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7):836-838,843
针对现有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模型过于复杂的弊端,本文应用RBF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建立了MCFC的温度非线性模型。简要分析了MCFC电堆的温度特性,讨论了应用RBF神经网络进行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建模的主要问题,并详细给出了其辨识结构,算法和模型训练方案,应用仿真对建模的有效性和建模精度进行了检验,并与BP神经网络辨识的效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证明RBF神经网络远比BP神经网络收敛得快,应用RBF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对MCFC电堆建模是可行的,它避免了用复杂的微分方程组来描述MCFC,通过神经网络可快速地得到其输入同特性,它为MCFC温度的在线预测和在线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辨识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建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过于复杂,难以建模,而已建立的模型难以满足PEMFC控制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要求。本文利用神经网络具有逼近任意复杂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将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应用到PEMFC强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中,避开了PEMFC系统内部的复杂性。模型以电池工作温度为神经网络辨识模型的输入量,电池电压、电流密度为输出量,利用500组实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改进型BP算法,建立了不同温度下电池电压—电流密度动态响应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从而为设计PEMFC实时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类过程控制对象的神经网络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远  都延丽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1):1533-1536
针对一类典型过程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问题,提出了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辨识结构采用串并联形式,并分别使用改进BP算法和浮点式遗传算法进行了网络的训练。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及高效率对神经网络的权值优化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它不仅学习速度快而且稳定性好,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优化方法运用到神经网络建模和控制当中。  相似文献   

9.
针对闭环系统辨识中激励信号的优化选择问题,提出一种迭代的优化激励信号设计方法.以优化控制的性能指标作为激励信号选择的目标函数,考虑闭环辨识的鲁棒性稳定性,以及激励信号、控制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能量限定,求取激励信号的优化能量谱,并以迭代的方法逐步选择优化的激励信号和闭环辨识系统模型,从而得到满足闭环系统性能的系统模型和相应的激励信号.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得到的激励信号去激励闭环系统,进行模型辨识,能够有效提高辨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变尺度优化方法的快速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尺度优化方法的多层前向神经网快速学习算法(MDFP),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对于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有着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BP神经网络与小波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BP神经网络对被控对象进行在线辨识以及利用BP神经网络与小波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通过某电厂过热器汽温为对象仿真验证此方法比一般BP神经网络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漏入汽轮机真空系统空气量的软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汽轮机真空系统漏气量的直接测量一直没有好的方法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并结合BP网络的漏入真空系统空气量的软测量方法。该方法以影响真空下降速度的凝汽器各运行参数以及真空下降速度作为网络的输入,以常规测量方法得到的漏入真空系统空气量作为目标输出,实现对漏入真空系统空气量的软测量。数值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实现在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中对漏入真空系统空气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输出跟踪问题 ,目的是在未满足不确定性匹配条件的情况下设计精确跟踪参考轨迹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为了补偿不确定性 ,将鲁棒输出跟踪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转化为最优控制器的设计问题。证明了鲁棒输出跟踪问题的解可通过最优控制的解而得到 ,通过仿真说明了这种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几种递归神经网络及其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递归网络中包含延时变量 ,用其来进行系统辨识时可以得到动态网络系统。首先介绍了Elman网络和Jordan网络及其改变型。根据网络的输入 /输出数据 ,采用BP算法和数值优化算法进行训练 ,并利用一个具体的系统模型辨识的例子 ,通过性能对比揭示了各网络用于系统辨识时的优缺点 ,为递归网络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adaptive practical output maneuvering control problems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with uncontrollable unstable lineariza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design a smooth adaptive maneuvering controller to solve the geometric and dynamic tasks with an arbitrary small steady tracking error. The method of adding a power integrator and the robust recursive design technique are employed to force the system output to track a desired path and make the tracking speed to follow a desired speed along the path. An example is considered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he proposed design procedure can be illustrated by the use of this example.  相似文献   

16.
建立系统逆动力学过程模型已经成为许多非线性系统控制问题研究与实现中的关键问题。该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方法实现了对热工对象的逆动力学过程在线辨识,并通过三个典型的仿真算例对基于SVM的非线性系统逆动力学过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考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VM的逆动力学过程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同时还具有较为理想的泛化性能和在线跟踪能力;利用所建立的系统逆动力学过程模型能够获得恰当的控制作用,保证系统的输出按照给定的轨迹达到设定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粗糙集理论进行BP网络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提出了一种根据粗糙集理论进行BP网络设计的方法,它结合了粗糙集理论的强大的定性分析能力和BP网络的准确的逼近能力,得到一种可理解性好、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神经网络模型.这种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的要点是:应用粗糙集的理论和方法,从给定学习样本数据中发现一组规则,并根据这些规则去建立网络模型中相应的隐层节点;然后用BP算法迭代求出网络的参数,从而完成网络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L型阵列MIMO雷达的多目标分辨和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的自由度特性,提出了一种单基地L型阵列MIMO雷达的空间多目标分辨和定位方案和基于Capon波束形成器的MIMO Capon二维空间谱估计方法。该方法可对空间目标二维DOA进行估计从而完成对多目标的分辨定位,对方案中可分辨定位目标数目进行了分析。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将该方案应用于雷达目标定位系统中,在实际阵元数目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系统自由度的利用率,增加可分辨目标数目,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9.
动态输出反馈网络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具有不确定时延的动态输出反馈网络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考虑小于等于一个采样周期的不确定时延,将动态输出反馈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为含有不确定性的离散时变系统.利用Lyapunov理论和矩阵不等式方法,推导出系统鲁棒控制律存在的条件,并转化为矩阵不等式表示的可行性问题,从而可利用Matlab LMI工具箱来求解,以便构造鲁棒控制律.Matlab仿真算例说明分析方法和结果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As system identification theory an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re belonged to two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separately, so one gap exists between these two subjects. To alleviate this gap between them, one new idea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system identification theory into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is the prediction of the output value for a nonlinear system, then the problem of deriving the prediction of the output value can be achieved by system identification theory. More specifically, a Bayesian approach is applied for the nonparametric estimation by modeling the prediction as realizations of zero mean random fields.Through comparing this kind of prediction corresponding to this Bayesian approach and the former direct weight optimization identification for nonlinear system, the authors see that if the unknown weights are chosen appropriately, these two approaches are equivalent to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obtained prediction of the output value, the authors substitute this prediction of the output value into one cost function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then a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 with inequality constraints is formulated. When to solve this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 a detailed process about how to derive its dual form is given. As the dual problem has a simple constraint set, it is amenable to the use of the common Gauss-Seidel algorithm, whose convergence can be shown easily.Finally, one simulation example confirms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