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5):F0002-F0002
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院是黑龙江科技学院直属的从事石墨新材料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科研机构。作为黑龙江省石墨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石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研发主体,石墨新材料工程研究院面向国家科技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致力于石墨新材料工程领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新材料制备技术和工艺,为石墨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全国超高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仪式在河南濮阳市举行。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维忠等专家出席。李寿生指出,上海化工研究院和濮阳市政府主办的此次论坛,聚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原料、技术、装备、制品和应用等不同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  相似文献   

3.
潘勇 《安徽科技》2014,(2):12-14
为加快推进安徽省创新型省份(试点)建设,加快蚌埠市战略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共同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由蚌埠市政府、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盛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13年10月16日组建成立了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过几个月来的各方共同努力,研究院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前,新材料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技术和商业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其产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发达国家均将发展新材料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美国政府在90年代的《国家关键技术计划》中,一直将新材料技术列为重要研究领域;日本把开发新材料列为国家的第二大目标,认为新材料技术是推动21世纪创新和社会繁荣的主导力量;德国在其21世纪9大重点发展领域中将新材料列在首位。进入21世纪,以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异常活跃,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我国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极…  相似文献   

5.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简称JRI)是顺德区政府、中山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三方共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其目标是实现成果产业化、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后续的产业化工作提供支撑。该院院长谭洪舟教授,作为广东省政府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成员和广东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长期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相关技术研究。近日,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谭教授,请他介绍了JRI的相关建设与科研情况,并为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发展支招。  相似文献   

6.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的一种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合理有效的选择合作伙伴是产业联盟构建的起点和成功的关键点。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所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AHP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省外资讯     
<正>安徽成立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蚌埠市正式成立,这是蚌埠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又一成果,标志着蚌埠市产学研合作步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郭剑峰 《科技潮》2008,(4):24-25
联盟名称: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成立时间:2004年12月16日首批成员:9家目前成员:18家(截至到2008年3月)联盟宗旨:为北京市材料产业提供更为完善的检测分析服务,解决材料中、小企业分析测试难的问题;整合材料领域分析检测的资源,挖掘各检测单位的服务能力,提高现有资源为社会服务的效率;汇集材料分析检测领域内的信息,为联盟成员提供协作交流的平台;为材料领域测试方法的研究、比对体系的建立、新材料全面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工作支撑。  相似文献   

9.
巴纪兴 《科技潮》2006,(1):12-13
“十五”期间,北京发挥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注重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材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仅中关村地区销售收入就已突破300亿元。北京各类新材料企业已达1000多家,其中,被北京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700多家,销售收入达亿元的有20多家,上市公司8家;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江西省科技厅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工作,经过各设区市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新组建10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此次新认定的联盟紧密围绕《江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重点产业进行组建,其中新材料产业3家,现代农业产业2家,智能装备产业1家,生物医药产业1家,互联网产业1家,节能环保产业1家,化工产业1家。目前江西省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80家(其中3家国家级联盟),集聚了1000  相似文献   

11.
科技动态     
<正>宁波: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成功举行12月2日,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科技成果专场推介会在宁波科技大市场举行,共吸引该市能源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工安全与环保等领域企业代表及相关区县(市)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5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专场推介会是宁波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联盟举办的首场成果对接活动。11月15日,宁波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联盟正式成立,在随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2009年11月,是省科技厅公布的首批20家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之一。联盟是以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为理事长单位,联合省内外镁合金生产及镁合金技术研究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成立的紧密型产学研联合组织,旨在共同推动山东省镁产业的快  相似文献   

13.
杜爱霞 《创新科技》2017,(10):11-13
"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新形势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内部纷争会降低联盟协同创新的效率,严重的还会导致联盟组织体的瓦解。但知识产权自身具有共享性特质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必要构件更为创新联盟知识产权共享机制的建构做出了现实呼应。  相似文献   

14.
 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精准设计新材料创新突破路径及政策,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梳理了美国、日本与欧盟等材料强国的新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经验,探讨了中国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与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别设计了先进基础材料“竞争力提升”创新突破路径、关键战略材料“自主可控”创新突破路径及前沿新材料“抢先卡位”创新突破路径,并从完善新材料产业创新系统、引导新材料产业创新方向、建设新材料产业新型创新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的创新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10,(9):22-23
近日,通过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管理中心及创新园19家企业的共同努力,山东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成立。省科技厅厅长翟鲁宁在成立仪式上强调,推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加快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我国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是世界上公认的六大高技术领域之一,也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国家为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自"十一五"规划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相关产业规划,把新材料产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7.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物质基础和战略先导,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越来越成 为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近些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新材料和新物质结构不断涌现,全球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迅猛,新材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我国作为新材料产业大国,在新材料创新发...  相似文献   

18.
⒈现状及发展趋势经过近几年的开拓创新,杭州市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新材料产业已涵盖了无机非金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摩擦材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新材料企业已有21家,累计投入到新材料产业的开发资金超过6亿元,1997年全市新材料产业的销售额达463亿元,预计2000年将达到8亿元,成为杭州市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新材料产品见表1。11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品近年来我市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优化了产品结构,产业升级换代,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有了很大的发展。无机非金属材…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也是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新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近年来,全球新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30%的速度增长,微电子、光电子、新能源等新材料成了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投资者最为看好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建设“资源科委”、实施“主题计划”,要求我们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真正懂得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重新调整科委与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工作。新材料作为基础产业,其领域十分宽泛。为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把握新材料产业的特点,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拓展新材料领域科技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