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师德     
文章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的内容、教师个体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文章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已成为教师个体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是师德的最高格.  相似文献   

2.
师德评价是教师以道德他律铸造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这种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荣誉感,唤起教师将师德原则和实践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师德评估机制,才能有效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师德含义的基础上,以新时代为背景,不断深入探讨,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核心指导思想;教师职业道德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核心、个人道德素养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师范生师德教育的体现四位一体的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新的内涵。并提出完善师德课程体系建设为师德教育提供保障、教师的言传身教浸润师德精神、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师德的养成、教育实践践行师德行为等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道德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首先要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式;强调德育实践性,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德育管理可以与学生评先、奖励等现实利益挂钩,增加约束性;德育过程要强化教职员工的全员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李春 《科技资讯》2006,(34):80-81
师德评价是教师以道德他律铸造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这种评价,可以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荣誉感,唤起教师将师德原则和实践统一起来。在实践中,必须构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师德评估机制,才能有效地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仁爱、勤劳、勇敢、守信是做人的道德。教师是通过师德来实现自己的做人道德。孔子所实践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最能体现师德的本质。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无私性为师德提供基础,留传精神生命基因的本能冲动为师德提供内驱力。  相似文献   

7.
教师人格是教师师德标准与规范的伦理学基础,主要表现为教师人格修养的终极理想、审美价值和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同、鉴别、调控和反思上,高校师德建设必须要重视教师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以及学术批判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社会道德环境中的失德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易于动摇学生的道德信念,并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要破解这一困局,就要突出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引领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并积极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职业道德研究中,虽然多数教师师德状况良好,但是在教师职业道德的认知和履行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教师个人素质,树立更明确的个人职业道德素养目标,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方法。将归因训练引入师德培养中,探索归因训练对教师师德培养的心理影响,探讨师德培养的新模式,为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徐晓荃 《太原科技》2002,(5):15-15,17
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以柯尔堡为代表的西方德育理论,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从实践中获得道德上的成熟,认为实践过程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并构建出新的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