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周晓峰 《科技资讯》2014,(15):41-43
针对笔架水库无实测水文资料的情况,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和《四川省水文手册》推求了设计暴雨,分别采用瞬时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推求了设计洪水,并对设计洪水成果进行了简单地分析。通过对设计洪水的计算、分析与研究,本文为该类型小型水库的无实测资料的洪水过程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测暴雨资料进行设计洪水复核,为龙脉水库除险方案和加固措施提供依据.复核中,通过对暴雨特性、暴雨频率分析,以设计点暴雨、设计雨型和设计面暴雨,采用扣损法进行产流复核分析,并进行时程分配,利用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汇流复核计算,从而确定了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洪水.通过与推理公式、经验公式和原设计成果比较分析,采用瞬时单位线法的洪水复核成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某尾矿库为例,通过简化推理公式法和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公式法对该尾矿库进行洪水计算.对两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局限性都作了说明,并通过比较得出一些相关结论,供相关工作领域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小流域降雨资料不足甚至无降雨资料的情况,研究了在不同雨型(主雨位偏前、偏中和偏后)下,使用2种暴雨频率计算方法(地区综合法和L-矩法),计算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和设计洪水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L-矩法的计算结果不确定性小,更稳定,而地区综合法偏保守;不同雨型下的设计洪峰和洪水历时变化较小,但峰现时间相差较大,会极大地影响调洪结果。  相似文献   

5.
从流域降雨径流物理机制出发,选取不同水文气象分区的4个缺资料小流域,基于暴雨衰减公式进行设计降雨过程计算,结合流域下垫面特征推求模型参数,构建流域水文模型实现设计洪水计算,并将水文模型法计算结果与推理公式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文模型法得到的设计洪水与推理公式法相似(洪峰、洪量相对误差均不超过30%);水文模型法考虑了土壤下渗能力随着降雨过程的变化情况和流域内各点汇流过程的不确定性;水文模型参数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更加符合流域实际的产汇流规律,提升了复杂情况下设计洪水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小流域暴雨洪水的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对于缺乏水文观测资料的流域内的工程建设,确定其工程规模及防洪标准,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该文从水文分析计算原理为出发点,分析计算小流域内的洪水产生的起因,探讨暴雨洪水的计算过程及比选方法,并且从计算结果的对比中推荐出暴雨洪水的选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的主要内容。该《图集》为我省不同地区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解决了我省短缺实测资料地区中小流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暴雨特性及洪水成因的基础上,采用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对长阳经济开发区的设计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出经济开发区防洪排涝标准10 a一遇、20 a一遇、50 a一遇洪水的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最大24 h暴雨量、相应开发区排涝洪水量、排涝模数,为长阳经济开发区河道整治疏浚、河网的排涝及水资源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工程水文专业中的设计雨量、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等洪水要素是电力工程水文条件分析计算最重要的几个计算参数,其计算方法通常是采用山西省各地区水文计算手册中的有关公式进行计算,不仅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且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工作效率不高。针对此情况,编制和开发了《山西暴雨洪水计算软件》,通过多次验证,《山西暴雨洪水计算软件》所有的计算误差均在本专业技术规程、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计算成果的精度和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水文专业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蓄满产流模型,根据流域形状不同,导出了相应的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公式。公式的应用中考虑了雨量时间分布,不仅可直接计算出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而且还可以计算出设计洪水过程,使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更加合理。文中结合江西良田流域实例,采用本文研究成果,推求出的设计洪水过程,成果合理,计算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以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为例,分析了在不同土壤前期含水量、不同降雨强度和雨型、以及不同暴雨中心位置等情况下模型参数的特征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模型参数智能化的方法和途径。最后以浙江曹娥江上游长诏小流域为实验区进行了分析验证。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提高模型预报精度,且为洪水预报系统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昌吉州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对新疆昌吉州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改善其生态环境和维护其生态安全。方法基于昌吉州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综合运用自然地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果把昌吉划分为4个生态单元:即南部天山水源涵养生态区、中部平原绿洲生态区、北部荒漠生态区和东北部北塔山生态区。提出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详细论述了该州生态环境建设。结论保护天山和北塔山,保护绿洲,防治沙漠。  相似文献   

13.
对设计洪水的计算途径和工作性质进行了简要述评,强调搞好设计洪水工作需要三大支撑:健全的资料信息、相对合理的分析计算方法,以及对设计流域(地区)水文气象规律的必要认识.并分别对这三个方面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简评,着重介绍了最新进展情况:2006年修订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反映了频率分析法十多年来在参数估计和适线准则方面新进展;1999年出版的专著<可能最大暴雨和洪水计算原理与方法>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958年以来在PMP/PMF方面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1988-2006年先后出版的<中国历史大洪水>、<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中国暴雨>和<中国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是中国的暴雨/洪水研究中的突出成果;2002年出版的专著<水文定理、定律和假说初探>和<水文设计成果合理性评价>,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经过总结、归纳,上升成为理论;即将出版的世界气象组织<可能最大降水估算手册>(第3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PMP/PMF的新理论和实践经验.文章认为,中国设计洪水的总体水平已步入世界前列,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4.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洪水风险分析是减轻灾害损失和影响的重要途径。现有洪水分析方法缺少体系化流程,导致洪水应急时间紧迫、信息匮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层全息建模(hierarchical holographic modeling,HHM)与风险过滤、评级与管理(risk filtering,ranking and management framework , RFRM)和要素-对象-结果模型(element-object-consequence,EOC)的暴雨洪水灾害风险识别、筛选与表达方法。首先,构建暴雨洪水人力、设备、环境、应急管理、信息五个方面风险辨识框架,确定出暴雨洪水系统初始风险要素。其次,基于RFRM方法理论将初始要素情景按照约束条件过滤,形成主要风险情景。之后,结合贝叶斯定理对暴雨洪水灾害进行定性和定量化评级,筛选暴雨洪水灾害的高危风险情景。最后,将暴雨洪水高危风险情景基于EOC风险概念模型参数化,并采用Protégé软件结构化表达。研究结果可以为暴雨洪水灾害应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优化暴雨洪水灾害抢险救灾和防灾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山洪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大量人口伤亡,定量表征各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以及评估山洪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对山洪灾害的预警体系建立及重点防范区域确定具有科学参考价值。本文研究以江西省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从危险性、承灾体和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共计36项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最终筛选出12个关键因子。基于关键因子,使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多因子叠加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易损性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大,危险性因子中汇流时间为1.15~2.20 h、坡度为11°~22°、年最大6 h降雨量均值小于81.02 mm时和6 h设计暴雨变差系数小于0.42,为山洪灾害风险的敏感区,承灾体因子对山洪灾害风险的相对贡献较小。江西省较大风险以上小流域占比为25.47%,其中东北部的饶河、西南部的修水、中部抚河流域和信江上游、西南部的赣江上游山洪灾害风险大,尤以景德镇、上饶市和赣州市为甚,鄱阳湖流域及西南和西北部的修水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小。  相似文献   

16.
城市洪涝灾害常造成灾难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开展城市洪涝灾害研究对于洪涝灾害防治至关重要.已有研究多从洪涝灾害风险或损失的单方面展开研究,且国内的研究区域多集中在降雨较多的南方城市,近年来北方城市极端暴雨事件频发,而相关研究却较少.该文从洪涝灾害全链路的角度开展研究,构建了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方法及损失评估模型,并以北方城市郑州2021年7月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为例,定性分析洪涝灾害风险的时空分布,定量评估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此次洪涝灾害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方法与损失评估模型能准确预测分析灾害的发生区域并评估其损失;洪涝灾害的高风险区与高经济损失区域一致.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道整治模型试验所提出的在北港文山河段设置束流工程这一项案,用数学模型对此束流工程进行专项的方案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种能改善北港河道水流条件,保证行洪安全和航稳定和束流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和完善现行计算洪峰流量的经验公式入手、建立了合理的雨洪理论,即洪水的形成主要是与流域下垫面的特征及不同频率的暴雨有关,且暴雨与洪水之间成为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理论物理模型的结构形式,最后提出了计算小流域洪水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公式是可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