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揭示赤峰缸瓦窑白瓷、彩绘瓷、黑釉瓷和酱釉瓷的原料配方,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33件辽代和6件金代缸瓦窑遗址出土的陶瓷标本进行了科技分析。缸瓦窑胎体元素组成具有典型北方“高铝低硅”的特征,细白瓷胎可能使用了有别其他品种瓷器的原料配方,且淘洗更为精细。缸瓦窑白瓷釉为透明釉,以钙作为主要助熔剂,来源可能是草木灰;细白瓷为钙碱釉,CaO、P2O5和MnO含量均低于粗白瓷,说明灰用量较少。白地褐彩产品的底釉Fe2O3的含量均值与白瓷相近,但MgO、CaO等助熔剂含量较低,目的是增大高温黏度,有助于褐色彩绘纹样呈色清晰。缸瓦窑黑釉中CaO含量较高,但P2O5和MnO含量低,应是以黄土作为主要的配釉原料;酱釉具有较高的硅铝摩尔比且P2O5含量高,有助于瓷釉产生分相析晶和酱釉发色。可为揭示缸瓦窑制瓷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烧结法处理高铁赤泥回收氧化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氧化铝热力学数据库,对高铁赤泥炉料烧成过程中的相关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烧成温度、烧成时间、炉料配比等烧成工艺条件对高铁赤泥炉料烧成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炉料的配钙量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并且在烧成过程中可能生成不溶盐类,导致熟料中氧化铝的溶出率降低;延长烧成时间和增加配料铁酸钠含量均有利于烧结;高铁赤泥炉料的最佳配料是 熟料中Na2O·Fe2O3 质量分数为10%~12%,钙铁摩尔比为1.0~1.2;烧成工艺条件是温度为1 000~1 050 ℃,烧成时间为30~40 min.在最佳配料和烧成工艺条件下,当熟料中氧化铝含量为15%左右时,熟料中Al2O3 回收率可达85%~90%.  相似文献   

3.
衢县瓷厂在浙江省轻工业厅的支持和浙江美术学院的指导帮助下,试制成莹白瓷文具、酒具、茶具和观音、弥陀、钟馗象,很受欢迎。莹白瓷,是一种欣尝和实用相结合的高级艺术瓷,其特点是胎骨细腻坚致,釉色滋润柔和,光泽晶莹,由于其有象牙和脂玉的质感,所以又称象牙白或乳白。这种瓷器起  相似文献   

4.
镁橄榄石和炭黑为原料合成MgO-SiC-C系复合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宜昌镁橄榄石细粉与炭黑为原料,分别以4种质量比混合均匀,以热固性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在200 MPa压力下压制成20 mm×20 mm试样,置于110℃干燥箱中干燥24 h,然后在高温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氛,分别在1 550℃1、600℃1、650℃和1 700℃保温3 h烧成.对烧成的试样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原料中Fe2O3杂质经高温烧成后转变为FeSi;不同试样经不同温度烧成后都含有少量的MgAl2O4和SiO2;烧成温度与炭黑含量是影响MgO-SiC-C复合粉体合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当烧成温度为1 600℃,镁橄榄石细粉与炭黑原料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5%、20.5%和74.5%、25.5%时,能够比较好地合成MgO-SiC-C系复合粉体.  相似文献   

5.
骆冲窑始烧于五代时期,是繁昌窑早期阶段的代表性窑口.运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对骆冲窑青白瓷胎、釉样品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其与唐五代时期的定窑白瓷、五代时期的景德镇窑白瓷和青山窑白瓷的异同;同时对其白度值、显微结构、吸水率和烧成温度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显示,骆冲窑青白瓷与定窑白瓷有很高的相似度,白度值可以媲美白瓷;样品胎体结构致密,已达到较高的烧造温度.  相似文献   

6.
低温搪瓷     
低温塘瓷,是指钢板塘瓷釉的烧成温度,低于一般正常烧成温度的塘瓷。我国把烧成温度低于800℃的搪瓷统称为低温塘瓷。低温搪瓷的优点是节约能源,制品不易变形,可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使用钢板的厚度,延长炉窑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减少热辐射,改善工人劳动生产环境。陕西省西安  相似文献   

7.
卢盛良  江民涛 《江西科学》1992,10(4):220-224
针对高压电瓷生产过程中存在烧成温度高、能耗大的问题,在高压电瓷坯、釉料中引入了硅灰石矿物原料,并解决了因引入硅灰石而造成烧成温度范围变窄的技术难题。烧成温度可降低40—60℃,瓷质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GB8411.1—87所规定的同类电瓷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8.
以轻烧镁砂、工业氧化铝和α-Al2O3为原料,采用一步烧成法合成镁铝尖晶石,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特别是MgO/Al2O3的值,原料粒度,烧成温度和成型压力,可烧结制得尖晶石含量较高的致密镁铝尖晶石,体积密度可达3.30g/cm3以上.  相似文献   

9.
工艺因素对合成镁铝尖晶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轻烧镁砂、工业氧化铝和α-Al2O3为原料,采用一步烧成法合成镁铝尖晶石,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特别是MgO/Al2O3的值,原料粒度,烧成温度和成型压力,可烧结制得尖晶石含量较高的致密镁铝尖晶石,体积密度可达3.30g/cm^3以上.  相似文献   

10.
低温烧结Al2O3/3Y-TZ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低温烧成的高活性Al2O3以及ZrO2(x(Y2O3)=3%)粉料制备了m(Al2O3)m(3Y-TZP)=8515的复合材料.经成型后的试样在常压、1 350~1 500℃温度下2 h烧成,在1 425℃的相对低温下烧成就可获得相对密度大于0.99的烧结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试样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对Al2O3/3Y-TZ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1425℃温度下烧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了最佳的力学性能,其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856 MPa,7.4MPa·m1/2和16.4GPa.  相似文献   

11.
用核技术研究古汝瓷的呈色和烧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色差仪测量了各种颜色汝瓷釉面的反射光谱,用Moessbauer谱测定了釉中结构铁(Fe^2 ,Fe^3 )的相对含量和和各种釉色的主波长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汝瓷的呈机理和烧制技术,研究表明,天青汝瓷是在重还原气氛中和高温条件下烧成的,粉青汝瓷是在中等不气氛中和稍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豆绿汝瓷在轻还原氛中和低温度条件下烧成的。  相似文献   

12.
青花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的色料以及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瓷所用色料的种类变化很大 ,而且成分不同 ,使得历代青花瓷颜色深浅 ,鲜艳程度不同 ;其次 ,青花色调与烧成温度、气氛以及胎釉有关 ;而且 ,瓷胎 Al2 O3/Si O2 比值增高 ,K2 O Na2 O越少烧成温度越高 ;最后 ,釉中的钾、钠氧化物的含量增加 ,釉的高温下的特性和烧成后的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低温烧结3Y-TZP陶瓷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低温烧结 3Y_TZP的烧结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磨性能 .经成型后的ZrO2(x(Y2 O3 ) =3% )在常压、12 5 0~ 145 0℃温度下 2h烧成 .由于该粉料有很高的烧结活性 ,在 130 0℃低温烧成下就获得了相对密度大于 99%的烧结体 ;在 140 0℃烧成温度下3Y_TZP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其抗弯强度、断裂韧性和维氏硬度分别达到95 3MPa ,9.1MPa·m1/2 和 12 .7GPa .应力诱导相变是主要的增韧机理 .  相似文献   

14.
0.7CaTiO3-0.3NdAlO3(以下简称为CTNA30)是应用广泛但烧结温度较高的微波介质陶瓷.本文通过添加不同量的B2O3来降低CTNA30陶瓷的烧成温度,并用XRD,SEM和矢量网络仪分析等表征方法,确定了B2O3的添加量对CTNA30烧结温度、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介电参数的影响.添加B2O3可以显著地促进CTNA30陶瓷体的烧结,其中添加2%B2O3的CTNA30陶瓷,烧结温度可降到1 300℃,介电常数εr为49.99,品质因数Qf为57862GHz,频率温度系数τf为5.39×10-6/℃.  相似文献   

15.
利用DTA和XRD方法,研究了烧成温度对硫铁铝酸钡钙矿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2.75B1.25A2.75Fe0.25最佳烧成温度为1300℃,其强度达到最大值,1d为49.8MPa,3 d为 64.4 MPa,28d为90 MPa。随着烧成温度的不断升高,CaO· Al2O3和BaSO4的含量有所减少,C2.75B1.25A2.75Fe0.25矿物晶体数量大幅度提高。烧成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CaO·Al2O3和 BaSO4转化生成C2.75B1.25A2.75Fe0.25矿物。该水泥矿物的主要水化产物为BaSO4,含铁C3AH6,CAH10,C2AH8,铁胶和铝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的色料以及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瓷所用色料的种类变化很大,而且成分不同,使得历代青花瓷颜色深浅,鲜艳程度不同 ;其次,青花色调与烧成温度、气氛以及胎釉有关;而且,瓷胎Al2O3/SiO2比值增高,K2O+Na2O越少烧成温度越高;最后,釉中的钾、钠氧化物的含量增加,釉的高温下的特性和烧成后的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用熔融法制备CaO-PbO-B2O3-SiO2系玻璃,以低温共烧法制备玻璃烧结体,研究不同Al2O3含量和烧成温度对玻璃的烧结性能和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介电常数增加,介电损耗增加;X线衍射分析(XRD)显示G1玻璃在800℃析出CaSiO3和β-SiO2;G1玻璃于725℃保温30 min烧结,于10 MHz测试,介电常数(εr)=6.1,介电损耗(tanδ)=5.9×10-4;该玻璃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697.1℃)、较差的析晶能力、较低的介电损耗,适合作为低温共烧陶瓷(LTCC)的玻璃料使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CeO2基电解质材料(1-x)(CeO2)0.92(Y2O3)0.06(Sm2O3)0.02+xCoO1.5(x=0、0.5%、1%和2%),并在不同温度下烧成.结果表明,添加Co的试样经1 500℃烧成之后合成了单一的立方萤石结构相,Co可以有效促进试样的烧结,降低烧结温度约100℃;其中Co的添加量为0.5%时,试样表现出最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最低的活化能.同时发现Co的添加对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以煅烧α-Al2O3粉、氧化铁为原料,采用MgO为添加剂,控制配料的Al2O3/Fe2O3的摩尔比为1、3、5,MgO引入量质量百分数分别为2%、4%、6%,成型压强为100 MPa,烧结温度为1500℃、1550℃、1600℃,保温3小时可获得Al2O3-Fe2O3复合材料,对烧后试样了烧结与抗热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控制Al2O3-Fe2O3复合材料试样AF34-2的Al2O3/Fe2O3摩尔比为3,MgO引入量为4%,烧成温度为1550℃保温3小时的工艺条件,可以制备出较高致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及抗热震性能的Al2O3-Fe2O3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试样AF34-2的SEM显微结构照片显示出材料晶粒间结合紧密,形成具有直接结合的镶嵌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脱磷理论与FactSage软件相结合进行模拟计算,研究CaO、SiO2、P2O5、MgO和FeO含量对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图分析等找到最佳渣系含量组合. 实验结果表明,SiO2含量增加使熔化性温度降低,CaO含量的增加使熔化温度上升,MgO含量在3%~7.5%之间时完全熔化温度下降,P2O5含量的升高会降低熔化温度;CaO对开始熔化温度影响最大,SiO2和FeO对完全熔化温度影响最大. 开始熔化温度最低, 各因子的最低值为:CaO=26%、SiO2=24%、FeO=21%、P2O5=9.8%、MgO=9%;完全熔化温度最低, 各因子的最低值为:CaO=38%、SiO2=22.5%、FeO=18%、P2O5=5.3%、MgO=3%. 通过分析CaO含量对FeO-SiO2-P2O5相图、FeO含量对CaO-SiO2-P2O5相图以及SiO2含量对CaO-FeO-P2O5相图液相区的影响,我们发现随着CaO含量的增加,FeO-SiO2-P2O5体系中液相区温度升高,其中1800 ℃液相区扩大;FeO含量对CaO-SiO2-P2O5体系液相区影响较明显,尤其在15%~18%的FeO含量范围,1600 ℃温度区间不断扩大,并且增加了1400 ℃与1600 ℃温度区间;SiO2含量的增加使CaO-FeO-P2O5体系的液相区减小,即体系的熔化性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渣中P2O5的含量降低,有利于脱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