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肃省中长跑项目运动员冬训前机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运动员在冬训前的基本机能和训练情况,2007年11月甘肃省体育科研所对24名甘肃省体工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在冬训前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测试项目及指标包括睾酮、肌酸激酶、血尿素、体成分和血分类5项30多个指标,目的是要科学地评定负荷量、负荷强度以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运动员的机能变化,为更科学地运动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广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生理生化监控指标,探索优秀游泳运动员冬训期间身体机能变化规律,为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期的训练监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抛砖引玉。方法:监测16名广东优秀男子游泳运动员和6名女子游泳运动员,在2013-2014年度冬训期间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血睾酮(T)的变化规律,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随着冬训训练量及训练强度的变化,出现相应的规律性改变,整体体现出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我们发现生化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我们在分析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同时,还要注重运动员心率的变化情况,运动员的主观感受及教练员的经验观察结果综合评定。(2)血红蛋白(H B)、血睾酮(T)能够及时对训练量、训练强度的变化做出反映,肌酸激酶(C K)对训练强度敏感性极高、血尿素(BUN)对训练量敏感度较高。表明这4个指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运动员运动量,运动强度及机能状态进行科学客观的反映,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监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负荷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血清睾酮和皮质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5名山西省男子柔道运动员冬训大负荷训练期血清睾酮(T)、皮质醇(C)的测试分析表明,大负荷训练使男子柔道运动员的T、T/C值显著下降(P<0.05),5名运动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运动疲劳,C值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T、C、T/C是男子柔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对防止运动员过度疲劳、及早发现和预防运动员潜在性贫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男子中跑运动员室内赛赛前强化阶段CK与HB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协助上海市中长跑队备战第十届全运会过程中,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参加室内赛赛前训练进行监控,结果显示,大量中强度、中量高强度运动后血红蛋白值下降,反应运动员疲劳和深度疲劳;低量高强度调整后血红蛋白值上升,反应运动员恢复良好。说明采用血红蛋白评定负荷量是有效的,是监测大量、大强度训练的理想指标。血清肌酸激酶值的标准差特别大,个体差异也很明显,CK值的变化完全能够反映单个样本的疲劳程度,反映负荷的大小和运动员个体的适应情况,是评价负荷强度、负荷量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赛前训练的跨度、训练内容的选择、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决定了赛前训练的效果.通过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特征与规律,为跳跃项目大学生运动员赛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特征、负荷特征、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第13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一般为8~10周,分为动员阶段、加量阶段、强化阶段、赛前诱导四个阶段.2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负荷量,周课次安排在4~6次左右,每次课时间安排为90~120min.赛前训练的总负荷量平均安排在5 040min,其中最小值为2 880min,最大值为7 200min,负荷密度控制范围在80%~95%左右.赛前减量训练过程中的专项训练强度安排在85%~95%.赛前减量训练中的专项训练强度是平时训练强度的65%~80%.3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基本内容比例安排主要以专项速度和专项技术为主,平均比例为21.95%和23.63%.4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的方法以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技术训练以完整训练法为主.赛前训练的内容分为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资料、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马拉松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进行归纳和总结.认为马拉松运动的赛前训练应针对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提高,而以适中的负荷量以及中、小强度负荷为主的、适量大强度配合下的训练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十运会蹦床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成绩、动作完成的质量及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已经挤身于世界一流水平,但在动作技术上离国际优秀运动员技术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动作高度普遍不足,动作的稳定度较差都值得教练员关注.建议在今后的蹦床训练中,要把重点放在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和高度上去,同时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8.
应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蹦床教练员进行调查。根据统计的数据资料,对于蹦床教练员的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我国蹦床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现状,并且提供创新训练方法旨在提高蹦床运动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蹦床队11名一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视频与足底压力同步测试的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的预跳和5个蹦床项目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进行测试,获取蹦床运动员在完成测试动作过程中的足底压力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蹦床运动特点来分析和讨论蹦床运动员在完成不同类型基本技术动作过程中足底压力的分布的特点及触网起跳过程足底压力分布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蹦床运动员在完成不同类型的技术动作触网阶段技术动作相同。在触网过程中受试者足底压力表现为足第五趾骨区和足跟区压强峰值最高。蹦床运动员压力中心在水平方向表现在压网阶段压力中心相对稳定,起网阶段偏移明显,影响起网阶段压力中心偏移的主要原因是蹬伸时刻双足用力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潜优势蹦床项目青少年运动员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江苏、福建、上海、广西、广东、山西等八个省份青少年蹦床运动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在训练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动力性抗阻训练的练习组数是决定训练负荷量的重要因素.在负荷强度相当的条件下,练习组数与练习后最大力量增长幅度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目前的研究观点存在分歧.本文对研究不同组数的抗阻训练后力量增长效果的有关报道进行综述后认为,虽然在增长幅度上存在争议,但一组练习具有使最大力量增长的确切效果,在时间上和负荷量上具有经济性,可...  相似文献   

12.
爆破地震动三向荷载分量对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爆破地震动的地面运动对建筑物的作用是多分量的,以前,主要集中在单向竖直地面运动作用的结构响应方面,很少考虑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响应。通过时程分析方法分析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并与单向地震动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比较,得出了结构受单向地震动荷载作用时的响应都明显比三向地震动荷载作用小,特别是爆破地震动荷载主频越小时差值越大;对于各单向地震动荷载作用,当爆破地震动荷载主频较小(约小于基频的10倍)时,水平方向地震动荷载作用的结构响应明显比垂直方向地震动荷载作用时大,而在较高频率段,两者相差不大(垂直向略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分析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会赛前水上训练内容与负荷特征.研究发现:①中国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队员里约奥运赛前训练(9周)分为强化期和适应期,其中强化期为赛前加量阶段,适应期为赛前减量阶段.②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乳酸低于4 mmol/L的有氧训练为主,适应期不安排最大速度训练,而增加有氧训练.③强化期与适应期每日训练时间变化服从正太分布,且强化期休息日少,训练密度大,通过每日训练时间的增减变化来消除疲劳,调整状态.④强化期与适应期水上训练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此外,强化期每周水上小强度与乳酸阈强度训练高度相关,呈现一主一辅的交替变化特征,且在强化期开始与结束阶段以及适应期均以小强度为主,乳酸阈强度为辅开展训练.结论:赛前水上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相对合理,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自身水平,但仍存在冲刺较晚、桨频慢和速度不足的问题,建议在训练中增加小强度和大强度的水上训练比例,逐渐逼近"两极化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揭示:力量训练结构主要是由单腿或双腿的连续跳跃、多次数的深蹲或半蹲练习组合而成;速度素质训练结构主要是以提高最大速度为核心,以最大负荷强度的短距离跑练习为主要手段;耐力的训练结构主要是由长距离和比赛距离的重复跑和间歇跑构成.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高水平女足运动员进行不同强度负荷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乳酸含量.探讨不同训练负荷引起的尿乳酸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评定女足训练强度、掌握运动量以及进行体能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从近4年来4次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健美操比赛女单运动员竞赛成绩的视角看,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的训练,存在过于注重难度要求、缺乏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训练和基本功综合训练等问题。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应从成套动作的音乐选择、艺术编排、难度动作选用以及整体完成质量相互关照与平衡的角度,采用多样化训练模式,重视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融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加强综合基本功训练和竞赛规则训练,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不同视角,强化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和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认为:为了提高投掷运动专项能力,应针对投掷运动中力的有序传递、力的非直线和非垂直方向性、稳固的左侧支撑、一次性爆发式用力、超越器械和超等长用力方式等功能因素进行训练.为了提高专项能力训练效果,还应树立以"强度"为核心的力量训练指导思想;还要注意科学地安排休息时间;关注运动技能的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参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 注意力问题是青少年儿童乃至成人常见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触屏点击的舒尔特方格训练方案,记录训练中反应时和眼动数据。实验组每3天一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注意力训练。受试者在训练前后进行IVA-CPT注意力测试。研究对比分析了训练过程中受试者反应时间、注视点分布、注视时间、扫视长度等参数,还对比了训练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IVA-CPT商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注意力训练后任务反应时显著缩短,眼动多种参数改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训练后其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等指标相较对照组有较大提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为注意力训练和训练效果研究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校足球运动中赛前阶段科学化训练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通过剖析足球比赛时场上的活动情况,就高校足球赛前训练与比赛负荷强度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造成运动员比赛中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赛前训练的强度与密度均小于比赛时的负荷强度与密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赛前科学化训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猛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5):110-113
通过对第39届和40届世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16套动作的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空翻动作的使用主要集中于D组和E组难度动作,空翻串的连接以后快直和后直540°接后空翻或前空翻为主,成套动作难度与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