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景电灌区上水前后盐碱状况的分析得出,景电灌区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已刻不容缓,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志河 《甘肃科技纵横》2003,32(4):59-59,102
论述景电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景电灌区运行30年以来,部分地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盐渍化危害,灌区管理单位和受益村组大力协作,采取工程、灌溉、排水、种植等各种综合措施,使次生盐渍化发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弃耕地恢复耕种.灌区正在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我国设施农业土壤次生盐渍化生物改良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而有效的农业、工程、生物方面的改良措施.其中,生物措施被认为是绿色、有效的改良方式,极具发展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利用填闲作物、耐盐植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改良设施农业次生盐渍化土壤的机理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未来,筛选填闲作物品种、建立填闲作物轮作体系、优化蔬菜轮作体系、探究土壤动物对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的应用以及多手段的综合应用是设施农业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的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丰县黄泛区盐碱土的形成过程与改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江苏丰县黄泛区土壤沙性大,次生盐渍化程度深,肥力水平低,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发挥这一突出问题,从黄泛区土壤的发育过程,次生盐渍化土壤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论述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的形成机制,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并实施了生产实际,可加速该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灌溉可以改良盐碱土,亦会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关键在于能否合理灌溉。本文根据平罗县土壤盐渍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防止和治理土壤盐渍化的必要措施为:控制引水总量;完善排灌水系统工程;科学灌溉;兴修渠道防渗工程。  相似文献   

7.
展争艳 《科技信息》2009,(27):I0318-I0318
甘肃景点灌区分属两个封闭的卷槽盆地,排水不畅,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将供试土样施加秸秆后在25℃恒温培养两个月后,对其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加秸秆可以显著降低分散性粘粒含量,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Cl^-/SO4^2-比值增加,粘粒分散性降低,土壤结构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重金属累积等土壤质量指标的影响,采用田间调查取样方法,在北京市典型再生水灌区(通州新河灌区),对再生水灌溉和井水灌溉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采用ICP-AES光谱仪测定土壤重金属(Cu、Ni、Pb、As、Cd、Zn)质量分数w、采用DX 600离子色谱仪测定盐离子(Ca2+、Mg2+、Na+、K+)质量分数w.结果表明,再生水灌区比井灌区土壤盐离子w显著增加,增加程度w(Na+)w(K+)w(Mg2+)w(Ca2+),且土壤中Ca2+、Mg2+、Na+在土层40~80cm、140~180cm累积较多;再生水灌区与井灌区土壤浸提液的钠吸附比(SAR)垂向变化趋势一致,再生水灌区各取土层SAR显著高于井灌区,平均是井灌区的5~6倍,但仍处于作物适宜范围之内.尽管再生水灌区重金属(Cu、As、Ni、Pb、Zn)在土层140~200cm略有累积,但仍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Ⅰ或Ⅱ级,且再生水灌区与井灌区在0~140cm的土壤重金属w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新疆叶尔羌河盐碱化灌区水盐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次生盐碱化是威胁新疆绿洲灌区持续灌溉农业的关键因子。以新疆叶尔羌灌区为例,通过监溯灌区内荒地的表土层(0-20cm)盐分和1m土层储盐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灌区水盐分布规律及时空变化状况,探讨土壤水分的消耗规律和灌区内不同类型土壤的表层含盐量关系,从土壤盐分的类型及盐碱化程度等方面得到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为灌区土壤盐碱化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四二团地处天山脚下,属玛河流域巴音沟河灌区,是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团场.从50年代开始种植棉花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了,一大部分棉田长期处在5-6年(多则十几年)的重茬、迎茬之中.因而棉田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多,发生数量大,危害时间长,加之又长期受巴音沟河水渗漏的影响,地下水位高,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  相似文献   

11.
试论山西省再生水灌溉农田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省水资源及世界各国再生水灌溉情况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山西省应用再生水灌溉农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再生水灌溉农田的优势和弊端,指出了山西省应用再生水灌溉农田的可观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调查资料,规划灌区各种不同年份农作物增产指标或多年平均增产指标确定之后,即可对灌区工程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计算。文章对我国经常采用的几种灌溉工程效益的计算方法作了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御河灌区是一座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老灌区,工程老化损坏,灌溉效益逐年下降,水源日趋紧张,导致供需矛盾严重加剧,为了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灌区范围水土资源情况,加大工程资金投入,落实成本水价,发展节水灌溉,提高了灌区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汾河灌区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水资源只有进入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优化配置,发挥其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调研,从挖掘各类农业水资源潜力入手,分析总结了黄淮海地区农业节水的成效、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充分利用降水基础上实施补充少量灌溉水的半旱地农业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增长的一条重要出路。旱地农业、灌溉农业和半旱地农业并存将成为未来农业用水的新格局,按此对策实施,预期到2020年,该地区农田灌溉用水量可减少30 %以上,并率先实现农业用水系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汾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特点以及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明了在灌区节水改遣工程中过分强调施工企业资质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对汾河灌区闸后海漫损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明了闸后的水流规律,建议闸后海漫段护坡不护坡底,增设消力槛,可缩短防护坡长度,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8.
虚拟仪器技术在灌区水情测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虚拟仪器技术在灌区水情测控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和良好前景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灌溉动态数据远程测报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在现阶段实施该系统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探索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灌溉面积下降的原因,指出了水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确保灌溉面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目前灌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灌区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灌区建设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改善灌区建设管理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