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0,(17):12-12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科学家在《英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刊发报告揭示,适当晒太阳是葆住青春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有数万名不愿在自己祖国坐以待毙的德国人离乡来到英国,成为英国最为忠诚的外籍士兵,并付出巨大牺牲。他们大部分人是受种族迫害的犹太人,少数人是政治难民——被希特勒仇视的共产党人和“堕落的艺术家”。实际上,这些人在英国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人身自由,丘吉尔政府那警惕的眼睛时刻盯着这群来自敌对国家的人。他们先是被集体安置在英国肯特郡海岸的一个营地,大多数人在营地接受了军事训练。之后,他们被分配到英国各个地方从事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前期,英国殖民者在西非饱受热带病的死亡威胁。对此,英国医学界根据环境医学学说对西非热带病展开研究,试图找到有效的医疗方式。作为一种并不完善的医学学说,环境医学将热带病视为“不健康”的热带环境的直接产物。这种认知不仅影响着英国殖民者对西非热带病的医疗应对,也塑造着英国人对西非热带环境的自然印象。同时,在殖民主义的框架下,环境医学也具有某种殖民属性,它赋予西非热带环境一种“不文明”的性质,为英国殖民扩张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4.
淑秋 《科学大观园》2010,(22):44-45
英国在18世纪后半期通过工业革命实现经济起飞之前,由于受国际市场不稳定的影响,劳动者经常面临着失业和隐性失业的危险。为此,英国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把充分就业视作是英国重商主义政策的首要目标,成功地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水平的提升。当时英国实施的政策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国家管制措施,另一类是市场措施。  相似文献   

5.
18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太平洋航海探险的大发展,英国植物学家和植物收集者们能够到达世界最为遥远的角落并有机会发现和研究当地的植物,英国的植物学也得以迅速发展。同时,英国在世界各地殖民地建立的植物园成为植物研究和植物移植的中心,植物园对有价值植物的输送、培育和移植,对帝国的殖民事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英国驻海外领地的贸易公司、航海探险、随航的植物学家、建于各地的植物园体系和植物收集者们,共同推动了植物学和帝国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了英帝国植物收集网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帝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前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也让英国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这些因素触发了英国要在世界舞台上演绎自己是主角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与公共部门研究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钢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1):44-50,43
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公共部门研究领域里发生了一次大的研究传统转向,由公共行政研究范式转换到公共管理研究范式。英国公共部门研究的范式转换,很大程度上是在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直接影响下出现的。本文试图通过勾画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基本轮廓、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来描述和分析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公共部门研究中所发生的范式转换,以期为我国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邮票的起源     
晓龙 《科学大观园》2010,(14):39-39
邮票诞生于160年前的英国。为了改变高额邮资的弊端,革新邮件传递办法,英国的罗兰·希尔爵士倡导发行邮票,将它贴在邮件上,作为已经支付了邮费的凭证。1840年英国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这一年的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正式发行。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27日,英国驻华大使塞巴斯蒂安·伍德勋爵在英国驻华大使馆代表国际摩擦学理事会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群基2011年度国际摩擦学领域最高奖“摩擦学金奖”。该奖项由国际摩擦学理事会遴选,英国机械工程学会负责,每年奖励一位在全球摩擦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此次是该奖设立四十年以来,中国科学家首次摘冠。  相似文献   

10.
肖兵 《科学大观园》2014,(5):F0003-F0003
英国即将建造的下一代战略核潜艇“继承者”级设计图首次公布,全舰体采用弧线弯曲设计。英国BAE公司宣布,“继承者”级将拥有全球最完美的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09,(10):65-65
提起“茅草屋”,英国人会非常自豪地告诉你那可是他们的“国宗”。到过英国乡村的人大都被这种长着“英国特色帽子”的屋子所吸引。  相似文献   

12.
杨捷 《科学大观园》2009,(24):40-41
“绿色”是英国农村的最大特色。乘火车在英伦旅行,满眼所见都是绿色;而走进乡村,才发现绿色不只是眼光所及,英国的农村的绿色经济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英军被围,恳求孙立人施救 1942年1月,在日军空袭珍珠港一个月后,日本陆军4个师团涌进缅甸——英国在印支半岛上最后一块殖民地。骄傲的英国人毫无情报准备和防御部署。  相似文献   

14.
英国水鼠     
《科学大观园》2011,(18):2-3
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以及美国水貂的引入,英国水鼠的数量近年来呈大幅下降趋势。水鼠数景在过去15年中下降了90%,是英国哺乳动物中种群数量减少最快的物种。  相似文献   

15.
10年前,英国金属探测迷在一个铁器时代圣地发现大量古罗马骑兵头盔碎片。现在,历史学家已经将碎片拼接在一起,复原这个古罗马头盔。他们表示这个头盔有助于了解古罗马人征服英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王晓敏 《科学大观园》2009,(3):F0003-F0003
面包山、鱼肉海、菜花树,这些只是在童话故事中出现的景物,如今被英国艺术家卡尔·沃纳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去年11月25日,多家英国媒体刊载了沃纳的作品,很多读者看过沃纳的作品后部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7.
16世纪英国数学家雷科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生缝乱世、命运多舛,且仕途中还沾上了难以洗刷的污点。他用英文撰写了算术、几何、天文学和代数学著作,后三者均为英语世界中的第一部;而第一部则对英国的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最早将哥白尼日心说传入英国的天文学家之一;他持有科学进步观,他的数学观在文艺复兴期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发明的等号,今天全世界人人都在使用。他创用对话形式撰写教材,创用英语数学术语;他认识到死记硬背学习方式的局限,他认为理解可以发生在掌握技能之后;他强调说理而不迷信权威。他筚路蓝缕,传播学术,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数学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9~21日,应瑞典宜家公司和英国英中友好文化交流促进会邀请,上海市松江区科技考察团,赴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英国等地进行了科技考察活动。考察团成员先后参观了瑞典宜家公司、丹麦嘉士伯啤酒公司、英国剑桥大学和格林威治天文台,考察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挪威首都奥斯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冰岛首都雷克亚未克和英国首都伦敦。通过学习交流和观察思考,留下了颇多的启示和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10,(10):66-66
英国伯明翰市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蒂姆·肖恩是一名言行怪诞、颇富争议的英国广播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目前他和英国网民们玩起了一项别出心裁的悬赏“躲猫猫”游戏,他躺进一个2.4米长、1.2米宽、0.9米高的金属箱中,在里面生活了30天,两部网络摄像机24小时直播他的“箱中生活”,在箱中的蒂姆每天只能通过一个平时关闭的小窗口定时得到食品供应。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英国运输船队屡屡遭德国潜艇的攻击。仅1942年11月,盟军就有上百艘共86万吨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英国海军上将蒙巴顿勋爵的指挥舰,竟两次被德国人击沉,他本人也差点送命。英国这个严重依靠海上补给的国家几乎被封锁,伦敦的生活用品甚至只能维持一个月。战争期间,英国国内钢材奇缺,无法建造更多的反潜驱逐舰与护航航母。用什么对付德国人的水下“狼群”呢?这成了战争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