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阻燃PET的结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含卤磷酸酯(A)、芳香族溴化物(B)以及含溴聚合物阻燃剂(C)与PET共混,制成阻燃型PET。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法研究了这三种新型阻燃剂的加入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温度Tgc、溶点Tm以及熔融结晶温度Tmc均比纯PET下降。阻燃剂的加入使PET的冷结晶容易进行,而从熔融态降温时的结晶过程变难。  相似文献   

2.
采用DSC研究了PMMA/PET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熔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PMMA/PET共混体系中,当PMMA的质量分数为1.0%-7.5%时,PMMA的加入提高了PET的结晶能力,其中质量分数为1%时最甚。共混体系的m值大于PET,故PMMA的加入不起成核剂的作用, 只是促进晶核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预分散的方法将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OVi-POSS)和阻燃剂六-(4-烯丙基醚苯氧基)环三磷腈(PACP)包覆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上,通过熔融共混制备OVi-POSS/PACP/PET复合材料.分析了OVi-POSS的引入对PACP/PET阻燃体系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Vi-POSS均匀分散在PET基体中,显著改善了PACP/PET阻燃体系的断裂强度和热性能.此外,OVi-POSS纳米颗粒和阻燃剂PACP在气相和凝聚相的协同作用赋予复合材料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4.
膨胀型阻燃聚丙烯的熔融及非等温结晶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多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T)-三聚氰胺(M)体系选作膨胀型阻燃剂,研究了聚丙烯/膨胀型阻燃添加剂(PP/IFR)共混物的熔化及非等温结晶行为.从DSC获得的结果表明,IFR对PP的熔化行为影响很小,但IFR的加入导致PP/IFR共混物的结晶速率比纯PP加快, Avrami指数n和结晶速率常数Zc说明其等温结晶过程为典型的三维生长的异核球状结晶;POM和SEM分析证明,IFR影响PP球晶的尺寸,但不影响其形貌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复配成核剂(TJSH)及山梨糖醇类成核剂(TM3),分别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融共混吹塑制膜.借助偏光显微镜(P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LLDPE/成核剂的结晶性能与光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TJSH成核剂的加入提高了LLDPE的结晶度,使晶体结构细化,球晶尺寸明显减小、均匀细密,因而导致膜的雾度显著降低,阻隔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阻燃剂聚苯基膦酸二苯偶氮酯对PET阻燃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分析(TGA)和热裂解色谱(PGC—MS)研究了阻燃剂聚苯基膦酸二苯偶氮酯(PAPPP)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作用机理。TGA结果表明PAPPP/PET(15/85)共混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37℃,550℃的热解残余量为26.8%,450℃~550℃的失重为23.3%,与纯PET相比,共混物的热解温度范围变宽,残余量增加,且在PET燃点附近的可燃性挥发气体的生成量降低,表现为凝聚相阻燃机理.PGC—MS分析表明,加入PAPPP对PET的热裂解模式有一定影响,在燃烧过程中伴有酯交换反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离聚物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对其热稳定性和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将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融共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该类离聚物对PET的结晶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的加入促进了PET的成核,使PET的熔融结晶温度由196.9℃升高到210.6℃,而冷结晶温度由135.5℃降低到124.2℃.与PET/聚丙烯蜡相比,聚丙烯蜡接枝丙烯酸钠与PET有更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非晶态共聚物P(VA-VP)对PVA结晶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DSC法研究了醋酸乙烯酯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物的水解物和聚乙烯醇(PVA)共混体系的热性能与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组成关系符合Fox方程.共混体系的熔点、熔融热效应、晶片层厚度和结晶度随非晶组分的增加而下降.结晶度还受结晶时间的影响,显示了处于非平衡状态下的结晶组分具有不同的结晶特性.还研究了共混物组成对半结晶时间、结晶速率常数及晶体的成核与生长形态的影响,非晶相组分的加入不影响PVA晶体的成核与Avrami指数.  相似文献   

9.
以2-(二苯基膦酰)-1,4-苯二酚(DPO-HQ)和苯基磷酸二氯酯(MPCP)为原料,合成新型磷系阻燃剂聚苯氧基膦酸(2-(二苯基膦酰)-1,4-苯二酚)酯(PDPMP),FTIR、1 H-NMR、31 P-NMR表征确定了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然后以PDPMP为阻燃剂制备了阻燃PET(FR-PET),极限氧指数(LOI)法考察其阻燃性能;动态热重分析(TGA)研究PET及FR-PET的热稳定性能,选取Flynn-Wall-Ozawa(FWO)和Starink两种动力学方法研究其热降解动力学。结果发现:含磷阻燃剂的加入提高了PET的阻燃性能;初始降解温度提前,FR-PET的活化能低于纯PET;但后期降解阶段活化能增幅明显高于纯PET样品,阻燃剂先于PET分解,生成耐热性较好的炭层,提高了聚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磷酸酯类环保阻燃剂间苯二酚双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RXP)对PC/ABS共混体系的应用效果.比较了该阻燃剂与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阻燃剂对PC/ABS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RXP环保阻燃剂可以替代溴锑阻燃剂应用在PC/ABS合金中并能取得较好的阻燃效果和较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机械共混方式获得了氢氧化铝(ATH)、三聚氰胺磷酸盐(MP)和MP/季戊四醇(PER)3种阻燃型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并研究了3种体系的阻燃剂种类、添加量、配比对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的拉伸强度随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氧指数(LOI)随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水平下,ATH改性胶黏剂体系残渣率较高; 锥形量热仪结果表明各类阻燃剂的加入均能有效减少胶黏剂体系的热释放速率(HRR)、质量损失速率(MLR)和烟释放速率(SPR); 扫描电镜(SEM)表明当MP与PER质量比为3:1时,改性胶黏剂体系的膨胀型阻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膨胀型阻燃剂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磷酸铵(APP)和Deflam(敌火龙)分别对聚丙烯(PP)进行了填充改性,研究了两者对PP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分别加入APP和De-flam,都可改善PP的阻燃性能,并且后者对PP的阻燃效果更好。在阻燃性能改善的同时,复合体系的弯曲模量和弹性模量明显提高,但抗拉强度和冲击强度降低。APP和Deflam在PP中都具有成核剂作用,可使PP的结晶过程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但Deflam对PP的成核效果不如APP.  相似文献   

13.
成核剂对PBS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从晶形结构和宏观性能角度研究了4种成核剂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细化了PBS球晶尺寸,球晶规整均匀,且结晶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其中BenLa使PBS结晶温度移动了9.16℃,而成核改性PBS的力学性能较纯PBS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4.
硅烷偶联剂改善阻燃粘胶纤维耐水洗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传统共混工艺制备的阻燃粘胶纤维的耐水洗性,通过在阻燃粘胶液中加入自制硅烷偶联剂,间接地将纤维素和阻燃剂结合起来,减少水洗过程中阻燃剂的流失,考察了偶联剂用量、成膜温度及成膜时间对水洗后阻燃粘胶膜的极限氧指数(LOI)的影响.极限氧指数测试和能谱分析表明,硅烷偶联剂的适量加入有效减缓了阻燃粘胶膜LOI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几种添加剂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从等温结晶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两方面研究了5种不同添加剂的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体系的结晶行为和对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盐比金属氢氧化物具有更明显的成核效果.较明显地加快了结晶速率,减小晶体尺寸和增加结构均匀性.在 DSC 曲线上,熔融结晶峰(T_(mc))和冷结晶峰(T_(cc))的差值比未改性的 PET 增加了14℃,扩大了结晶温度范围,有利于改进现有 PET 薄膜的加工性,这已为东方绝缘材料厂的中试所验证.  相似文献   

16.
纳米SiO2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能提高PET的结晶能力。文章探讨了溶液共混法和不同偶联剂对PET结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液的PH=9~10时,分散均匀性最好;采用溶液共混法进行复合,可制得熔点低于纯PET熔点的PET树脂/纳米SiO2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原料组成的膨胀阻燃剂(IFR)为主阻燃剂,以有机蒙脱土(OMMT)为协效阻燃剂,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为聚合物成炭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阻燃改性,并考察了IFR及OMMT的分布对PBS/TPU共混物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热重分析、熔体黏度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BS/TPU/IFR/OMMT阻燃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OMMT与IFR有着良好的协同阻燃效应,在OMMT质量分数为1%时,就可提高PBS/TPU/IFR共混物的阻燃效果。IFR与OMMT的分布对PBS/TPU/IFR/OMMT共混物的阻燃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当IFR与OMMT均直接分布于PBS相时,共混物的阻燃性能最优,LOI为32.7%,垂直燃烧达到UL 94 V-0级,明显优于阻燃剂为其他3种分布体系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布拉本德单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备聚甲醛/热塑性聚氨酯(POM/TPU)共混合金.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台偏光显微镜(HS-PLM)对POM/TPU共混合金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及POM球晶生长形态进行跟踪观察.结果表明:采用莫志深法对POM/TPU共混合金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与Jeziorny法相吻合;POM结晶过程中同时存在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TPU提高了POM的结晶完善性.  相似文献   

19.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观察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离子聚合物surlyn体系的结晶行为.用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了PET/surlyn体系的形态.surlyn有显著的成核效果.surlyn的碳氢主链为柔性分子链.它会促进PET的分子运动,从而提高PET在低温区的结晶速度.但它对PET的球晶形态却没有影响,PET仍为正常球晶.surlyn在PET中是分相的,随着surlyn与PET之间反应程度的加深,surlyn的宏观分相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2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解偏振光强度(DLI)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方法研究了含不同成核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结晶行为。结果显示,成核剂的加入对PTT的熔融结晶温度、等温结晶速率和结晶形貌等均有影响。成核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PTT的结晶,其中滑石粉的效果最明显,苯甲酸钠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