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模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东营凹陷南坡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广泛发育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在钻井岩心描述及其相关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古地形研究,系统探讨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滨浅湖滩坝砂体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其中石英含量中等,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粒度概率曲线以发育跳跃和悬浮组分的两段式为主,沉积构造以浪成交错层理、浪成波痕、生物扰动等为特征,且沉积相序主要为反序、复合相序;根据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和空间分布,可划分出坝亚相和滩亚相,其中坝亚相又可划分出坝主体、坝侧缘微相,滩亚相又可划分出滩脊、滩席微相.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4):577-583
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广泛发育碎屑岩滩坝砂体沉积.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岩石薄片分析、测井录井、粒度分析等资料,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对其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根据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滩坝可划分为坝和滩两个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和滩间四个微相.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分布受古地形、古水深和古物源供给综合控制.在平面上滩坝砂体沿着断鼻轴线展布,断鼻南翼较缓的地形更加有利于滩坝砂体发育;沙一下亚段和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发生湖侵,浪基面与枯水面之间的作用带展宽,广泛的浅水环境为滩坝砂体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中等物源供给速率是滩坝持续发育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双坨子气田下白垩统泉头组第一段为主力产气层段,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沉积体系。利用岩石相与测井相转换技术对其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进一步识别出边滩、心滩、决口扇、河道滞留、天然堤和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并对其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为砂体空间分布预测和三维储层属性建模提供了重要依据。砂体展布受控于沉积微相,结合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边滩砂体是研究区曲流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心滩砂体是辫状河沉积中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4.
廖东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379-8383,8389
渤南洼陷滩坝砂岩分布广泛,其特点是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大部分为砂泥岩薄互层,甚至有些是致密层,油气勘探难度大。滩坝砂岩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有较大相关性,通过微相的识别有助于判断储层性质。识别滩坝砂岩沉积微相的方法通常是从地质角度、方法来划分和识别,该方法要求资料比较多、数据量大。尝试用联合测井曲线和录井岩性划分微相,提取曲线数值和形态,最后根据曲线数值、形态和岩性准确判别滩坝砂岩沉积微相,建立滩坝砂岩标准微相库,新的测井曲线可以根据提取的测井曲线数值、形态数值和岩性对照标准微相库进行识别。该方法在渤南洼陷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沉积特征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利用测井、录井、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岩心观察,通过点、线、面沉积相综合分析对比,确定研究区内存在三种沉积亚相扇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平原、前三角洲。通过对比岩性、电性及沉积特征,进一步识别划分出九种沉积微相。对研究区内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的沉积特征、纵横向展布规律进行研究,统计受沉积微相控制的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数据,并结合各沉积微相的含油气性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口沙坝微相储集物性最好,并聚集了69.8%的的油气,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微相。前缘席状砂微相、沙坝微相、沙滩微相及碳酸盐岩滩微相储集物性较好,属于中孔-中渗储层,为研究区的重要油气聚集微相。在前人确定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内沉积相进一步划分至亚相与微相,并分析了不同亚相控制下的储层物性及含油性,为扇三角洲型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从国内外文献调研入手,基于现代湖泊青海湖滩坝砂的研究资料和黄骅坳陷港中地区实际储层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剖面和样品进行分析,结合粒度分析、古生物鉴定等测试资料,阐明了滩坝砂体沉积微相类型的划分依据,将湖泊相滨浅湖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坝主体、坝缘、滩砂、浅湖泥、湖湾泥共5种微相类型.结合港中地区沙一段沉积微相分析,界定了单一微相砂体分布范围,探讨了港中地区沙一段滩坝砂的时空演化规律,认为坝主体以多期坝砂的垂向和侧向加积作用为主,自滨Ⅰ6至滨Ⅰ1坝中心逐渐向西北偏移,坝间由薄层滩砂条带或面积较小的湖湾所分割.  相似文献   

7.
王树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9):2153-2156,2171
大量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资料表明,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萨尔图油层二砂组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平面上主要由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组成,三角洲相主要发育河口坝微相、远砂坝微相和下切谷充填沉积;湖泊相主要发育滨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混合滩微相。河口坝砂体规模较大,物性较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储层,下切谷充填沉积呈长宽带状、面积较大,东连齐家—古龙坳陷,西接富拉尔基滨岸砂坝,砂岩中普遍含油显示,是富拉尔基油藏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8.
沉积微相分析是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基础。以东营凹陷东辛油田辛23断块区沙二段为对象,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从岩石类型及其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粒度特征、电测曲线特征等方面入手,对沙二段沉积微相进行详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辛23断块区沙二段发育三角洲相、河流相、湖泊相3种沉积相,可划分出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曲流河亚相、滨浅湖亚相4种亚相,共识别出主河道砂坝、分流河道、河口坝、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等14种沉积微相。沙二段2砂组、3砂组、5砂组、6砂组主要发育主河道砂坝、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优质沉积微相,砂体发育厚度大、孔渗性好,是研究区目的层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层位,蕴含70%的剩余油量。  相似文献   

9.
咸化湖盆过渡相组(三角洲前缘与浅湖亚相)沉积特征与淡水湖盆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骨架砂体微相类型、分布等方面。研究其沉积控储机制,既是对湖盆沉积学理论的重要发展,也对中国陆相盆地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应用大量岩芯、测录井及铸体薄片资料,分析了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下油砂山组(N21)与上油砂山组(N22)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特征及优质储层形成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咸化湖盆三角洲前缘浅湖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与滩坝两种储集砂体沉积微相类型。两者在沉积构造、粒度分布、微观组构及测井曲线叠加样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沉积微相是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与湖盆水体咸化程度共同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分布。咸化湖盆碎屑岩储层整体成分成熟度偏低,以原生孔隙为主,溶蚀作用较弱,次生孔隙相对欠发育。强烈的早成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增加了岩石的抗压能力。储层物性主要受控于岩石粒度与胶结物含量。  相似文献   

10.
冀中坳陷蠡县斜坡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滩坝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中坳陷蠡县斜坡沙一下亚段发育薄层碳酸盐岩沉积,在岩心观察描述、镜下分析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探讨了蠡县斜坡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表明:蠡县斜坡古近系沙一下亚段发育碳酸盐岩滩坝沉积,可以划分为颗粒滩和灰泥坪2种沉积微相,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藻砂屑灰岩和泥晶灰岩是主要的岩石类型。研究区碳酸盐岩的发育,主要受相对湖平面升降、陆源碎屑供应程度和古地貌等因素的影响,高部位的高能环境主要发育颗粒滩沉积,低部位的低能环境发育灰泥坪沉积。在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碳酸盐岩滩坝沉积模式,为类似陆相含油气盆地的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提供可借鉴的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研究区三维高精度地震资料,根据地震沉积学原理,利用频谱分解、地震反演等岩性地球物理技术,并结合地质、测井、录井资料,对博兴油田沙四上亚段滩坝砂储层进行有效预测。结果表明:30 Hz为最佳调谐频率值;沙四上中部砂体最发育,沉积特征较为显著;滩坝砂经历了一次明显"湖退砂进"的沉积演化过程;研究区滩坝砂沉积模式呈湖退进积"坝"砂沉积为主,湖进退积"滩"砂、浅湖泥沉积为主的特征;滩坝砂沉积主要控制因素为水动力作用和古地形条件等。  相似文献   

12.
港中开发区沙河街组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为解决港中开发区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效果差的问题。方法从沉积学角度,利用大量钻井的岩电组合特征和岩心观察结果,结合地震相和测井相模式,以及粒度、岩矿等分析资料,对港中开发区沙河街组湖相储层沉积微相进行了划分,并结合其沉积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结果区内的储集层分为深水浊积扇、重力流水道和滩坝沉积;对各种沉积类型砂体的沉积特征、微相划分及与油气分布关系进行了探讨;滩、坝、水下河道和浊积水道砂体分布范围大,连通好,渗透率高,为区内主要储集层;各种边缘相砂体连通性、物性及其含油层动用程度均较差。结论各种边缘相砂体是油田开发中后期重要的挖潜目标。  相似文献   

13.
综合岩心观察、测井、钻井和取样分析等资料,对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内Carabobo油区M区块Morichal段油层组沉积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Morichal段油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进一步可以划分为辫状河道、心滩、溢岸\决口扇、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其中,辫状河道与心滩为主要发育的沉积微相,其骨架砂体是研究区内最有利的储集体,储层的展布形态主要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和沉积微相的展布。主河道沿南西—北东方向发育,溢岸\决口扇和泛滥平原微相仅在局部少量发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清西部斜坡高台子油层砂体分布规律,指导油气藏开发,根据岩心、录井及测井资料分析结果,并结合测井相模式,对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江桥、阿拉新、平洋地区高Ⅲ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研究。通过对江桥至平洋地区高Ⅲ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发育情况的认识,认为该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两种类型的亚相和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混合滩、滨浅湖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等8个沉积微相类型。江桥至平洋地区分别受到齐齐哈尔物源和西部英台物源影响,三角洲前缘砂体相对比较发育;阿拉新地区无物源供给,滨浅湖相较发育,砂体相对较薄。发育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相似文献   

15.
大庆长垣以西泉四段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储层沉积学理论,利用岩心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研究了大庆长垣以西地区泉四段储层沉积特征及演化。通过对泥岩颜色、生物化石、沉积构造及沉积背景等分析,确定研究区泉四段为一套湖侵背景下浅水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种亚相,具有相带宽、分流河道骨架砂体发育的特点。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将研究区泉四段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和7个短期旋回。通过短期旋回沉积微相精细解剖,确定沉积相带呈环带式展布,自下而上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的演变过程,反映泉四段沉积时期水体逐渐加深。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最为发育,其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平面分布广,为泉四段有利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6.
川西洛带气田上侏罗统遂宁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斜坡亚相和浅湖亚相沉积,并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和浅湖砂坝微相,其物源区为龙门山隆起区.砂体的展布明显受控于沉积微相,大多数含气和产气层均处于浅湖砂坝、河口砂坝、水下分支河道及远砂坝等有利沉积微相较厚的砂体分布范围内.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间的配置关系较好,浅湖砂坝与河口砂坝微相储层具有最优的储集条件.因此,寻找有利沉积微相内的优质储集砂体应为洛带气田今后的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7.
珠江口盆地文昌A/B/C油田珠江组一段上部储层发育于浅海陆棚沉积环境,主要砂体为滨外浅滩、滨外砂坝复合体。相对而言滨外砂坝微相因水流的搬运、清洗作用强、泥质含量相对低、砂岩相对纯净而表现为相对优质的储层;但在平面及纵向上滨外砂坝微相变化较快,砂体的叠置关系不清;因此分析滨外浅滩、滨外砂坝沉积微相的特征,并确定储层砂体的展布规律对优质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3个油田的沉积差异性分析认为,构造走向控制砂体展布方向,距物源区远近和水体深浅决定储层砂体物性特征,文昌B油田近物源、水体较浅,其构造高部位的滨外砂坝砂体为优质储层分布区;文昌A油田距离物源较远、水体较深,储层物性最差;文昌C油田储层物性中等。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北地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分析确定岩石、岩相类型,结合测井相、骨架剖面微相及地震微相分析,对扶余油层4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展布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扶余油层为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河床滞留沉积、点砂坝、河漫滩、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其中曲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发育,为物性较好的储...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盆地文昌A/B/C油田珠江组一段上部储层发育于浅海陆棚沉积环境,主要砂体为滨外浅滩、滨外砂坝复合体,相对而言滨外砂坝微相因水流的搬运、清洗作用强、泥质含量相对低、砂岩相对纯净而表现为相对优质的储层,但在平面及纵向上滨外砂坝微相变化较快,砂体的叠置关系不清,因此分析滨外浅滩、滨外砂坝沉积微相的特征,并确定储层砂体的展布规律对优质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3个油田的沉积差异性分析认为,构造走向控制砂体展布方向,距物源区远近和水体深浅决定储层砂体物性特征,文昌B油田近物源、水体较浅,其构造高部位的滨外砂坝砂体为优质储层分布区;文昌A油田距离物源较远、水体较深,储层物性最差;文昌C油田储层物性中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岩心观测、铸体薄片观察和统计、储集物性测试、生物遗迹构造识别和生物扰动量计算等方法,对取芯段遗迹构造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芯段为白云凹陷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Cruziana遗迹相,在识别出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废弃河道和决口河道等沉积微相中生物遗迹发育具有规律性,储层以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沉积微相为主;岩心段为一个由7个次级水退旋回组成的较大的水进旋回,综合各沉积微相遗迹特征,在一个完整的三角洲前缘旋回中,遗迹多样性和扰动强度均存在双峰值;砂体储层物性随生物扰动程度的增加,具有降低—升高—降低的特点,这是生物扰动的物理置换作用和有机酸性流体化学改造作用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