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溶地下水系,是我国南方岩溶山区,表层岩溶地下水赋存的主要形式,它是由隙流、脉流、管流、洞流组成的复杂的地下含水系统,是岩溶山区开发治理地下水的主要对象。本文对独山3700平方公里面积内的22条地下水系的形成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地下水系的总体展布受地势及地表水系的控制,其平面展布受地质结构条件的控制,其剖面埋藏受剥夷面和挽近构造的控制。也讨论了岩溶地貌与地下水系的成因联系,以及地下水系的动力动态特征等。最后,说明了独山地区岩溶地下水开发治理的现状,及笔者对今后开展该区岩溶研究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通过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对研究区内非可溶岩区地下水进行分析和研究,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与岩性、构造、接触关系以及补给条件有密切关系,结合当地地下水水开发利用现状,总结地下水赋存及富集规律,为当地利用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立宏 《广东科技》2009,(14):284-285
某铅锌矿矿床类型为岩溶堆积型矿床及赋存于石磴子组灰岩中的原生矿床.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其中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中等,岩溶水富水性丰富,矿床充水条件优越,设计开采深度在岩溶承压水水位以下,水头压力大,矿山开采潜在巷道涌水的危险性大.通过充分分析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特征、充水水源及充水途径,并结合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矿床涌水量,为矿山开采设计提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长顺网状地下河系地处贵州高原的南部,距贵阳市约80公里。整个河系全为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占据,面积约90平方公里。区内虽然降雨充沛,但由于岩溶强烈发育,洼地、落水洞遍地丛生,大气降雨直接为岩溶地下管道、裂隙所吸收,地表径流稀少。因此,寻找和开发蕴藏着的地下水资源,对长顺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  相似文献   

5.
阿联酋富查伊拉(Fujairah)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地下含水的岩溶灰岩地层比较发育,层位稳定,厚度比较大,储水的向斜构造发育,地下储水地质条件较好。在充分收集有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地下储水地质理论,从富查伊拉的区域地质特征、沉积背景、石灰岩分布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储集能力、地下水动力学特征等方面出发,对富查伊拉有利于地下水保存的地层、构造、水文等地质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论证,初步确定了地下水的找水方向和区域。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不同地层路基中岩溶洞穴的探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三极与对称四极电阻率测深探测常张和邵怀高速公路路基中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溶洞穴,沿公路走向布设多条互相平行的电测深剖面进行观测,利用各电测深剖面中电阻率ρs曲线类型的变化,确定岩溶洞穴的分布情况;利用测区内各剖面的ρs等值线断面图,结合地质条件圈定岩溶洞穴在路基中的赋存部位.通过对常张、邵怀高速公路路基的探测,确定了其地下岩层的结构构造,并判断出岩溶洞穴的埋深、规模及性质,了解了其不同地层中岩溶的电性结构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建设应急岩溶地下水源地来缓解区域水资源不足是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然而,岩溶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的评价和确定是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常规方法往往难以奏效。在深入研究淄河源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查明了淄河源区具有较大的岩溶储水空间、封闭的边界条件,能形成无坝型岩溶地下水库和雨旱季分明的季节特点,根据该特点并依据"以丰补歉"的调蓄思想,运用地下水库调蓄法计算评价出该区域岩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2.19×10~4 m~3/d。结果表明,利用淄河源区地下水库的调蓄作用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规划利用水资源,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控制地下水下降。研究将为区域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福建永安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双向演化过程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湖岩溶盆地的岩溶特征及地貌演化过程,通过详细的地质测绘、收集到的各类岩溶钻探资料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地下水样品的水质分析,对区内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地下水水质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岩溶塌陷的调查结果,对研究区岩溶发育的强弱程度进行了分区,并初步提出岩溶塌陷防治方向。研究表明,现今大湖盆地是在海拔340~360 m的高程基础上,经历上覆地层风化剥蚀、下部灰岩溶蚀塌陷的双向地貌演化过程,逐步形成了溶蚀残丘—溶蚀洼地、岩溶管道—暗河式的岩溶发育形态,二者叠置作用共同塑造了区内的地形地貌,并向岩溶准平原方向发展;区域地壳抬升与水文动力条件是大湖盆地岩溶地貌形成演化的两大主控因素;灰岩裸露区和覆盖区为岩溶强烈区,特别是洼地处及断裂带100 m范围内,极易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埋藏型灰岩区岩溶发育为中等—弱发育区,其对区内场地稳定性影响较弱。在研究区内开展城市建设、工程活动时,应将岩溶洼地、断裂构造发育处等岩溶发育强烈的地区列为岩溶塌陷防治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新安江连续径流模型是在研究湿润地区地下水丰富流域地下水产流及汇流规律的基础上,对新安江模型的水源分划结构作了重要改进后建立的.它对地下径流比例较大的地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近年来的实践说明,该模型还适用于我国南方岩溶地区.本文回顾了新安江连续径流模型,文中着重叙述了岩溶地区的水文特性、模型在岩溶地区应用的物理基础和实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1:5万水文地质调查,结合水文地质钻探技术手段,分析江西上栗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地下水的富集规律,总结岩溶区打井找水规律。结果表明,上栗地区不同地段岩溶含水层富水性差异极为明显;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等因素对区内岩溶发育程度严格影响;岩溶地下水的赋存和富集同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程度及补给条件密切相关。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部位、垂直于主构造线的张性裂隙以及向、背斜轴部张裂隙部位是研究区内找水建井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选择鹤庆西山为研究区,采用地质调查与钻探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表与地下岩溶现象和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受印支运动、喜山运动等多期构造运动影响,研究区整体形成以NNE-NE向为主的构造格局。根据规模的不同,将研究区构造划分成区域性断裂带、次级断裂、大型构造裂隙与节理等4个层次,分别从不同程度影响岩溶发育的方向与深度,控制研究区地下水径流与排泄。研究区岩溶发育具有阶段性,区内保留有3 000 m和2 500~2 700 m的2级夷平面,发育高程2 300~2 500 m、2 260~2 320 m、2 210~2 240 m和2 200~2 220 m的4级河流阶地,分别对应不同高程的水平溶洞,结合钻孔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古近纪岩溶发育、新近纪岩溶发育及第四纪(现代)岩溶发育等3个岩溶发育期。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冀东都山地区锶的运移和矿泉水体的赋存特征,通过收集资料和水文地质调查,采用岩矿鉴定试验和PHREEQC模型确定矿物成分,分析锶的运移路径,都山岩区深部构造裂隙水中锶的含量主要受垂向地下水补给影响,水平向地下水径流对锶含量的影响较小.基于此,分析含锶矿泉水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和氡气测量法,探讨了矿泉水体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岩体锶的含量高是物质基础,锶通过化学变化,可以随钙等离子一起迁移、分异和富集;都山断裂构造较发育,为矿泉水体提供了赋存空间和径流通道;在高温、高压等特定环境下,地下水的长期径流及与岩石的溶滤、混合、水解和变质等作用下,锶随水体沿裂隙带不断向地下深部运移、富集形成锶型矿泉水体.最后,成井后水质和水量满足锶型矿泉水开采条件.通过分析该地区锶的运移和矿泉水体的赋存特征,为矿泉水规模化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宜春岩溶区位于萍乡-乐平岩溶发育带上,岩溶地层发育,以岩溶地下水为主要水源。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分析了研究区岩溶地下水分布特征、补径排特征、化学特征、动态特征、储水构造、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等。结果表明,宜春地区岩溶含水岩组富水性有丰富、较丰富、中等三种类型,岩溶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流量动态曲线以多峰型、单峰型为主。岩溶地下水储集受地层岩性、地貌、构造等因素影响,构造是主导因素,地下水主要储藏于背斜储水构造、向斜储水构造和断裂储水构造。区内地下水开发需因地制宜,分宜(操场、高岚)侵蚀堆积平原区隐伏岩溶含水层多,储水条件好,可直接引流扩泉或井采;中南部多为溶丘谷地、洼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以引水、扩泉、截流为主,井采为次。墨山-田心侵蚀堆积平原区是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易发和高发区,应限制性开发隐伏岩溶地下水。  相似文献   

14.
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自然历史分析法和统计学对隧址区的地质构造和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质构造对隧址区岩溶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推覆构造演化过程中,地层经历的抬升和稳定使得区内岩溶发育呈现多期性,垂直、水平溶蚀形态交替分布;2区内地质构造通过控制岩溶水的循环通道,从而控制区内岩溶发育的方向和规模;3区内大型岩溶形态发育的向深性和方向性受断层控制,同时发育规模也由节理裂隙密度决定;4褶皱核部及转折部位多形成张拉裂隙,岩溶发育强烈,翼部径流作用有利于岩溶发育。  相似文献   

15.
罗文广  李百祥 《甘肃科技》2006,22(9):112-116
甘肃陇东地区属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赋存白垩系自流盆地型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型地下热水。本文从基底构造、深部构造、盆地结构、地温场特征对地热赋存条件、影响温度的因素和热源机制进行了分析,由于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是很好的热储层,据此对平凉地热开发可行性及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来工作中收集到的资料,描述了龙子祠泉域的概况、地层及泉域构造控水特征,总结了泉域主要含水层特征和泉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说明了泉域重点保护区的范围、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其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17.
阶地丘岗中地下水资源的赋存,主要是受新构造的控制。新生代松散含水层中的孔隙水大多分布在新构造断裂的俯侧和带状的地堑中。新生代以前坚硬岩石中的裂隙水主要是赋存在张扭性的新构造裂隙径流带内。因此,必须根据其赋存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运用建立的地下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以2000年为基准,对泰安岩溶水系统2010年的水量及水质进行了模拟预测,指出现状开采条件下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将持续恶化;为了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岩溶水系统地下水资源进行优化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云南高原岩溶山区石漠化严重、岩溶极其发育、山高坡陡、地下水径流途径长等特征,本文以泸江流域为例,并选取地下水位埋深、石漠化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作为该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对这5个指标实际值进行量化,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系统与DRKVT模型。用Arcview3.2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完成对泸江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最后用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来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流域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开采前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经分析可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排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