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根据沈丘周营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区存在的软弱下卧层地基工程特性,通过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调整基础埋设深度及尺寸,来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即安全又经济,即省时又省力。  相似文献   

2.
对浅层软弱土,上部结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需要换填处理.一般情况下换填的材料本身的承载力满足要求,但需要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强度.在Windows系统下运行,采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通过程序将各规范规定的地基承载力宽度、深度修正系数格式化,采用JGJ 79-2012公式对软弱土地基处理厚度进行自动试算,并批量输入、计算、输出结果,操作简单,较大地提高了软基换填处理计算的效率,减少人为计算过程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一种同时考虑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通过一次计算即得出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底面小尺寸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有软弱下卧土层的基础底尺寸时,既避免了重复验算的工作,又充分利用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有软弱下卧土层的基础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给出一种同时考虑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通过一次计算即得出条形基础或矩形基础底面小尺寸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有软弱下卧土层的基础底尺寸时,既避免了重复验算的工作,又充分利用了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纪楠 《科技资讯》2013,(32):65-66
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桩基软弱下卧层验算公式各项的概念和取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忽略群桩实体基础佣摩阻力取值及承台上土白重对验算结果的影响,认为规范中关于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的计算均有不当之处。认为公式附加应力的概念不清晰。提出了以下建议:JGJ94—2008较适用于有地下室的桩一箱(筏)基础,JGJ94—94较适合于没有地下室的柱下群桩基础;计算附加应力时所扣除的群桩实体基础的饲摩阻力应取特征值。  相似文献   

6.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是房建工程勘察的重点,包括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地基均匀性、地基承载力建议值及修正值、地基变形、基础持力层选择等评价和软弱下卧层验算等内容,勘察时应正确地把握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地基压力扩散角θ的取值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Es1/Es2<3”时地基压力扩散角θ的合理取值方法.分析并验证了当“Es1/Es2<3”时利用规范和简化公式验算地基软弱下卧层这一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和沉降计算中,附加应力的确定是个难点.常用的方法是用均质土中的应力解或应力角扩散法来得到上硬下软地基的应力场,方法简单但计算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针对此问题,本文利用非均质弹性体内竖向应力的理论解和弹性地基梁理论来分析上硬下软双层地基分界面的应力分布特性,并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应力扩散系数的实用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不同位置和土层模量对应力扩散的影响,且公式形式简单,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9.
赵亮 《工程与建设》2006,20(5):509-510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设计方案,并对下卧层进行了验算分析。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和沉降观测,说明设计方案和计算合理,加固效果良好,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机理,在常规复合地基加固区、软弱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对比,提出复合地基加固区采用复合模量法、下卧层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沉降的方法.阐述了大桩距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假定、计算公式和具体计算步骤.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将大桩距复合地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的沉降变形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较深软弱下卧层的复杂地基条件基础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采用换土垫层与箱形基础协调工作,解决了技术难题,并对换土垫层的级配及承载能力作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为解决软弱地基深基础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圆弧滑动面推算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和以双层地基原理计算碎石桩加固层与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沉降量的方法,并附有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软黏土上覆砂层的条形基础承载力进行分析,为土层存在软弱下卧层情况下的浅基础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扩散投影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基础下方砂土层微元体的受力分析,推导出砂层下卧黏土层时条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给出了参数取值建议。【结果】根据分析,基础宽度、砂土层厚度、砂土层强度、黏土层强度、荷载扩散角等因素都对浅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有一定影响,在建立的模型中对这些因素均进行考虑。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对已有的离心机试验模型进行了计算,得出用推导的公式计算出的极限承载力与离心机试验数据十分接近,模型相对误差均小于10%。【结论】该公式可用于软黏土上覆砂层时的条形基础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并在数值分析过程中,以位移计算的不收敛作为边坡达到极限平衡状态的标准,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含有软弱下卧层上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限元计算,分析上部与软弱下层土体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抗剪强度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土体的抗剪强度与密度对边坡稳定与滑动面的形成有着显著的影响,而泊松比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完全粘合于刚性下卧层上的有限深弹性层地基表面环形面积上作用均匀分布荷载时的沉陷计算公式,并对各种层厚比情况下地基沉陷系数算出了数值结果。这些结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基础圆板的计算。本文又一次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于空间问题,半无限地基和文克勒地基都是有限深弹性层地基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控制应力(即可以满足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要求的基底平均压力的最大值)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基础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刚性下卧层的存在会造成地基中的附加应力,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并对上层地基的沉降变形造成影响。笔者利用地基变形放大系数分析刚性下卧层对地基变形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同模量比和地基土相对厚度时的地基变形放大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下土层的模量比对变形放大系数有直接影响,不可忽略; 当刚性下卧层上方土层厚度与基础宽度比值大于5.0时,地基变形放大系数的数值可认为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18.
在大面积人工填土的地基承载力计算中,中国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不考虑对基础宽度的修正,得到的地基承载力偏小,对工程安全有利,但在一些情况下却不够经济。该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地基承载力的定义、度量方法、相关理论原理和容许承载力的取值方法,探讨并推测了此前在人工填土、软弱下卧层等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选择上的可能依据。考虑到当前施工和监测技术相较于早期规范制定时已有很大进步,认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考虑修正地基承载力宽度,并且可适当提高现有的深度和宽度修正系数取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完全粘合于刚性下卧层上的有限弹性层地基表面矩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时的沉陷计算公式,并对各种层厚比情况下地基沉陷系数算出了数值结果,这些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基础梁、板的计算。本文还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于空间问题,半无限地基和文克勒地基都是有限深弹性层地基的特殊情况。最后,对有限深弹性层地基上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的基础梁在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进行计算比较,指出了两种地基模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从沉降计算的弹性理论出发,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以地基表面到下卧硬层的深度与基础宽度之比(深宽比)和下卧硬层倾斜角(假设硬层倾向在所取分析截面内)为变量,探讨了下卧倾斜硬层对非均布荷载下地基沉降的影响。以数值计算结果为根据,得到不同形式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差)影响系数,并绘出图表以辅助工程实际应用,同时就计算参数对沉降的影响、最大沉降点位置随深宽比和倾斜角的变化而偏移的现象进行了参数分析。最后,给出具体应用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