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信箱     
我是贵州省XX县的一名中学生。我在学校阅览室里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这本杂志,看到你们会给很多中学生回信。于是,我也想给你们写信,也许你们也会给我回信吧。我心里一直觉得很烦、很难受。因为,心里有一座“大山”总压着我。  相似文献   

2.
初识长白山     
对一个地区有所感悟并想要认真地写一写它,有时不是到过一次就会有这个冲动的,比如写长白山就是如此。2000年6月初,我从吉林延边出发,自北坡登上天池。那是我首次看到长白山特有的树种美人松,看到了矮曲的岳桦林,看到了高山草甸上开着紫色花儿的牛皮杜鹃,看到了久慕的天池。  相似文献   

3.
镜头之一: 我正走在校园中,一位年轻的女老师拦住我说:“杨老师,我有事请教。”她一边说一边四处张望,似乎搞得神秘兮兮的。“什么事啊?你在看谁呢?”我不解地问。“我任课的班上,有一个女孩子,平时每天来我办公室问问题,但学习成绩还是一塌糊涂。”“这有什么可紧张的呢?”我问。“我不是担心她的学习成绩,而是今天她对我说:‘老师,我终于看到您了,两天没看到您,我快要疯了。我只有每天看到您心里才比较踏实, 不然就难受。’我现在终于明白了, 她每天来办公室,不是为了学习问题,而是为了看到我。”  相似文献   

4.
我每次乘坐飞机,都喜欢选择靠窗的座位,因为在那里可以看到高空的风云变幻。然而,不少时候还是十分遗憾,因为飞机的窗口很小,视野有限,难以看到高空的全景。最近,欧洲一家飞机制造商设计出一款全透明飞机,可以让任何位置的乘客都能看到上下左右360度的高空全景。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知识就是力量》2009,(10):80-80
很高兴再次给你们写信。每当我看到《知识就是力量》,我就感到一种亲切。这也许是这本好杂志的魅力所在吧。这次,我要把我在近几期杂志中的一些所观、所感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6.
我每天走进校门的时候首先看到的便是镌刻在学校大门上的校训: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与责任感。每看一次,我都会想,作为一个中学生该怎样担负起这份责任呢?2005年是一个煤矿矿难多发的年份,一幕幕血的教训让我痛心疾首:流血,牺牲,痛苦,心酸,一次一次地触目惊心……面对那些煤矿工人,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呢?难道在科技水平高度昌明的今天,就没有一种有效遏制矿难、有效减少伤亡的办法吗?正是这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我从血腥的矿难中看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发明一种类似于矿难救助工具的东西。于是,我便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雷老师。雷…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在意大利的一次科学艺术展览会上看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形象,引起了我去思考什么是我们实际上看到的、什么是我们制造出来的奇幻的科学图像。这种形象出现在热那亚科学节的一个名叫《爆炸》的展览会上。像这样的标题,不能不使人联想起著名的意大利电影美学家米歇尔安杰洛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2009,(10):28-29
两周前,我在复旦大学恒隆物理楼采访了李翔。尽管只有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但我得承认,我在这位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久违的简单和纯粹的学者状态。见面时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他更愿意近距离交流,而不是隔着办公桌交谈,其次是当我向他约一篇综述稿时,他婉言拒绝了,  相似文献   

9.
心理信箱     
敬爱的老师: 您好! 我是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这本杂志想起给您写信的。我现在很苦闷.想跟你谈谈我的烦恼。 我是一名高三女生.眼看快要高考了,可是我的学习成绩却很糟糕.最近一次月考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三名,觉得很丢脸,也很害怕,怕老师同学看不起我,不爱理我,更怕对不起父母。  相似文献   

10.
心理信箱     
《知识就是力量》2010,(12):21-21
老师:您好,看到很多像我一样有困惑的同学都从您那里得到了答案,我想了很久,决定给您写信。我是高二的学生,大概从两个月前开始,一上课就走神,我也很想学,但是学不进去,很着急。妈妈也跟着我着急。  相似文献   

11.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火影忍者》的大名,还以为是若干年前看的一部忍者漫画,所以也就一直没有留心去寻它.直到看到越来越多的评论在说着火影时,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落伍.待我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总算是找来这书看了个明白,却才发觉,第二部都已出来好久了.  相似文献   

12.
“我感觉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我看到了整个房间里面的物品、四壁、机器。然后我看见自己平躺在床上,这种感觉很短暂。我的身体和灵魂进入了形状像隧道一样的洞……隧道没有坡度,但它好像在微微上升。里面很亮,越来越亮,眼前只有一片光。光给我带来了一种平静的感觉。我还从没有过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3.
美国蒙特雷研究所的鱿鱼专家斯坦·亨特所言:“为了看到一只活着的巨型鱿鱼。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是每一个鱿鱼专家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心理信箱     
我是一个上初二的男孩子.而且是一个插班生。我在学校的图书馆偶然看到了一本杂志.书的名字叫《知识就是力量》。在杂志中,我认识了您。我见到里面有很多跟我同龄的孩子在诉说心事.并得到了您深刻的回答。我心里痒痒的.也很激动。因为我也有很多事情想不通.一直深埋在我的心底,希望您能帮助我。  相似文献   

15.
绘制大脑的通信网络究竟有没有意义?我清晰地看到我的海马,大量的纤维从感官中枢投射到我的大脑皮层。目前,它仅仅是一幅在朋友中炫耀的漂亮照片而已。不过,我在幻想:有一天科学家真正了解了大脑的常态以及变异状态,那么,我的这幅如彩虹公路般的大脑图片将会告诉我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心理咨询室老师:随着录取通知单的到来,看到同学们一张张欢天喜地的笑脸,我却茫然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医学院,录取的却是第二志愿——某商学院财会专业,对此,我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去吧:一是我从心里不喜欢数字;二是从小做白衣天使的理想将永远离我而去。不去吧:看着  相似文献   

17.
凌晨 《科学24小时》2004,(10):24-25
一年前的某一天,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则消息:“美国科学家新发现马齿苋可防治心脏病”。马齿苋是一种大家熟悉的野菜,在校园里、庭院里甚至在马路边经常可以看到。我的安徽老家有人常在夏天把晒干的马齿苋用来煮肉,干马齿苋可保存较长时间。于是我饶有兴趣地进一步浏览,了解到马齿苋还是一味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腹泻的中草药,它富含去甲肾上腺素、α-亚麻酸、钾盐、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成分。当时,我想既然马齿苋营养那么丰富,也许能够把它开发成为一种保健食品。于是,我在网络以及书本上注意搜集了不少有关马齿苋的资料。综合检索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是否存在外星人?能否找到他?怎样与之建立联系?当然我在这里讲的只是我本人接受的一种观点,不一定正确。 很凑巧的是在上周(12月2日和9日下午4:45~5:00左右),不明飞行物(UFO)两次光临申城,以致舆论、公众大谈UFO。据我所知,最早有报告发现UFO是在1947年。1987年上海天文台有人看到所谓的不明飞行物,福建也有人报告看到,两地看到的时间相差1~2分钟,样子都差不多。我当时考虑一下后认为可能是火箭,火箭每秒钟要飞行8公里,从福建到上海也就1~2分钟。第二天果然有报道…  相似文献   

19.
读友汇     
《自然与人》2011,(1):66-66
欣闻《自然与科技》杂志社编制的2011年鸣虫文化主题日历《城市中的草蜢乐队》免费发送,我想争取一本。我是一位热爱自然的市民,平时有机会就观鸟、看植物,但是对于城市中的昆虫知之甚少,希望有机会看到这本主题日历。  相似文献   

20.
去年秋天,有一个工程学校请我去帮助他们的学生学习怎样写作,他们把我安排在物理系一间闲置的房间供我作办公室之用。从我的办公室走到楼下大厅,就会看到一幅宣传“2005世界物理年”的海报。在海报上,留着一头触电式头发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肖像格外引人注目。这幅海报是为纪念100年前的那个物理“奇迹年”而张贴的。那一年,一位年轻的瑞士伯尔尼专利局职员发表了5篇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的论文而使物理学发生了革命。这幅海报呼吁:“让2005年变成另一个奇迹年吧!”2005年悄然已过,人们并没有看到什么奇迹发生。这幅海报就像一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