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路堤沉降为中国现阶段公路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与难题之一.依托鄂西某山区高速公路高67m的填方路堤,采用分层沉降仪对该路堤工后沉降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山区高路堤的沉降规律.以实测沉降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了时间对数、泊松曲线与指数沉降预测模型,并比较了3种预测模型与实测值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间模型与泊松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时间对数-泊松联合预测路堤沉降模型.由此得出本路堤的沉降在工后2年内完成,工后1年的沉降量为104.2mm,总沉降量为122.4mm.  相似文献   

2.
通过统计分析水泥土搅拌桩处理的路堤填筑期竣工实测沉降,采用双曲线法求出任意时刻的沉降量,并预测其最终沉降量进而得到工后沉降,通过对几条高速公路的观测沉降数据的分析得到采用双曲线法计算得到工后沉降偏于保守,提出了修正水泥土搅拌桩处理的高速公路路堤工后沉降的经验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Biot固结理论,考虑土体侧向变形,空间渗流,对某路堤软基固结变形作平面应变,空间渗流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路堤填筑过程中软基的沉降变化、土层分层沉降以及侧向变形,并且预测了路堤填筑完毕后软基的工后性状,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曲线拟合程度在前期较好,后期差异较大;淤泥质亚粘土层为主要变形土层;软基侧向变形呈现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填筑完毕后开始收缩,并对纵向沉降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依托厦沙高速某段高达63.38 m的填方路堤,使用分层沉降仪监测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分析其沉降规律。监测结果显示,工后240 d高路堤总沉降量处于0.151~0.191 m。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高路堤的沉降量,得到工后240 d总沉降值为0.232 m,与监测值接近。数值计算结果所显示的分层沉降规律和监测结果也较为一致。并且计算了不同压实度下路堤工后沉降量,为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依托厦沙高速某段高达63.38 m的填方路堤,使用分层沉降仪监测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分析其沉降规律。监测结果显示,工后240 d高路堤总沉降量处于0.151-0.191 m之间。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高路堤的沉降量,得到工后240 d总沉降值为0.232 m,与监测值接近。数值计算结果所显示的分层沉降规律和监测结果也较为一致。并且计算了不同压实度下路堤工后沉降量,为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斌  王勇华 《科技信息》2012,(18):480-481
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实测沉降预测法对秦岭山区变质软岩路堤的工后沉降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预测,研究了变质软岩路堤的工后沉降变化规律,同时检验了路堤的施工方法与质量,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高填方路堤填筑的工程实际,现场测试原地表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地表水平位移,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填筑高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堤填土完成后,路堤中心沉降量为44.6cm,路肩处为32.5cm;填土完成后6个月,路堤沉降趋于稳定,沉降分别为59.5cm和47.8cm;工后沉降占沉降的比例分别为25%和32%.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软弱土体向外挤出,最大位移发生在地表以下2~4m处,为22.4cm.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数值上有所差异,但规律一致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安徽沿江高速公路大渡口段软土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沿江高速公路大渡口段软土路基的沉降和路堤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工程地质评价,首先用分层总和法进行总沉降量计算,然后利用单向固结理论进行工后沉降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软土路基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处理,而填土路堤稳定性分析结果说明该段路堤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高填石路堤工期沉降与工后沉降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西南地区公路建设中高填石路堤的施工期沉降和工后沉降问题,以工程实际和工程界熟悉的方法为前提,考虑了高填石(高应力水平)下地基的非线性性质和实际的应力路径计算路基沉降;考虑目前碾压技术的进步而采用弹性模型计算填石路堤的变形.两者叠加得总沉降,再由此求得工期沉降和工后沉降.最后与工程的现场实测比较,证明本文方法简单可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软土中桩基工后长期沉降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软土中桩基工后长期沉降的机理,采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适用于软土中桩基工后长期沉降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模型和简化预测模型均可综合考虑地基土体的固结和蠕变,能很好地反映沉降发展的实际情况:但基于土体固结和蠕变对桩基工后沉降的影响程度,对非挤土桩基工后40 d后的实测沉降,可考虑选用简化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在其他情况下则宜采用未简化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公路软基沉降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根据前期沉降观测资料进行沉降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用于汕汾高速公路预压荷载却荷时间预报、研究表明,所建议的模型较传统沉降预测模型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很大部分来自软土的次固结沉降,因此采用有限元计算工后沉降有必要考虑软土的蠕变特性。利用Plaxis软件对揭普高速某断面软土地基路堤填土施工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等效渗透系数将砂井地基简化为天然地基进行计算,考虑软土蠕变特性,采用软土蠕变(SSC)模型,结合B iot固结有限元,计算施工期沉降和工后沉降,得到与实际较相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公路工程通常采用超载预压减少路基的工后次固结沉降,利用等效时间可以合理考虑超载预压减少工后次固结沉降的作用。为此,对等效时间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在等效时间已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计算方法。算例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已有计算方法的基本相同,而且简单适用,有利于等效时间理论的推广应用和工后沉降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某中西部地区机场粗粒土的压实特性及其高填体的沉降规律,开展了粗粒土的颗粒分析、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压缩模量试验,测试和验证了粗粒土的不均匀系数、击实参数等,发现了压实度与压缩模量的良好相关性,建立了此粗粒土压缩模量的预估方程。采用室内试验数据建立了高填体的有限元模型,与实测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多种压实度、填筑高度下高填体的沉降。结果表明,填筑体的沉降与填筑高度为指数幂关系,填筑高度越高,土体压实度对沉降的影响越显著。基于有限元模型的沉降数据,明确了压实度-填筑高度-填筑体沉降的关系,建立了高填体沉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高填方工程现场提供了快捷的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公路建设中堆载预压法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常用方法。工程实践中随着对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对堆载预压处理软土地基的卸载时机控制进行研究。应用Verhulst模型和指数曲线模型的基本公式,分别推导其剩余沉降和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结合越南河内-海防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实测资料,用两种模型拟合了剩余沉降和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比较分析了两种模型曲线拟合的结果。论证得出Verhulst模型更合理,并根据拟合曲线确定了路堤卸载时机。  相似文献   

16.
赵静  侯昭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662-3666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土质,俗称大孔土,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偏低的干密度。在自重压力和土的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时将发生急剧而大量的附加下沉现象。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天然黄土地基工后沉降,用分层总和法和平面有限元方法对天然黄土地基工后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计算了当黄土层厚度为8 m、12 m、15 m,路堤高度为4、6、8 m时,不同天然黄土地基模量下地基的工后沉降量。并于三种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路堤地基处治标准,确定公路地基相关设计参数,以阿荣旗至博克图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借助Ansys有限元软件及正交试验思想,将高速公路路堤及地基作为一个整体建立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正交试验表,计算在地基变形模量等多因素组合情况下路表的总变形;然后通过分析路表总变形与路表工后变形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地基变形模量与路表工后变形的关系式。根据有限元计算及分析结果,基于路表工后变形为主动控制指标,提出了以地基临界变形模量作为设计参数的高速公路路堤地基处治标准。工程实例实测结果与本方法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能充分考虑桩承式路堤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变形特性的理论方法,基于柔性桩-桩承式路堤的变形机理,提出了路堤-桩-土协调变形的双等沉面荷载传递模型.首先,该模型基于路堤中的等沉面以及桩承式路堤的变形特点,在桩底以下一定深度处,引入一个与路堤中相似的等沉面.其次,考虑到现有土柱模型的不足,引入能考虑内外土柱间相对位移对摩擦因数的影响的土柱模型.介于上、下等沉面之间的路堤、桩、土,通过彼此的协调变形影响等沉面处的应力,从而影响路堤的总体沉降和桩土应力比.最后,将本文计算结果和复合模量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实测值相比,复合模量法计算沉降值的相对误差为19.4%,本文计算沉降值的相对误差为9.6%,本文计算的桩土应力比相对误差为9.91%,证明了本文理论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土石坝沉降-填筑灰色监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分析填筑期土石坝的沉降监测资料,探讨沉降发展与填筑施工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灰色模型建模数据量要求较少、拟和效果好的优点,以及该类模型中影响因子形式可以灰色抽象的特点,在借鉴相关沉降计算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将填筑影响下的土石坝坝体沉降影响因素分为与时效无关和与时效相关两类,采用填筑高度和等效高度作用因子为相关序列,利用灰色GM(1,h)模型建立沉降-填筑间的关系方程,以揭示填筑期间沉降规律并加以预测.算例表明,沉降-填筑安全监测模型有效地反映了土石坝施工期沉降规律以及沉降与填筑施工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