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关于新时期电影音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新时期电影音乐的思考中文902班张立钟惦斐先生说过:“电影音乐是电影的有机构成之一,是电影中一个极为活跃的因素,是空间艺术的时间走向,是故事情节中属于情绪渲染与凝结的产物,是电影美学中的独立篇章。”①新时期电影音乐,就如同它的母体──新时期电影一...  相似文献   

2.
张艺谋电影艺术成为众多电影评论家、文学批评家的评论焦点: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张艺谋最早走了一条“跨国的中国电影”新模式.运用艺术化电影技术结合本土化的小说进行再创造,完美地体现了其艺术审美情趣,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电影的“东方魅力”,并使之走向了世界,文章以此为契机来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培养当代公民素养,需要构建中国电影美育实践体系,利用开展“电影+研学”活动、选择电影育人活动主题、不同年龄阶段电影育人把控、做好电影美育关联教育实施、打造“电影+文旅”模式、开展“电影+文旅”活动、注重电影影评分析参考以及注重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方式来构建中国电影美育实践体系,进而总结现阶段当代公民素养教育的中国电影美育实践体系构建价值。  相似文献   

4.
谢晋电影,作为传统主流电影的地位在当代已得到基本确认。曾经使电影评论界哗然的对“谢晋模式”褒贬各异的评价,无论是出自中国传统式批评的这一角度,还是据以西方电影批评所宠爱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批评方式,谢晋电影正是在这些激烈的理论“震荡”中显示其艺术精神、人伦理想及不可避免的精神矛盾。面对这位第三代电影导演和他众多的影片,我们试作一系统的分析,以谢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参照系,来揭示谢晋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深化,不断突破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电影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是电影教育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相当落后,为此,国家教育部在[85]教高008号文件中提出,“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我院中文系自1986年起正式开设了电影课,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实践表明,电影课的开设,有助于普及电影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评论水平。在杭州市已举办的前四届“青春奖”影评征文比赛中,我院中文系共有52人次获奖,并两次获得先进集体奖。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特征和创作规律。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因此,要提高电影的鉴赏与评论能力,加强电影理论方面的修养很有必要。电影课的教学,激发了大家学习和研究电影理论的兴趣。这一期,本刊选载我院电影课教师金章才的文章和几位同学的习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电影与当代都市的文化表达——娄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众艺术”概念的根本成分,“大众”、“艺术”及其组合所指的是怎样的观念内涵,是厘定该概念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在对上述基本问题作出尝试性回答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众艺术文化学”方法论的设想,希冀能为现实中国语境中的大众艺术与文化研究,提供一个建设性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钟惦棐是性格独特、艺术立场严格、坚守真诚的文人,他对于艺术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性,又使得他似乎不取巧于时代,却成为跨越时代的艺术得道者。他的艺术学说充满了智慧逻辑、艺术人性的真挚、坦诚应世的精神,他的批评文字更是研究艺术的鲜活范例。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电影”也称为“后《黄土地》现象”、“地下电影”、“独立电影”、“先锋电影”、“状态电影”、“五代后新生代”和“后第五代”等。新生代电影的创作同步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一批优秀的青年电影导演如娄烨、贾樟柯、王小帅、张元、吴文光等人脱颖而出 ,他们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取得的突破丝毫不亚于当年第五代兴起之初的成就。就其当前在精神和审美领域所表现出的原创性和冲击力 ,已经使他们成为中国当代电影艺术探索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生代电影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和电影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遗憾的是 ,迄今为数不少的新生代电影研究通常热衷于代群归类、意识形态批评、文化产业和体制层面的分析 ,而在电影文本细读和导演个人影像美学分析方面还显得有些欠缺。这就是我们开设“新生代电影研究”栏目的初衷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将这个栏目作为纪念中国电影 10 0周年的献礼。本期刊出的论文中 ,陈旭光教授《抒情的诗意、解构的意向与感性主体性的崛起———试论第六代导演的“现代性”问题》将新生代电影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在审美现代性的层面上探讨了新生代电影诗意抒情、现代性对抗和感性主体启蒙等问题 ,他的思考代表了当下  相似文献   

12.
论影评人的基本素质金章才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波布克说过:“电影评论对于电影作为艺术的未来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必将发展成电影艺术本身的一个重要的文学附属品。”①波布克把电影评论称作是电影艺术的文学附属品,是否允当暂且不论,但他充分肯定电...  相似文献   

13.
张艺谋电影的明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导演中,张艺谋堪称制造明星的高手,演员们“遇张即红”,成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中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其中还有两个有趣的特点,即其一,张艺谋更善于制造女性明显;其二,这此明星往往知名度极高,却又缺乏与之相应的票房号召力。本文主要从大众精神走向,张艺谋电影的女性倾向,大众对张艺谋电影的认同障碍等3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艺术否定观”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和当前和谐社会文化构建的需要,其目的是既要接续中国文化传统,也要体现出当代中国文化现实的要求,其关键是如何处理现实矛盾,如何把握艺术对传统思想观念的“颠覆”问题。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无疑是这种否定观的范例。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生态电影批评既来自生态批评、文学批评、文化研究、美学和电影学等学科的支撑和经验积淀,同时也在建构自身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和突破,呈现出对电影生态和整个人类文化发展态势的自觉关注,显示出极大的活力。在剖析西方生态电影批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面对当下中国生态电影批评研究纷繁错杂、缺乏体系的状况,对当代生态电影批评理论资源的梳理,以及对其建构维度、发展趋向的考察,皆能为夯实中国生态电影批评的基础及进一步建设具有当代性的理论话语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警匪剧在现实生活、大众社会心理、传统的文化原型的作用下,演绎着当代英雄神话传奇,它折射出的对社会矛盾的解决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是一种艺术想象的解决方式。它对作为反角的“成功人士”进行了美丑互现的复杂的塑造,由此引出一个阶层表征的文化政治问题。警匪剧的符号化实践和话语凸显了阶层身份认同问题,它是一个彰显文化斗争的重要的大众文化场域。本文分析警匪剧作为当代中国一种市场逻辑下大规模生产的大众娱乐节目,是如何对男性、身份、阶层等文化表象领域进行表征的?警匪剧作为不同文化符号的共用空间,对男性气质和阶层身份争夺的场域、再现真实世界的场域以及生产大众的快感的场域又是如何表征的?社会因素通过复杂的转换机制与话语相连,深深地介入到了警匪剧的文本再现和传播过程,包括人物塑造、人物矛盾关系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主题等,同样的,社会阶级位置和受众一主体位置相连并“接合”这些特定的符号和话语时,就会对解码过程和解码路径产生较大影响。警匪剧的符号化实践和话语凸显了平民阶层社会身份,对他们眼中的真实生活进行了再现,表达了他们的焦虑和希冀。  相似文献   

18.
批评:让作品存在——关于艺术诠释学的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曾经主宰艺术诠释学的批评理论,对当今的审美文化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其症结所在是一种以逻辑概念为中心的理论主义。这种学说将批评与作品的关系置于一种对立状态,无视诗性文化所特有的感性品质。为此当代文论有必要重申这样的思想:批评的意义是让作品存在,而不是取而代之地,将作品当作理论建构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凌乐祥  张静  王玲 《科技信息》2009,(14):231-232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文化帝国主义批评话语仍有重要价值。当代好莱坞电影着力表达着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中的普世主义、“天定命运”、白人至上和个人主义。本文将在探讨文化帝国主义内涵和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来剖析当代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文艺思潮是指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的艺术创作、理论、批评以及阅读鉴赏背后的起支配性作用的文艺观念.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有三个部分:现实主义思潮,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90年代以来的大众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