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从重庆市山地公园入手,以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和山地城市突出的地势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视觉景观的相关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从城市景观要素和城市景观立面两个层次解析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优化策略和从中观尺度完善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2.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东省枣庄市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形成的机理和旅游资源特征.对以灰岩岩溶地质地貌及其所形成的大裂谷、溶洞群、古文化遗迹、古战场为景观特色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开敞空间,扮演着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角色.这体现在公园设计中除了应注重其生态及美学价值外,规划中更应深入挖掘其各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以文化景观为灵魂的遗址公园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通过以三国遗址公园为例,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遗址本体的原则,探讨意向设计手法在公园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凸显自然与历史交融的景观特质.  相似文献   

4.
南京幕燕滨江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南京幕燕滨江湿地公园为例,从植物的选择、配置以及植物景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3个方面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造景:(1)以群落演替学为基础,遵循乡土植物为主和物种多样性原则,构建4种不同的湿地植物生活型配置模式并进行植物配置;(2)以景观生态学为指导,根据植物景观作用和营造目的不同,对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和植物景观分区进行规划,塑造不同的湿地植物景观;(3)以"师法自然"理念为依据,从空间和时态上进行艺术构图与意境营造,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幕燕滨江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5.
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岩溶区多属于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带,而脆弱的地质-生态环境严重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揭示岩溶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以及分析控制和影响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形成和演化的因素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长江流域岩溶景观系统演化和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区域特征,探讨岩溶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并简要地提出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深圳市笔架山公园的自然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公园自然景观类型及特点,将其自然景观分为山体景观、平坦地区景观、水体景观3大类,在景观分区上划分为2大片区, 即: 郊野山地森林景区、传统园林休闲景区,包括6大景区.研究表明公园总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山地景观、稀树草坪、山麓与草坪过渡区均具明显特色.其发展规划应是综合中国传统园林特点与西方自然风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海口白沙门公园景观语言的词汇、语句、篇章和语法规则进行分析,梳理其景观特色和布局艺术,阐述了白沙门公园适宜于海南热带环境、体现海南热带风情的景观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8.
利用以网络评价文本数据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对重庆园博园景观形象游客感知进行研究.在研究中爬取了携程网、去哪儿旅行网、马蜂窝旅游网、途牛旅游网、同程旅游网、大众点评网、美团网和微博中与重庆园博园相关的有效评价共9 975条,总计54.86万字.研究表明:重庆园博园在春季和有节假日的月份游客量最高,春季评论数占总评论数的34.54%,有节假日月份的评论数量是其他月份的1~2倍;游客对重庆园博园的平均评分为92.83分,表明游客对公园满意度较高;游客对重庆园博园的积极情绪占比为79.92%,表明游客对公园具有正面的情感倾向;游客对重庆园博园中的公园景观、环境质量、休闲活动、服务管理等游憩要素关注度较高;季节仅影响了游客对休闲活动和内部交通要素的关注度;游客对展园的特色景观、文化底蕴和设计风格有一定关注,对景点的设计风格、文化性、观赏性和生态性等有一定关注;游客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服务管理、公园设施和公园景观等方面;游客关注点与公园景观评价标准在公园景观、环境质量、服务管理、外部交通和公园设施等要素上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游客关注的休闲活动、内部交通和服务管理等要素没有相关评价标准.根据研究结果,从网络数据在公园景观评价分析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和局限性来探讨网络数据的应用价值、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枣庄师专学报》2005,22(2):109-112
在我国地质公园旅游兴旺发展的背景下,对位于山东省枣庄市的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以灰岩岩溶地质地貌及其所形成的大裂隙、溶洞群和古文化遗迹、古战场为景观特色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咸宁市岩溶景观地质成因及其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锐凯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12-114
咸宁有中国温泉之都的美称,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从地质成因角度综观咸宁各个旅游景点,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景观为数众多.本文通过收集大量地质资料和详尽的野外考察,阐述了咸宁各主要岩溶景观的成景地质作用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总结了咸宁岩溶地质景观在旅游开发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旅游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1.
李扬 《河南科学》2012,30(11):1680-1684
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保护具有全球意义的、实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及地球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澄江动物群及其赋存载体地层的非常珍稀的以古生物化石群为主题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主要以科考科普性旅游为主,具有不可替代、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针对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特点,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对如何公园如何开展旅游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考古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及遗产文化价值的传播,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方法理论分析与国际宪章解读,结合实证举例方法。结果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设计是以旅游产品的主题化与系列化、再现遗址地景观、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旅游功能、提供考古体验旅游产品等为主要开发策略的。结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遗产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旅游产品设计方法是多样的,核心是遗址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再现。此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遗产旅游产品设计还应强调游客的参与性和产品开发的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借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提出了发展的目标;分析了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包括负面影响分析、环境容量的计算、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康宁 《贵州科学》1997,15(4):303-308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潜在矛盾较大,而保护区的功能又无法对其调控,通过与美国锰马洞,英国约克郡,新西兰帕帕罗瓦等具有显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喀斯特国家公园的对比研究,结合茂兰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茂兰自然保护区完全具备条件并有必要建立为多功能的国家公园,用于科研、教育、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和农牧业用地可在公园内融为一体,根据国家公园管理政策,通过土地购买,设施配置,拉近控制和管理分区  相似文献   

15.
生态旅游在岩溶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的必然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兴旅游方式 ,是应全球提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而产生的。开展岩溶地区生态旅游是为了促进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岩溶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 ,针对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 ,探讨了在岩溶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黔南是喀斯特发育强烈的地区,分布有1000多个洞穴。根据地形图上洞穴的位置、洞高、洞长、发育方向、坡顶海拔、坡底海拔以及岩性等信息,以GIS技术为平台,建立黔南喀斯特洞穴数据库和洞穴信息系统,主要在于为黔南喀斯特洞穴数据资料查询、分布规律、空间相关关系、潜在资源开发、部门辅助决策和为旅游及相关部门对黔南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提供信息。同时将系统应用于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采用相应的"最优路径选择"方法,提出黔南相应的旅游线路规划及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在简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特点、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特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以贵阳市为例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布局)的五种主要模式: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生态景观园、生态防护园和生态廊道,分析了贵阳市生态景观空间的拓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与勘察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设计与开发将有助于提高该公园生态旅游服务,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森林风景资源为主体的城郊山岳森林公园.在实地调查与勘察基础上,对该公园功能区划和旅游产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可分为6大功能区,主要定位为生态功能、科普功能、游憩功能和休闲功能;旅游产品分为7个主系统,19个子系统,68个主要产品项目.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