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关联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认知语境的分析,从人类认知和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揭示出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当交际双方文化认知心理图式出现差异,译者的认知语境与作者的认知语境不能趋同时,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现象不能作出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董玉芳 《科技信息》2009,(21):I0154-I0154,I0192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德国翻译学者提出“功能翻译理论”后,对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有些学者认为,“对等理论”存在诸多局限性,而“功能翻译理论”更适合指导翻译实践。那么,“对等理论”是不是真的失去其存在价值?翻译中译者到底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等为重,还是应着重考虑译文受众,最大程度上实现译文在的语中应取得的“预期功能(目的)”?本文以诗歌翻译为研究对象,以许渊冲先生所译唐诗为例,探讨在诗歌翻译中究竟是采用“对等理论”还是“功能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与“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着异化和归化现象,而文学翻译又主要采用“异化”,“归化”是“异化”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中涌现出大量英汉互译的翻译作品,其中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地误译现象。本文结合笔者的翻译实践,通过列举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误译现象来分析产生误译的原因,进而对翻译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左步雷 《科技信息》2007,(1):119-120
对于英汉翻译课程的教学,传统意义上局限于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讲授与训练,实际结果是汉语译文的“欧化”现象严重,英语译文的“中式”味道太浓。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翻译教学中立足汉语的母语思维,培养学生翻译的观念,端正“持经达变”的态度,以及如何正确运用翻译技巧与方法,激发翻译兴趣,克服“两张皮”现象,切实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西翻译理论由于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和思想体系,彼此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以“翻译”这一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作共同的研究对象,因此中西方翻译理论必然存在着大量的共性,本文从“忠实,通顺”、“读者反映论”和“译者素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郭磊 《科技信息》2010,(32):I0172-I0173
卡特福德翻译转移理论是建立在韩礼德的“阶和范畴语法”之上的。通过对翻译转移理论的介绍,旨在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翻译转移的必要性。本文通过英汉翻译例证。主要从词类转换这方面探讨转移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顾晓燕 《科技信息》2007,(31):150-151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在翻译界讨论已久,对"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大家已达成共识。然而,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轻理论、重实践"的弊端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根本指导作用,使翻译理论有机地融和到翻译教学实践中,以提高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解析公示语的英译问题——以杭州市英译公示语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示语的应用十分广泛,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到目前为止公示语的英文翻译仍存在不少问题。而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来分析探讨杭州市公示语在英译过程中出现的失误现象,并以此提出较为合理的翻译原则及配套建议,可以为杭州市及其他各城市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莹 《科技信息》2007,(16):428-429
本文以对外宣传文本翻译原则的理论特征为依据,以“经济简明”策略原则为指导,通过对若干典型个例的解析,旨在探讨“经济简明”策略原则在对外宣传文本翻译过程中的运用,并对对外宣传翻译“经济简明”策略原则的可操作性准则进行了阐释,以期深化这方面的认识,促进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服务产业向市场化和职业化发展进程中,我国翻译市场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业管理,译员的生存状况堪忧。基于SWOT模型的译员所面临的职业困境及译员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树立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译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翻译服务行业准入制度,严把翻译服务从业入门关;积极推广实施翻译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译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是揭示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科学,翻译伦理就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道德规范,是译者处理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行为准则。基于伦理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及翻译职业化对译者的要求,借用安东尼·皮姆的译者职业伦理思想、翻译研究范式,提出加强翻译伦理教育是顺利实现翻译职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机器翻译的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机器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指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机器翻译中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机器翻译离不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达到迅捷、高质量的译文,我们应该将机器翻译与译者翻译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翻译伦理研究已成为翻译研究者热衷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伦理及翻译伦理的起源,重点分析了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的翻译规范思想(五种伦理规范模式),用全角且对一些翻译实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时,可以以五种伦理规范模式为指导,根据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采取不同的翻译伦理规范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金融法律文本翻译理论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融法律文本翻译过程的解析和研究,明确金融法律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类型,归纳出金融法律文本翻译遵循语义、语法、语境、情景原则,具有文本解释和法律解释等属性,提出了金融法律文本翻译理论概念模型,对翻译主体提出了精通翻译学理论、精通源和目标金融法律语言以及具备系统金融法律意识和思维的适格精英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唐萍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8):153-156
本科翻译专业要为市场培养合格的专业翻译人才,须进行市场分析,并将市场要求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当今的翻译市场已被科学技术渗透到各个方面.需要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专业翻译。高校应将翻译技术类课程设为翻译专业必修课.以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理论方法备受关注。“陌生化”作为一种效果,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受关注。陌生化效果的保留有助于描写译者兼文化创作者的双重身份和译者的翻译实践,特别是其张扬、丰富的翻译艺术技巧。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备受国内外褒赞的中国现代小说,其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让众多翻译学家望洋兴叹。Jeanne Kelly与茅于轼的译本不能说是完美的,但却是一部优秀的译本。试从其作中探讨陌生化效果的翻译策略,希望翻译学者们对陌生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翻译课的传统模式以及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翻译、翻译记忆等产品也逐步地以各种方式应用到了翻译教学当中。构建一个面向翻译教学的机器翻译系统,整体、系统地将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技翻译体会点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科技翻译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亲身感受,对于翻译工作的性质、标准,特别是对于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口吻是一个难以捉摸却又实实在在的翻译元素,往往给译者带来巨大的挑战。成功的译者既能准确识别原文的口吻,又能将其于译文精彩再现。口吻的翻译应该引起译界更多的注意和思考。口吻是译者不可忽视的言外之意,准确识别原文口吻是口吻翻译的前提,同时,恰当处理原文口吻,发挥译文优势,化隐为显,变模糊为具体,译文当会超越原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