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峡研究     
栏目主持人语:"三峡研究"作为本刊的特色栏目开办十多年来,一直得到三峡研究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三峡问题的研究随着移民工作的推进和库区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修复进程的推进,产生出了新的课题,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的拓展和深化。本期刊出的"强化应急管理,构建和谐库区"一文,针对全球突发公共事件的变化特征,剖析了三峡库区特  相似文献   

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3(5):F0002-F0002
重庆三峡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腹地万州,从1994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开始,便确立了"立足三峡、服务库区、而向全国"的办学宗旨。三峡工程十多年的建设史,同时也是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研究三峡的研究史。中心凭借所处的特殊区位优势和对三峡库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背景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春去夏来,万物茁长,本刊2003年第3期也在这时和读者见面了。 本期同样突出了地方特色。《弘扬三峡传统文化精华,构建三峡当代人文精神——对三峡民间传说的深层透视》一文,对三峡民间传说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人们认识三峡民间传说的特点很有帮助。《三峡库区方言语音声调对民歌典型音调的影响》从一个方面探讨了三峡库区民歌的特点。著名诗人何其芳出生于三峡库区的万州。《忧郁的歌者追问的诗人——<预言>疑问手法的解读》和《何其芳现象及其泛政治心态》两文都在某一点上对何其芳的诗歌创作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万州区城镇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评价了三峡库区区域分工问题,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经济协作等问题,提出了库区经济发展不能再搞重复建设、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筑巢引凤”和三个“一心一意”发展模式、建立“三峡新区”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三峡文化哺育了巴渝著名书画篆刻家、诗人余仲九先生。仲老诗、书、画、印诸艺植根三峡,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总的审美倾向为古雅清逸。先生退休至今20年间,足迹印遍了三峡库区的山山水水,画稿、诗作数以千计,为三峡文化抹上了一笔厚重的色彩。《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都曾为先生作过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三峡工程百万移民安置任务全面完成,通过对三峡库区巫山县移民帮扶设施农业试点基地建设个案的探讨,摸索适宜于三峡移民安稳致富的新思路。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移民帮扶设施农业建设是解决部分后靠移民增收致富、保护水环境等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大棚、土地、水利、道路等整治和建设,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在建设管理、产业选择、经营机制、市场连接等方面要不断完善。研究成果为推广三峡库区移民帮扶设施农业建设、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交通新格局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交通格局变迁后,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游客感知、三峡腹地发展、旅游交通方式3方面分析三峡库区交通格局变迁对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三峡库区交通格局变迁促进了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旅游景点数量的扩大和旅游活动范围的区域扩张;针对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新格局,提出联合利用模式、深度利用模式、变化利用模式、产业利用模式、生态利用模式等若干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刊首语     
迎着盛夏的酷暑,本刊2001年第4期与读者见面了。在挥汗如雨的高温中,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质量是期刊的生命。作为我们这样一家立足三峡地域的学报来说,本期“三峡文化”栏目推出的两篇文章都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论三峡民间美术的美学特征》对流衍在三峡民间的各类美术给予了理论的整合与美学的阐释,标志着该领域的新进展。“移民专题”中《三峡库区农村移民搬迁情况调查与分析》则对进入倒计时的三峡库区移民展开现在进行时的跟踪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而《邓小平的政治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则别开生面地对邓小平政…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的民居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的民居建筑不仅是峡区各族民众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创造的生命的庇护所,更是一部峡区社会变迁与历史进步的实物书卷,浓缩了该地区物质与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坝蓄水后,它们既是人们了解三峡历史、探究三峡文化的有形媒介,也是人们休憩游览、回归自然、寄情思古的理想场所。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全面竣工,在三峡大坝游这一龙头产品的带动下,库区民居、民俗和乡村旅游也将成为热门。因此,认真研究与评析蓄水后三峡民居资源的旅游价值,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将有助于建构更有特色的库区旅游环境,实现三峡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三峡移民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构建和谐三峡库区,迫切需要通过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夯实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腹地环保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三峡水库的形成以及库区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发展库区腹地环保产业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而环保产业的发展将提高库区生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因此尽快制定和完善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三峡库区面临的贫困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从历史上看,并非是修建三峡电站才导致其贫困。但是,三峡库区人民为修建三峡电站付出了绝大部分赖以生存的可耕种土地,致使本来就因为生存环境恶劣而贫困的他们的生存条件更加恶化。国家和重庆市应当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发展工商业、旅游业和现代农业,转变生产方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突出金融支持重点,优化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结构,从而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有力地维护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人口贫困是人口经济贫困与精神贫困的聚合。三峡库区的人口贫困影响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着库区的产业发展、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与开发,衍生出诸多的社会问题,加大公共治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广泛开展区县合作,避开竞争,利用互补,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是三峡库区腹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对三峡库区腹地区县间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参照并改进了已有的测度地区间地缘经济关系的方法,对三峡库区腹地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并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对三峡库区腹地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对三峡库区农产品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三峡库区农产品物流应加强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制定和完善三峡库区农产品物流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化、百万移民安置等三大难题。要使这三大难题从根本上得以有效协调解决,必须发展生态经济。因此,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业等方面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进行构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在三峡区域建设了众多的桥梁,这些桥梁改变了三峡水陆交通的格局,也改变了整个三峡区域的发展进程。其中,葛洲坝和三峡工程相关的坝和桥的建设,是几千年"大禹治水"水利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截断长江的"坝桥"是撬动该区域发展的桥梁,甚至影响全国桥梁的建设。三峡区域尤其库区的桥梁既是三峡地区发展和走向未来之桥,又是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除了具有明显的桥梁文化外,更有浓郁的精神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由于受到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一直比较落后。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研究,并结合三峡库区的区情来看,发展农业合作组织是三峡库区农业发展的最优选择,但当前在三峡库区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三峡库区农业合作组织和"三农"的发展。就此问题,本文结合制度经济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涪陵地处重庆中部和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人文、区位优势,在当今面临城市化建设和重庆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加强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为涪陵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湖岸带土地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峡库区湖岸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接地带 ,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生态脆弱带 .对库区湖岸带的经济开发 ,必须根据库区湖岸带的自然地理条件 ,加强湖岸带的生态稳定性建设和环境保护 .对库区湖岸带的保护 ,就是对库区湖岸环境的保护 ,也是对库区水体的保护 ,是对整个库区生态的保护 .在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中 ,湖岸带保护应该十分重视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岸带经济开发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