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类群在动物界里,龟鳖动物隶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龟鳖亚纲、龟鳖目。现在世界上生存的已知龟鳖动物,约有220种,另有120个亚种,它们隶属于66个属12个科2个亚目,我国已知的龟鳖动物,有4科15属27种。曲颈龟亚目(Cryptodira)本亚目的种类分布于世界各地(除南北极外),栖息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以及陆地上,我国已发现的龟鳖种类,都属于  相似文献   

2.
华南中更新世海进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日 《科学通报》1991,36(13):1007-1007
作者在广州西北约50km的四会贺岗、岗美和三水白坭等地高程约25—35m的多个剖面(图1)发现丰富的咸水-半咸水种化石硅藻,石英砂的热释光年代为距今18.0±1.4—55.9±5.6万年,表明这些剖面是中更新世海进的沉积物。这是华南首次经系统进行年代测定和微体古生物分析的中更新世海进层,它们的发现,对研究我国第四纪环境演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的一处保存良好的代表性遗址,为研究宁绍平原地区古环境变化及其对文化聚落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本研究在田螺山遗址T005探方的西壁获取了厚达263 cm的连续地层剖面,对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岩性地层描述、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高分辨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元素扫描、硅藻和粒度的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反映的环境演变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时期(265~211 cm,约7.0~6.5 cal ka BP),该层堆积混杂,砂含量较高,含石块及陶片,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具有海相性指示意义的Ca元素强度相对较低,优势硅藻种为淡水需氧气生种,指示了淡水的沼泽环境,受海水影响较小;(2)文化层之上为黏土质粉砂与白灰色砂互层的平行层理,与下覆文化层为不整合接触,沉积厚度达183 cm(211~28 cm),年代约4.2~4.0 cal ka BP, Ca元素强度较高,硅藻组合中优势种为咸水和半咸水种,推测该时期可能为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快速沉积;(3)第三阶段(28~0 cm)为混杂堆积,含较多铁锰氧化物斑点, Ca元素强度低,硅藻主要属种为淡水附生种,可能为现代水稻田环境.本研究主要揭示了田螺山遗址7.0~6.5 cal ka BP的水文环境背景以及4.2 cal ka BP左右的事件沉积,对深入了解田螺山遗址先民生活的环境背景及区域极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汉卿 《科学通报》1966,11(1):41-41
鋰铍石是我国发现的一种富Li、Be的新矿物。矿物的化学式为:Li_2O·Beo·SiO_2,属单斜晶系。晶体的光学性质为:(一)2V=66°18′,光轴面为(010),NpΛC=2/m,衍射符号为2/m P-/n。空间群确定为C_5~2-Pn。因为晶体具有明显的压电效应(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林卓然测定)。用等倾斜魏森堡图收集了0kl、1kl、2kl、h0l、h1l、h2l、hk0等427个衍射点的强度。强度是由多重胶片法和强度标法目估的。强度数据用一般方法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上对湿地的定义多达50种。学科意义上认为,湿地是由水(经常过湿或有浅水面)、水成土(或半水成土、或有潜育层)和挺水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其内部过程长期为水所控制的自然综合体。对保护和管理具有明显优势的定义是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通过的《湿地公约》中的定义,即: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  相似文献   

6.
固城湖9.6kaB.P.发生的一次海侵记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沈吉 《科学通报》1997,42(13):1412-1414
固城湖位于江苏省高淳县境内(31°14′36″~31°19′28″N,118°51′34″~118°57′56″E),地处东南季风气候区。为研究湖区晚冰期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变迁,阐明东南季风进退规律,1992年11月在原湖泊中心位置钻取了约20m连续沉积岩心(GS1钻孔),开展古气候环境指标分析研究。研究过程中发现,沉积岩心12.08~5.55m层段有较高含量的γ-蜡烷,γ-蜡烷指数偏高,反映该时段湖水盐度显著增大;进一步开展的硅藻分析表明,12.08~11.19m时段出现大量半咸水种硅藻化石,因此推测固城湖在12.08m时段曾发生过海水入侵,这一结论对阐明高海平面时期海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入侵及其所产生的古环境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做了一个当时看起来十分有趣的实验:把咸水装在一只半封闭的容器里,然后通过加热将咸水烧开。随即,他惊奇地发现,水蒸气中已不含有盐分,冷凝而成的水珠也不再有咸味。这个实验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海水淡化实验。如今,海水淡化除最原始的蒸馏法外(现在的蒸馏法技术已大大向前发展了),还发明了膜法等方法。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从技术上讲已经比较成熟,大规模地把海水变成淡水的工艺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掌握的技术。全世界淡化水日产量约为3300万立方米,解决了1亿多人口(约占世…  相似文献   

8.
黄磊  李芊  徐向荣  袁晓婕  林朗  李恒翔 《科学通报》2020,65(24):2627-2635
西沙群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海洋珊瑚礁区,目前对于微塑料这类新型海洋污染物的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西沙群岛海域30个表层海水中采集的微塑料为样本,对微塑料的空间分布、组成及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丰度在10~130个/m3,长度多在1~3 mm之间(64.8%),形态主要为纤维和薄膜,颜色多属透明(56.8%)和蓝色(40.2%),化学组分主要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6.2%)和聚丙烯(20.3%).(2)微塑料在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水体中空间分布不均,其分布主要受海水运动、人类活动以及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相比,西沙群岛海域表层海水中的微塑料整体处于较低的含量水平.(3)对微塑料形态特征和化学组成的分析表明,西沙海域高强度的渔业活动以及岛上人类活动释放的塑料垃圾可能是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王志坚 《科学通报》1990,35(6):477-477
一个图G的全色数x_2(G)是指着色G的边和顶点使相邻、关联元素均着不同颜色所需要的最少颜色数。对于正整数m和星形图K_(1,n),混合Ramsey数x_2(m,K_(1,n))是这样的最小正整数p,使得任一p阶图H或者  相似文献   

10.
胡时照 《科学通报》1988,33(14):1120-1120
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的研究,证明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cliana wocdiana)蚌壳系由内层(间距为0.37μm的层片状霰石)和外层(直径为25--82μm的棱柱状方解石)构成,并发现棱柱状方解石和层片状霰石的相间面是胞状的(图1a和b)。方解石柱晶中存在一些间距为2—11μm的弧形生长线(图1a),其形状与胞状相界面的形状相符。  相似文献   

11.
陈敏恒 《科学通报》1978,23(12):737-737
多元可逆反应网络系统颇常见于石油化学及生物化学,通常表现具有三边形或四边形结构(图1),或由这些结构组合而成;二氯丁烯的三种异构体:3,4二氯丁烯-1,顺式1,4二氯丁烯-2,反式1,4二氯丁烯-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互变异构即为一个三边形结构。该类网络最一般的情形为图2所示的多边形结构,其可能发生反应数的极限为N(N-1)。  相似文献   

12.
周昆叔 《科学通报》1988,33(19):1493-1493
我于1985年12月至1986年3月间,在中华三源与古生物服务公司实验室(在深圳蛇口)做了香港大濠岛(Lantau)以北赤(鱼巤)角(Chek Lap Kok)晚第四纪剖面的孢粉学研究(图1),其第四纪层序是根据Raynor Shaw的研究。在该剖面埋深14.24m至16.79m,含植物残体深灰色层状粉砂质粘土的三个样品中(图2),发现了红树植物孢粉组合,其数量合计为  相似文献   

13.
冯克勤 《科学通报》1980,25(22):1009-1009
以P_(n, 2m)表示n元2m次实系数半正定齐次多项式(或叫半正定型)全体,以Σ_(n, 2m)表示集合P_(n, 2m)中可以表成实系数多项式平方和的那些半正定型全体。早在1888年,Hilbert就发现只有当(n,2m)=(n,2),(2,2m)和(3,4)的时候,才有Σ_(n, 2m)=P_(n, 2m)。否则,便  相似文献   

14.
设(X,Y)是m×n 二部分竞赛图T_(m,n)的顶点集合V(T_(m,n))的有序分划,其中X=(x_1,x_2,…,x_m},Y={y_1,y_2,…,y_n},x_i、y_j 在T_(m,n)中的得分分别为a_i、b_j,l≤i≤m,l≤j≤(?),且a_1≤a_2≤…≤a_m,b_1≤b_2≤…≤b_n.记A=(a_1,a_2,…,a_m),B=(b_1,b_2,…,b_n),则T_(m,n)  相似文献   

15.
R. Brandl 《科学通报》1993,38(23):2205-2205
对Sylow 2-子群为交换的有限单群,J.H.Walter证明了如下有名的定理。引理1 若F是Sylow 2-子群为交换的有限非abel单群,则下述结论之一成立: (1) F≌PSL(2,q),q>3,q≡3,5(mod 8)或q=2~n,n≥2; (2) F≌J; (3) F≌R(q),q=3~(2m+1),m≥1。设G是有限群,x_e(G)为G中所有元的  相似文献   

16.
叶秀明 《科学通报》1984,29(23):1468-1468
在图G的一个顶点v上加一条端线e=vw,w(?)V(G),称为G的一次发芽。由图G分别在它的每个顶点处一次发芽而得到的图集,称为G的一次发芽集,记为(G)_1。图集(?)中所有图的一次发芽集的并集,称为(?)的一次发芽集,记为(?)_1。图G的2次发芽集(G)_2可由(G)_2=((C)_1)_1定义。一般,C的n次发芽集(G)_n可递归地定义为  相似文献   

17.
田丰 《科学通报》1989,34(2):156-156
设C为简单图G的圈,我们称导出子图G[C]的不在C上的边为C的弦。本文证得:设G是2-连通图且|V(G)|≥2n+1,n≥3。若G的最小度δ(G)≥n,则G含一个圈,其弦数至少为n(n-2)+1,除非G是K_(n,m)(m>n)或Petersen图。从而Gupta,  相似文献   

18.
于洪全  王天明 《科学通报》1997,42(18):2016-2016
本文中的图均指无向简单图,以N,Z分别表示全体自然数及全体整数集合.对子集S(?)Z(N),S上的整和(和)图定义为图G=(S,E),满足条件对u,v∈S,uv∈E当且仅当u v∈s.此时,S称为G的一个整和(和)标号.一个图称为整和(和)图,如果它同构于某一子集S(?)Z(N)上的整和(和)图.容易验证,对一个有m条边的n阶图G,G∪mK_1是一个和图,只需标定G的顶点为2~i,1≤i≤n,同时对v_i,v_j∈E(G),标定对应的孤立点2~i 2~j即可.因此,对每一个图G,存在一个最小的非负整数r,使G∪rK_1为和图,记σ(G)=r,并称为G的和数.图的整和数ξ(G)类似定义,只是标号范围放宽到整数集上.容易看到ξ(G)≤σ(G).  相似文献   

19.
谢又予 《科学通报》1987,32(15):1175-1175
费尔德斯半岛是南设德兰群岛中最大的乔治王岛南部的无冰区部分。长7—8km,宽2.5—4.5kin。南端隔费尔德斯海峡与纳尔逊岛(冰盖)相望,东北面为主冰盖,最厚为350m,平均厚100m,海拔最高处为668m(图1)。  相似文献   

20.
设m为大于1的自然数,m=p_1~(as)p_2~(a2)…·P_s~(as)为m的标准分解式。定义h(m)=min(a_1,a_2,…,a_s),H(m)=max(a_1,a_2,…,a_s)。为了方便,定义h(1)=H(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