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性就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偶然的,是从短暂中抽取的永恒性。现代性赋予人们改变世界的力量的同时也在改变人自身,惶恐与向往、进步与倒退、激进与保守、激情与失望、理想与现实,种种矛盾塑造了对现代性的理解。20世纪以来探索的是以功能、经济、技术为原则的现代建筑观。而如今,已进入了21世纪的信息时代,人们探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以及智能建筑等。  相似文献   

2.
论数学观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忠 《大自然探索》1998,17(1):123-127
从数学与科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出发,探讨了15世纪以来数学观的演变;科学的本质是数学→属于自然自然科学→数学成为独立于自然科学的分支,从而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数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沈葹 《科学》2005,57(3):22-26
量子理论是与相对论齐名的现代物理理论.随着量子理论百余年的创造性拓展,并偕同相对论的百年辉煌,铸成了内涵丰裕的现代物质观;它与相对论时空观相与并立,同样称得上是现代文明的奇丽瑰宝. 现代物质观乃现代的科学自然观之核心,就其主要理论基础而言,可谓是量子理论的斑斓结晶.量子理论与经典物理理论有本质区别,作为其灵魂的量子概念是现代物理学中最具创新意义的革命性概念,由此而导致人们对于物质及其运动方式的认识发生本质上的极大转变.凭藉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还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科学哲学观念;那就是说,包容了互补性思想的现代物质观具有深厚的哲学含义和文化底蕴.并且,出于对量子概念的深入探讨,给予"物理实在"以新的定义,这是量子理论促使"人类思想的基本概念结构"之改变的一项奇特表现(虽然对此尚有异议).无疑,伴随于时空观变革的物质观变革,确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又一重大标志.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所追求的空间观念中,对空间的理解有其独到的认识.本文围绕建筑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观念和空间表现.指出文化内涵和人的精神情感是创造完美的空间秩序的重要因素,建筑空间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从传统空间观念、空间构成等方面探讨了传统建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尺度界定中去思考无限的空间价值的问题,并指出这种空间观念对现代建筑空间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锤炼,青岛建筑结合了山海荣观与人文特色,创建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6.
建筑钢材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质量,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建筑钢材质量检验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文章针对建筑钢材化学元素检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刘衍  毕冰藤  乔宇豪  杨柳  刘加平 《科学通报》2024,(11):1475-1490
建筑蓄热是解决建筑热流作用不稳定的核心,通过建筑设计的方式,将建筑部件的“削峰填谷”效应与其他因素耦合,使建筑对热流的调控作用最大化,实现对室内热环境的优化.本文对建筑蓄热相关概念做了辨析,将“建筑蓄热”与“围护结构蓄热”,“保温”与“隔热”,“热惰性”、“热质量”以及“热惰性指标”等相似概念进行区分,总结了建筑蓄热的作用原理和基础模型,揭示了各向异性太阳辐射多过程传输与转化形成的“双高波谷温度波”效应,和部件蓄热、自然通风与长波辐射降温多种热作用形成的“双低波峰温度波”效应,提出了能够表征建筑系统蓄热能力的指标参数.通过对蓄热问题历史发展背景的挖掘和对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了我国在建筑蓄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筑蓄热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潜力差异显著,将相关气候指标应用到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之中是当务之急;建筑热工设计过度追求构件高指标,实际则是建筑整体低性能,亟需构建以建筑蓄热为代表的热工设计综合指标体系;亟需加强建筑蓄热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建筑蓄热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山西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古建筑大省,如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人们均能耳熟能详,而对于山西地域内的近代建筑大多数人却知之甚少.但社会和城市的发展是不能忽视的,不管地域、人文或者其他原因也不能阻断它的发展,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交融和碰撞,本文以孝义民居为例,对近代孝义古县城的近代建筑的文化表征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忻州市境内窑洞建筑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窑洞防火、防噪声,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数学文化的学术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延明 《自然杂志》2001,23(1):51-58
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里约热内卢郑重宣布"2000年是世界数学年",并明确指出"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是理解世界及其发展的一把主要钥匙".为什么里约热内卢宣言给予数学如此厚爱,因为数学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思维学科之一,对提高全人类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来思考,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文化的学科观、数学文化的哲学观、数学文化的社会观、数学文化的美学观和数学文化的创新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