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当前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多,尤其对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较集中,对高校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俱乐部形式成功的经验更少。高校如何开展课余体育活动,使课堂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锻炼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而成立体育俱乐部是它的最佳方式。通过渤海大学健美操俱乐部的实践,对高校健美操俱乐部的运作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构建综合性体育俱乐部,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国高等体育俱乐部的现状,指出在普通高校构建综合性体育俱乐部制是切实可行的,进而提出在高校建立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的基本设想和发展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的建议,为高校构建综合性体育俱乐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校开设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强身健心的有效手段,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延伸,普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强调如乐性,健身性,充实现代体育内涵。  相似文献   

4.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龙岩学院的体育师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的态度、动机及选项倾向进行了调查,论证了龙岩学院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龙岩学院建立体育俱乐部势在必行,但由于师资力量和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制约,可先建立单项课外体育俱乐部,再逐步过渡到课内体育俱乐部和课内外结合体育俱乐部。并对如何开展好体育俱乐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洪 《科技信息》2013,(12):308-309
校园体育俱乐部在我国的发展是从90年代开始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体育俱乐部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也可以使体育教学活动得到继续延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也日益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分别从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经费运作、场地设施、指导教师和会员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构建俱乐部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理论依据,最后得出在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俱乐部有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内外结合的俱乐部,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俱乐部,从长远的发展思路上看,对老工业基地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俱乐部有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内外结合的俱乐部,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俱乐部,从长远的发展思路上看,对老工业基地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郝英  席连正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6):125-127,148
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进行了实证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及操作程序,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检验.旨在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提供详实的案例,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现实的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原有的体育竞赛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这就需要创建新的竞赛体系,经过研究和探索,认为在高校体育俱乐部中有组织的开展各项体育联赛活动,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组建高校体育俱乐部竞赛体制,是丰富高校体育竞赛体制的一项很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较详细地阐述了畜禽饲养环节对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来源,并根据分析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畜禽饲养环节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控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嗅觉可视化技术是使非可见物质成像(主要是气体成像)的一种无损检测新技术,属人工嗅觉模拟技术的一个新分支.使用卟啉和pH指示剂作为嗅觉可视化传感器阵列的气敏材料,检测猪肉中的优势致腐菌和新鲜度.将3种优势致腐菌(梭状芽孢杆菌、热死环丝菌、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3组猪肉样本中,在3种温度(-16℃,4℃和20℃)条件下分别贮藏不同的时间后,采用扫描仪获取可视化传感器阵列与每个样本反应前后的图像信息;将阵列反应前后的颜色差值作为样本特征值,对不同的猪肉样本经不同贮藏时间后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可视化传感器阵列显示其特定的颜色图像与其对应.结果表明,嗅觉可视化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猪肉的优势致腐菌以及判断猪肉的新鲜度.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天然活性成分生物转化的微生物、特异酶以及其应用.中草药等植物中含有的主要天然活性成分,人体难吸收、活性低.为了得到易吸收、高活性的天然有效成分,筛选了一批新微生物,发现一批新型特异的天然成分转化酶;研究了生物转化制备高活性天然成分单体、异构体混合物组、活性中草药制备.  相似文献   

14.
J M Smith 《Nature》1965,206(981):239-240
  相似文献   

15.
LOWNDES J 《Nature》1955,176(4476):283-284
  相似文献   

16.
Dr. A.F.S. Kent     
BROCKLEHURST RJ 《Nature》1958,181(4618):1240-1241
  相似文献   

17.
BOYD JD 《Nature》1956,177(4507):505-506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佛山市城区有代表性的季华路(主干道)、同济路(次干道)、华远西路(支路)路边,采集了PM2.5样品,并分析了样品中12种金属元素和9种水溶性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佛山市城区各道路环境PM2.5日均浓度的由大到小依次为:季华路(173.3μg/m3)、同济路(141.2μg/m3)、华远西路(126.0μg/m3),与车流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均高于同期城区PM2.5的日均浓度64.5μg/m3。3个采样点检出金属元素中含量较高的是Fe、Al、Ca、Mg,其次是Zn和Pb。不同道路环境中Al、Ca、Mg、Zn和Pb元素的浓度由大到小均依次为:季华路、同济路、华远西路。富集因子分析表明佛山市城区道路环境人为污染较严重的金属元素为Cd、Zn、Pb、As。采样期间SO42-、NO3-和NH4+是主要的水溶性离子。  相似文献   

19.
Bullough WS 《Nature》1970,226(5252):1277; author reply 1278
  相似文献   

20.
MELLANBY K 《Nature》1955,176(4482):5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