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茎中分离筛选到1株对三七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坏损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ans)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PNF-94.经形态学观察和18S-ITS-28S rDNA序列分析,此菌株为毛壳菌属真菌(Chaetomium spp.).  相似文献   

2.
采用纯培养分离方式获得纯化延胡索内生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 DNA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利用6种培养基筛选出代谢产功能酶菌株。分离获得312株内生真菌,可归类于9个属,其中镰刀菌属是优势类群。对已测序的30株内生真菌产酶活性研究表明20株试验菌株产纤溶酶,18株产复合酶,16株产碱性蛋白酶,10株产接触酶,1株产纤维素酶;其中4株内生真菌可代谢产生4种不同功能酶,为代谢产多酶系菌株。延胡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功能酶菌株的筛选不仅丰富了内生真菌资源,而且也为获得新颖结构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以神农架的特色药用植物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白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为研究对象,利用rDNA-ITS序列对其健康组织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这4种植物中共分离出97株归属于23个属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内生真菌.其中从红豆杉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70株,分属于21个属优势种属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从白三七中分离内生真菌12株,归属于毛霉属(Mucor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从七叶一枝花中分离内生真菌6株,归属毛霉属(Mucor sp.)、镰刀菌属(Mucor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从珙桐中分离内生真菌9株炭角菌属(Xylaria sp.)、炭团菌属(Hypoxylon sp.)、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柄孢壳属(Podospora s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  相似文献   

4.
从4个工业大麻品种不同部位叶的600块组织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376株(云麻3号71株、云麻4号107株、云麻5号95株、云晚6号103株),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子鉴定发现这些内生真菌分属于20个属,其中6个属普遍存在于4个品种中,炭疽菌Colletotrichum是大麻的优势菌属,在4个品种中的优势度均大于50%.大麻4个品种的内生真菌分离率在0.47~0.71之间,平均为0.63.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及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大麻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偏低、宿主专一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从采自中国和美国的13种石耳目地衣的21份标本中分离得到了33株黑化真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33株真菌全部是属于[WTBX]Capronia[WTBZ]属的成员,可能分别属于12个种。分析结果还发现,这些真菌可能是地衣体中广泛而稳定定植的内生菌,其与宿主菌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同种内生菌的不同成员可能在同一地衣体中先后多次定植。这些内生菌株中的多数是自由生活的石生真菌的近亲,而不是植物内生菌在地衣体中的延伸者。  相似文献   

6.
山苍子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添加植物组织浸提液的孟加拉红培养基,从山苍子根、茎、叶、果实中分离到25株内生真菌,其中根内生真菌5株,茎内生真菌3株,叶内生真菌12株,果实内生真菌5株,经形态及ITS序列鉴定,其至少分属于As-pergillus、Cladosporium、Hypocrea、Penicillium4个属的11个种,且Hypocrea属的3株真菌仅在叶、果实中分离到,Cladosporium属的1株真菌仅在叶中分离到,表明山苍子植株对其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选择作用,其内生真菌的分布体现出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及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ITS序列分析对从南蛇藤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Y4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液体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和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Y4是子囊菌门的炭疽菌属(Colletetrichum)真菌,其菌丝体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相萃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成分可能为生物碱、内酯、香豆素和有机酸.  相似文献   

8.
用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单株植物叶和茎切段做外植体,体外分离并培养内生真菌,研究菌落和分生孢子的微生物形态特征,对培养出的内生真菌的5.8SrDNA/ITS区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序列输入GenBank并与已发表的小花棘豆内生真菌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并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MegAlign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学研究推测内生真菌所属类群.结果显示:11株小花棘豆内生真菌的菌落和分生孢子的微生物形态特征与埃里砖格孢属真菌Embellisiasp.L12特征一致;小花棘豆内生真菌间ITS1和5.8SrDNA区序列相同,与Embellisiasp.L12相比只有一个变异位点,位于5.8SrDNA区,在ITS2区另有两个变异位点.推测小花棘豆内生真菌应与埃里砖格孢属亲缘关系密切,对其物种种属分类地位还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挑取地衣体髓层菌丝法对浙江省清凉峰的地衣内生菌进行分离培养。基于ITS序列和28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选取的55株内生菌都属于子囊菌门且具高度的物种多样性。用滤纸片法检测该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细菌、真菌活性,发现其中有8株具抗菌活性,占所测菌株的14.55%,抑菌圈的直径最大达到3 cm。研究表明地衣内生菌可产生丰富的具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作为对多种病原物具有抑菌活性物质筛选的资源,是抑菌活性物质潜在的、丰富的资源库。  相似文献   

10.
以山桐子为材料,对其内生真菌的分离、 鉴定及代谢产物分析进行实验探索.结果表明从山桐子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IA-4),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确定其为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通过GC-MS对IA-4发酵液乙酸乙酯相、 石油醚相和水相的分析,分别鉴定出7种、1种和2种化合物,其...  相似文献   

11.
对两株产人参皂苷糖苷酶的酵母菌株进行核糖体18S rDNA和ITS序列克隆测定,获得了长度分别为1 477和1 478 bp的18S rDNA序列和长度分别为791和727 bp的ITS序列,对获得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两株酵母菌的18S rDNA序列的相似性达100%,而ITS序列的相似性则为66%,均与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啤酒酵母的相应序列同源性最高.从GenBank中选取部分不同种属的酵母菌ITS序列,以ITS为对象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确定了两株酵母菌为酵母菌属的不同种类.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菇子实体及分离株的rDNA 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桂文  孙文波 《广西科学》2004,11(3):261-265
为了研究广西食用红菇rDNA ITS片段遗传多样性,鉴别红菇组织分离株的真伪,用一对通用引物对采自广西浦北县、容县和上思县的18个红菇子实体样本及3个组织分离株的rDNA ITS片段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运用相关序列分析软件对ITS区全序列进行分析,并和GenBank/EMBL/DDBJ三大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获得12个红菇子实体和3个分离株的ITS和5.8S rDNA区段的完整序列,3个分离株的ITs序列全长明显小于子实体样本的ITS序列全长;3个组织分离株与红菇属真菌的遗传距离大;除2个采自浦北龙门的子实体与其它子实体的同源性小于0.95外,来自不同区域的其余子实体样本间rDNA ITS序列同源性都达到0.98以上;12个子实体的ITS区段与GenBank中已知的红菇属真菌的相似率都不大于0.90。由此推断3个组织分离株均不是红菇的分离株而可能是子实体的寄生菌或污染菌;广西浦北县、容县和上思的食用红菇样本没有地理类群差异,但在浦北产区可能存在多种食用红菇共同生长。  相似文献   

13.
“活化石”植物银杏形态与分子进化(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银杏雌株核糖体rRNA基因转录间隔区rDNAITS区全序列共1172碱基对,其中ITS1长788碱基对,ITS2226碱基对,58SrRNA基因158碱基对.采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对所获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形态上仅有很少变化的银杏,其个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子差异,不同产地栽培株rDNAITS区序列的核苷酸差异值高达25%,这一差异远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种间的距离,表明了该类植物形态上的变化与分子进化的不一致.造成形态与分子进化不一致的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枣果实皮薄肉厚、细嫩多汁,不仅在采后运输中易损坏,也极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对造成枣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筛选,结合形态学观察、真菌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序列分析构建进化树,同时进行菌株的回接及病斑病症的验证,最终从采后贮藏过程中自然发病的冬枣和骏枣果实上分别分离到3株(221# 、227# 、232# )和2株(229# 和230# )丝状病原真菌。经形态学初步鉴定菌株221# 和227# 为镰孢菌,229# 和232# 为葡柄霉,230# 为短柄霉属真菌,通过rDNA ITS区序列分析,鉴定221# 为木贼镰孢菌(Fusarium equiseti),227# 为变红镰孢菌(Fusarium incarnatum),229# 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230# 为产酶短梗霉(Aureobasidium proteae),232# 为葡柄霉(Stemphylium armeriae)。目前这5种病原真菌均未发现可导致枣果实采后病害发生的报道,其中Stemphylium armeriae未见引起植物病害的报道。通过挖掘出更多的引起枣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种类,希望为枣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产乌头碱的内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白喉乌头根中分离内生真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内生真菌对4种指示菌的抑菌作用,通过薄层层析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乌头碱,最后基于真菌形态特征和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白喉乌头根部共分离得到20株具有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其中菌株YLAC-3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其发酵液中发现类似于乌头碱的化合物.说明菌株YLAC-3发酵液有较为广泛的抑菌活性,它可能产生乌头碱.菌株YLAC-3菌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类似于曲霉菌属,与已报道的塔宾曲霉菌ITS序列(KP196359)的相似度为99%.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曲霉菌属有效发表种Aspergillus tubingensis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16.
测定中国特有植物光西风筒化的ITS区序列,分析了其结构特征,G+C百分含质量及序列变异性,并比较了光西风筒冠花与其他被子植物的ITS区序列特征。光柄筒冠花的ITS区和5.8S DNA的总长度为609个核苷酸。其中ITS-1为207bp,ITS-2为236bp,5.8SrDNA为166bp;总的ω(G+C)为59.11%,其中ITS-1为64.25%,ITS-2为57.63%和5.8SrDNA为53  相似文献   

17.
鉴定鸡蛋花鞘锈菌Coleosporium plumeriae重寄生真菌的种类,明确其寄主范围,为鸡蛋花锈病及其他植物锈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分离和纯化鸡蛋花锈病叶背夏孢子堆上的重寄生真菌,经单孢纯化获得12个单孢菌株,其菌落及分生孢子特征一致,菌落白色,分生孢子近圆形或卵圆形,单胞,无色,呈头状聚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选取菌株PR-CPH1作为代表,分析3个片段的核苷酸序列,PR-CPH1的ITS(MW505984)、SSU(MW505988)和LSU(MW505987)序列与Simplicillium subtropicum的ITS(AB603990)、SSU(LC496895)和LSU(LC496880)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9.00%、98.11%和98.11%。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菌株PR-CPH1的ITS-SSU-LSU联合序列与S.subtropicum(菌株号:JCM18180)聚在同一个分支。结合形态特征和ITS、SSU、LSU的序列分析,鉴定鸡蛋花鞘锈菌重寄生真菌为S.subtropicum。测定S.subtropicum寄主范围的结果显示,在8种植物锈菌中,菌株PR-CPH1可重寄生鸡矢藤鞘锈菌C.paederiae、香茶菜鞘锈菌C.plectranthi和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S.subtropicum为4种锈菌的重寄生真菌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徐旭  杨明  陈汉彬 《贵州科学》2012,30(4):25-28
对内蒙古2属4亚属7蚋种rDNA-ITS1长度及序列变异进行分析。陆氏后克蚋和长鞭纺蚋的ITS1长340nt左右,宽跗副布蚋、辽宁蚋、内蒙蚋、纳克蚋和红头厌蚋的ITS1长约100nt。陆氏后克蚋的ITS1长度,可作为将后克蚋属归为蚋族的一个佐证。宽跗副布蚋的ITS1序列与近来LaRue等提出的蚋类ITS1存在由8个短保守区构成的39nt核心的这一结论仅部分相符,提示该结论的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