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湖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质量打造"科创南湖",做优做强嘉兴科技城这一高能级科创主平台,推动湘家荡区域打造"科创湖区",坚持科技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重要窗口"中"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 一是构建"院所+企业+平台+服务""四位一体"研发投入格局.贯彻省"科技新政",推进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研发机构全覆盖.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从2009年的2.28%提高到2019年的3.50%,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七.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4%以上,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2.
考虑到信息技术产业对推动地区工业增长与制造业转型升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企业各类研发投入及强度对其产出绩效影响,并考查了其研发活动对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之间的联动效应.结果表明:(1)地区信息技术企业和机构研发总投入的增加,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绩效增长有明显正向效应,但却和地区工业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2)单纯提高地区信息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其产业本身的收入及利润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却有力地推动了地区工业增长.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存在明显的"自利性"倾向,侧重关注自身绩效增长为导向的研发活动,并没有发挥出其产业发展与地区工业增长的正向联动效应.为此,信息技术企业应结合地区工业发展水准合理安排研发,注重地区间的研发合作及成果共享,并着力于提升服务制造业的能力,进而充分发挥与工业增长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依据江苏"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的方法,对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解释结构模型,确定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是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了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江苏省社会发展综合指数和工业企业统计数据,研究社会发展环境、财务控制与研发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发展综合环境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严格的财务控制则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具有抑制作用,但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能够缓解这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研发费用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寿仁 《华东科技》2008,(10):12-14
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研发投入,包括投入总量和投入强度.前者是指研发投入的绝对值,后者是指研发投入的相对值,即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值.研发投入越大,则创新能力越强;反之,研发投入越小,则创新能力越弱.为更好地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在财务上主要使用研发费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王辉  供稿 《今日科技》2021,(9):17-18,23
今年以来,长兴县以提高塑造变革能力为动力,聚力发展高新产业和加大研发投入,合力实施科创"双十百千"等三大行动,为全县经济发展实现"半年红"提供了坚实的科创支撑. 1-7月,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4.4%,有研发活动企业数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91.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19.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9.4%,高于全县工业投资增幅2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从经费投入、投入体系、基础研究投入、研发产出及成果转化市场5个方面,阐述了"十二五"以来山西省研发经费投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山西省研发投入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左瑞  凌岚 《安徽科技》2021,(12):13-16
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了省级政府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相关政策和省级政府实践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省级政府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突破,创新与企业盈利目标的一致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以湖北6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16-2019年的创新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为例,使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 显示:湖北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力度与企业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研发人员投入力度与企业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研发费用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力度大于研发人员投入的影响;研发费用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企业营业利润率的影响力度大于对总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力度.基于此,提出研发费用与研发人员投入合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将市"落实发展年"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加快补齐科技创新能力短板,促进全社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努力实现全市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快速增长。2月21日下午,市科技局在迎宾馆举行全市科技研发统计业务培训会。会议邀请市统计局卢奕佳同志就如何填报科技研发统计年  相似文献   

11.
横向双寡头R&D合作与差异化产品价格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降低成本型与需求创造型两类创新为基础,建立了具有差异化产品和创新溢出的横向双寡头三阶段博弈模型.对模型均衡结果的分析,揭示了研发合作与研发竞争下双寡头企业的产品定价、研发及产品定位决策行为的特点.分析表明两种类型的创新在差异化产品价格竞争情形下具有相同的经济效果,并指出企业研发具有"囚徒博弈"的特征,在研发合作下研发投入为零.  相似文献   

12.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0-2011年的数据,对重庆市R&D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与新产品产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政府研发投入与全社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做了分析,结果表明R&D投入对新产品开发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研发人员对新产品的贡献要略高于研发资本投入,同时政府研发投入能有效的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带动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该特别注重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并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未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速度,在原有学者总结的研发投入强度发展轨迹类S曲线一般规律基础上,对1995年以来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发展轨迹的类S曲线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在经过1999-2013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高速增长期之后,2014-2018年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开始慢速增长,并判断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研发投入强度未来将呈现慢速增长的趋势,提出在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缓慢的背景下,政府应适当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  相似文献   

14.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研究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造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证方法 ,分析了近15年来中国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并比较了有关国家的数据.结果 总体而言,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作用要大于挤出效应,但政府向高校提供研发资助可能会挤出企业研发支出.结论 以政府科技投入为主导,以企业研发为主体,调整高校研发投入结构,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是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安徽省持续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快速增加,为安徽转型升级、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提供了新动能。一、安徽工业企业研发实力实现新提升1.研发投入强劲增长,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一是增长速度领先。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工业企业)研发投入436.1亿元,较2016年增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宁省企业在"以科技创新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精神指导下,技术创新活动十分活跃,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不断提高,研发队伍和研发机构不断壮大,大批科研成果在企业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在全省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巩固。  相似文献   

17.
政府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针对新药研发投入高、风险大的医药行业,探讨我国政府RD投入对医药制造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为政府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医药制造企业RD投入与政府RD投入之间影响关系的回归模型,并采用2000—2015年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府RD投入对医药制造企业RD投入具备诱导效应。因此,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下,政府应该加大RD投入强度、优化RD投入效率,医药制造企业也应当提高对RD的重视意识,并有效利用RD资金。  相似文献   

18.
盛景荃 《华东科技》2007,(10):25-25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的投入是风险性很大的投资活动,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研发投入,如果项目失败,全部投资将有去无回.正是综合分析和掌握了企业的顾虑与困难,上海市相继推行了多项科技政策.特别是去年颁布实施的"36条"政策,给予了广大科技企业有力地助推.科技创新"36条"政策中,研发投入可按150%抵免企业所得税,这一新政策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是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显现了政府对创新持续支持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科技创新的成本,更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创新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是衡量企业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国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根据对<2010年度欧盟企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有关数据的分析,全球企业研发投入以及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动向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16,(18):49-53
一、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形势 (一)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率的传统研发模式不利创新发展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是生物(Biology)、信息(Bioinformation)和纳米(Nano)的时代,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和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为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带来迎接创新挑战的科学基础和力量,理应对传统创新药物研发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但是过早看到变化并非容易.近20年靶点发现多了、质量控制技术水平高了、安全性评价研究严格了,而淘汰新药数目并未减少,相反早期上市的新药至今还具有生命力.也就是说,创新投入高、技术进步、各类"组学"的解读多病没有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减低研发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