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在东南亚都有分布,并且存在着独特的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和在全球有很大影响力的伊斯兰教文化圈。东南亚既拥有世界上总量最多的佛教信徒,也拥有伊斯兰教信众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其次是本土宗教很发达,万物有灵等传统宗教无处不在,并且和外来宗教相融合,越南的高台教、和好教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第三是东南亚的每个国家都是多元宗教国家。  相似文献   

2.
李晨阳 《世界知识》2014,(21):71-71
<正>东南亚是一个宗教的"万花筒",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等世界主要宗教在东南亚都有广泛的影响,印度教(婆罗门教)、锡克教、道教等在东南亚也有分布,原始宗教在东南亚仍然很盛行,高台教、和好教等土生宗教有其一席之地。其中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是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印尼、马来西亚、文莱主要信仰伊斯兰教,菲律宾、东帝汶主要信仰天主教,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不  相似文献   

3.
佛韵向东南     
陈阳 《世界知识》2015,(7):17-19
<正>目前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分为两大派系,一是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的上座部佛教,二是流行于越南、新加坡的大乘佛教,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也有相当部分信仰大乘佛教。其中缅、泰、老、柬四国佛教徒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高达85%、90%、95%、93%。佛教是越南的第一大宗教,全国有75%的人受过佛教教育或影响。佛教也是新加坡的第一大宗教,但信众已从2000年占总人口的42.5%下降到2010年的33.3%。目前,东南亚是世界佛教中心之一,尤其是东南亚的  相似文献   

4.
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是一场旨在振兴佛教的宗教文化运动。无论是运动的开启还是运动的发展,在家居士都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5,(7):14-15
<正>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剑桥东南亚史》则把东南亚比作"宗教的十字路口",将多种宗教在此汇集的原因归结为"早期的远洋贸易",进而指出"东南亚每个重大的历史转变都涉及宗教变化的因素"。综观东南亚的宗教发展,既有这个地区的佛教化、伊斯兰教化、天主教化,也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的东南亚化。在中国与东盟关系飞速发展之时,我们需要增加对东南亚社会生活和宗教文化的了解,懂得欣赏"多元之美",尊敬东南亚人民在消化、吸收、发展多元宗教过程中展现出的宽厚、平和与包容,并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通常是指国内穆斯林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或穆斯林人口虽未过半但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全世界共有50多个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带。此外,在70多个非伊斯兰国家还散居着大量穆斯林。可以说,世界各大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穆斯林居住。据伊斯兰最高级会议1988年初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共有穆斯林9.269亿。作为与基督教和佛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为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初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进入20世纪,在西欧、北美和南美等地区也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尧 《世界博览》2014,(21):22-25
中国的近邻南亚大国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在东西方历史中,它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是法显、玄奘等高僧不远万里,远涉名山大川也要去取经的西天佛国,更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挥师东进的终点,还是哥伦布苦苦寻觅一生而不得的黄金与香料产地。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各种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动植物种类丰富(印度是世界上唯一拥有野生虎和野生狮子的国家),背靠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面对世界海洋体系的中心印度洋。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不管教义怎么不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世界的大劫难总有一天会到来,人类文明将会无可避免地走向终结。而科学家们又从地球上无数的史前文化不解之谜中得出推导和猜测,在我们现人类诞生以前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政教分离制度的建立封堵了国家政权干预宗教传播与信教自由的渠道,却并未束缚宗教对政治的关注和影响。基督新教在不受政权干预的背景下参与政治生活,对美国早期政治、自由民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柠 《世界博览》2009,(7):56-59
斯里兰卡是世界上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各地坐落着3万多个宗教和历史遗迹,而其中最耀眼的要属古代僧伽罗人的城市阿奴拉达普拉(Anuradhapura)。阿奴拉达普拉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城市,早在公元前380年就成为都城,并且直到11世纪都是王权所在地。传说公元前3世纪,有人将佛祖释迦牟尼顿悟时依靠的那棵菩提树带到这里。整个城市就以这株菩提树为中心发展起来,所以阿努拉达普拉城不但是昌盛一时的政治之都,还是宗教中心。它的寺庙、佛塔和雕像是古代世界的精品,  相似文献   

11.
美国没有国教,有着政教分离的传统,但是天主教会在“美国是如此重要的机构,在我们国家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布什语)。可以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宗教色彩最浓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底,连任获胜后不久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将首访放在了东南亚三国,特别是到访了从未有美国总统去过的缅甸,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眼球。近期,缅甸又因其北部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之间的武装冲突不断升级,再次引发了世界的关注。克钦战事持续升温,暴露出缅甸这个曾长期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正力推民主改革的国家难以摆脱的沉疴痼疾——少数民族的离心趋势和地方武装问题的强势。  相似文献   

13.
公元8世纪开始,藏传佛教创造性地继承了印度佛教寺院的僧伽组织制度,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藏传佛教寺院组织制度。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实体与组织形态,藏传佛教寺院组织制度在自律(内部制度)与他律(外部制度)上,超越了同时代其它所有组织之功效。文章运用管理学、制度学、比较宗教学、宗教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视野,深入探究印度佛教寺院组织制度西藏化路径、整合与自身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兰毗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确定了尼泊尔是佛教的故乡.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佛教在尼泊尔一直占有优势;直到15世纪后,印度教不断发展才逐步取代佛教的地位,进而成为尼泊尔的国教.但是,尼历代国王和政府对佛教仍然采取保护政策,佛教依然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宗教.在尼泊尔,这两大宗教之间从未发生过冲突与争斗,倒是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和睦共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四座塔庙(两座佛塔、两座印度教庙),不仅是加德满都河谷数千座庙宇中的杰出代表,而且是这两大宗教在尼泊尔平等共存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1965年独立建国,至今不到半个世纪,从一个资源贫瘠的弹丸之地一跃成为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现代化国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在民族纷争、种族矛盾、宗教冲突频繁的东南亚,新加坡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独立后却一直能保持种族和谐、社会安定、宗教互容,为世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与民族的关系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信仰过宗教。作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在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有过众多的宗教,而产生了较大的世界性影响的宗教不过三种,即目前人们公认的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三种世界性宗教,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哲学、伦理等方面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不言而喻的,人们从中也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即  相似文献   

18.
中亚是欧亚大陆腹地,也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这三大世界宗教交汇和碰撞的前沿,还是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和现代丝绸之路——欧亚第二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与中东、南亚、高加索地区及我国西部等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基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五国,曾在一个国家内共同生活了70年,彼此之间的关系至今仍“割不断、理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2002,(Z1)
研究社会学的学者们认为,宗教是一种以对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或神灵之信仰与崇拜为核心的社会意识,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制度和行为活动来体现这种意识的社会体系。世界上的宗教林林总总,难以详尽,但影响最大的当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始自基督教又分化为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猪的头数居世界首位(三亿头),同时也是世界上品种最多的国家,对世界上著明的英国品种——巴克夏、约克夏的育成曾起过作用。现今全国正在培育的改良猪种——哈白猪、新淮猪、新金猪、北京黑猪、上海白猪等等,无一不是在地方猪种的基础上和其它外来猪种杂交选育而形成的。我国的一些地方猪种,由于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特定的自然气候,农业生产、饲料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