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太原市2003-2011年原始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主要采用API指数法,通过Spss16.0计算3项主要污染物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结合空气污染负荷法、概率统计法,分别计算出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和污染负荷,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太原市近10年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目前太原市大气环境的成因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系数法、Daniel趋势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并结合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探讨了近5a来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结果表明,2015—2019年,太原市SO_2的超标天数和污染物浓度均逐年下降(超标天数由50d下降至0d,污染物浓度由77.55μg·m~(-3)下降至29.52μg·m~(-3));而NO_2的超标天数和污染物浓度均逐年上升(超标天数由2d上升至40d,污染物浓度由43.11μg·m~(-3)升至59.81μg·m~(-3)),变化趋势显著;PM_(10)和PM_(2.5)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变化趋势不显著;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环境空气污染在冬季较为严重.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PM_(2.5))历年的负荷系数均显著高于SO_2和NO_2,空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从各年AQI累积的数值之和来看,空气污染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医院水污染源排放量估算及污染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对某区域4家综合医院水污染物的产排污情况进行了估算与分析,分别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和单位产值等标污染负荷法对研究区域4家医院水污染源进行评价,指出该区域医院行业的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结果表明,单位产值等标污染负荷法剔除了行业规模对污染负荷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污染源对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影响,但该法仅适用于工业污染源和赢利性质的生活污染源评价,而不适用于非赢利单位污染源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结合2013—2017年太原市13个点位的监测数据,对新标准监测以来太原市6项污染物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O2已经不再是太原市污染贡献前三位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特征已由原来的单纯煤烟型污染逐渐向机动车尾气复合型和光化学二次污染转化;细颗粒物成为全年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在夏季凸显,成为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难题;南部区域污染重于城市北部区。  相似文献   

5.
Verworn于1978年首次将水文单位线引用到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中,根据实测的污染物浓度、降雨和径流资料提出了定量计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段单位线——特征污染单位线CPG.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特征污染单位线的推求存在困难,合轴相关图的精度也是该方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该方法估算非点源污染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即将降雨量、施肥量、干期时间和场次降雨距离施肥后的时间4个影响非点源污染负荷产生的主要因素作为污染负荷单位线模型的输入,通过分析这4个因素对污染负荷浓度的影响,基于2003—2007年柴河水库流域72场降雨-产流-产污过程建立了相关关系,并类比于水文单位线法推求出了污染负荷浓度单位线.将获得的污染负荷浓度单位线应用于预测柴河水库流域2008—2009年污染过程,模拟得到的2008和2009年流域出口断面总磷质量浓度过程与实测过程纳什效率系数分别达到0.49和0.70.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单位线法估算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氮磷污染贡献率估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氮磷是三峡库区水质的决定因素.在分析三峡水库中氮磷污染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法、通量法和模型法估算了三峡水库氮磷污染物的上游来量和库区产生量,以及库区点源负荷、面源负荷,得出了库区氮磷污染主要来自库区上游和库区面源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原市机动车运营特征的分析,采用修正的MOBILE6.2模式,对主要参数进行本地化修正,计算了太原市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排放因子,并确定了太原市分车型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分车型的排放分担率.结果表明,2011年太原市机动车CO、HC和NOx的总排放量分别为42.44×104 t、3.93×104 t和4.71×101 t.分析得出,轻型客车是主要的排放源,分别占(质量分数)82.50%、76.61%和45.40%,其原因是由于轻型客车27.5%的年增长率以及较高的排放因子共同造成的;重型车是NOx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占NOx总排放量的36.47%.以上两种车型是太原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流域主要河道入湖污染物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入湖河道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的方法,通过水质水量数据计算进入鄱阳湖主要污染物通量以及主要污染物负荷比,为江西省有效减排入鄱阳湖污染负荷比,保障鄱阳湖流域水质安全,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润溪湖为受纳水体,通过对8场降雨的径流水样和雨前、雨后的湖水水样SS、COD、TP和氨氮4项污染指标进行测试,采用平均浓度法计算每场雨水径流的EMC值,探究各项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对集水区内每场雨水径流产生的污染负荷和受纳水体在降雨前后污染负荷的增加进行了核算,并进行受纳水体污染物浓度增加值与雨水径流EMC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雨水径流EMC以SS和COD污染最为严重,两个采样点4项污染物指标雨水径流产生的污染负荷占到受纳水体污染负荷增加的45.00%~79.7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著,经不同采样点综合得到的回归直线能用于推算该区域内受纳水体污染负荷增加,预测水体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7年到2000年兰州市大气中TSP,SO2和NO的监测浓度,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特征.兰州市主体处于黄河河谷盆地,由于静风和逆温频率高,大气的稳定度较高,是大气污染的基础原因.根据污染物的年排放量,用等标污染负荷法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析了各种治理方案的环境效应,并根据天然气利用规划,用"箱"模式对兰州市的大气质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0—2004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简要地分析了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现状,针对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眉县重点三镇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及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眉县城关、常兴和汤峪3个重点城镇地区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以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眉县3镇地区2005年和2009年大气环境监测结果,采用空气污染指数法(API)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结果 造成眉县3镇地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其次为SO2,NO2污染轻微;在一年当中,元月和12月污染最为严重,6~8月份污染最少.结论 经过几年综合治理,城关和常兴大气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于2005年,API分别降低了23.5%和20.7%;但整体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还需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太原市能源消费现状及环境空气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太原市大气污染排放的特点,结合能源消费结构,从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3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后,大气污染物监测指标与频次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评价及污染特征判定。为进一步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为地方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支撑,通过运用统计分析、趋势检验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济南市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各时段城市空气质量及6项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识别了空气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自2013年起,PM10、PM2.5浓度不断下降,SO2、CO持续达标,近3年间全市无污染天数占50%左右;从季节变化来看,冬季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夏秋两季空气环境质量较好;PM10、PM2.5与NO2长期处于超标水平,O3污染愈加严重。可见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虽日趋改善,但以PM10、PM2.5和O3污染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5.
PROMETHEE方法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状况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许多评价方法在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时不能显示较强的优越性,尤其不能方便快捷地对其数据进行处理等问题,采用PROMETHEE法并结合国家空气质量评级标准对样本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引入信息熵的理论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基于熵权的PROMETHEE法大气质量评价模型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不仅符合实际情况,而且使得数据处理的计算过程变得简单.研究结果显示了所建模型及其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太原市冬季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2011年11月,对已实施供热改造的南上庄、菜园和未供热改造的南屯、坞城进行了连续5日的手工监测。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二氧化硫最大浓度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和傍晚,经过供热改造的"城中村"冬季环境空气质量好于未进行供热改造的"城中村",说明供热改造是改进冬季环境空气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丁蕾  齐翠翠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3):5799-5811
为探究磷素对南漪湖近年来水质变化的影响以及定量分析湖泊外源磷污染源结构。于2015—2021年逐月采集南漪湖东湖心、南漪湖西湖心、狮子口3个代表性点位水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和水污染指数法分别分析了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溶解氧、高锰酸盐和氨氮的含量水平,对南漪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性评价以探究磷素与其他指标对水质污染影响的差异。以2017年为基准年,采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对南漪湖流域21个乡镇的外源磷负荷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3种水质评价方法获得的水质评价结果基本相同,2015—2021年南漪湖水质总体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各个指标对南漪湖水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但TP是影响南漪湖水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TP判断的水质等级与最终测量的点位水质等级相似;面源污染是主要污染源,其中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污染负荷最大为328.912 1 t/a,其次为建设用地和农村生活污染负荷,占比分别为41.32%和15.32%。研究结果将为南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以为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典型中小湖泊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和...  相似文献   

18.
利用集对分析法对马鞍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对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文利用这一方法建立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将各测点待评定的样本值与分级标准形成对子,逐个比较其共有特性、相反特性及差异特性,从不同的侧面刻画2个集合的联系与关系,即集对分析,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判别大气环境污染状况。作为实例,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所得结果与该市当年环境质量公告的相一致。集对分析法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适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汾河太原城区段水体黑臭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多断面、长时间、高频度现场观测与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应用黑臭单因子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分别对水体进行黑臭评价,提出了适合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黑臭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